◎ 第十四回 王阿聰力學毀家 周湘卿精心吊膀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袁福生講畢瞎子算命案,春泉和姨太太都不住的稱奇。
姨太太道:“這是幾時的事?” 福生道:“差不多有五個年頭了。
” 春泉道:“這都是迷信星命的不好,現在有部新小說,叫什麼《新癡婆子傳》專行的破除迷信,尚使楊裁縫早瞧了此書,怎會上瞎子的當。
” 姨太太道:“你這話也是一個子說的,福弟說是五年前的事,叫他們怎地瞧的着。
” 閑談一會,春泉忽道:“我們從今後可不能再辦洋貨了。
” 姨太太問:“這為什麼?” 春泉道:“我已經入了國貨會了,再辦洋貨,就要被會裡頭人瞧不起。
” 姨太太問:“甚麼叫做國貨會?” 春泉把梅心泉創會的緣故,詳詳細細說了—遍。
姨太太道:“那也不過說說罷了,行是決計行不通的。
現在世界,外國東西那裡忌得盡,香姨脂、洋胭脂、花露水、香水不是天天要用的麼,再有鑽戒、金表以及一切服禦的東西,那一件不是外國人做的,要忌那裡忌的盡。
” 春泉道:“我也知道繁雜,但是不論什麼事,尚要怕繁難便再也不會做成功,不怕繁難,盡着自己做去,能出一分力就盡一分心,不管他成功不成功,做到那裡是那裡,就是真真繁難的事,做做也就不繁難了。
這會子中國弄到這個地步,你我尚再渾渾噩噩渾下去,可就要亡掉了。
等到國一亡,你我做百姓的先要吃着苦,到那時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那才懊悔嫌遲呢。
” 姨太太道:“光是不買點子洋貨,中國就會救的轉麼,我真不信。
” 春泉道:“外國人就靠着這幾件洋貨活命,我們會齊了不買他東西,外國的大工廠大洋行就全部要關門,許多的工人商人就全都要餓死。
所以中國人不買了洋貨,外國人就能夠不戰自敗。
” 姨太太道:“不怕外國要不答應麼。
絕了他們生計,我想外國人總沒這麼好說話,難道就此随随便便放手不成。
” 春泉道:“不肯放手便怎樣,我們不買他的貨,外國雖強,總沒有硬派我們強買他東西的道理。
我們這會,叫國貨會,專門的提倡國貨,并沒有一字提及抵制外貨,外國人又奈何我們呢。
” 福生聽說,跳起來道:“我也情願入會,不曉得會裡頭肯容不肯容?” 春泉道:“好極了,那豈有不容之理。
國貨會并沒什麼限制,官商士庶,皂隸興台,都可以入會。
入會後隻要永遠不買外國東西,此外就沒有什麼章程了。
那原是很容易的,錢在我自己手裡,要買就買,要不買就不買。
” 姨太太見春泉說得熱鬧,不覺心有所感,開言道:“我也不用洋貨了,省得害你被人家瞧不起。
” 春泉喜道:“這樣才好。
” 福生道:“這個會将來發達麼?” 春泉道:“一定發達,由發起幾個人勸各人的親戚朋友,再由親戚朋友勸親戚朋友的親戚朋友,輾轉相勸,一化十,十化百,百化千,愈化愈大。
不到幾年,全中國人都化成了會友,全中國地都化成了會場,那就大功告成了。
會裡并且還有個獎勵的法子,會友與會友可以推薦生意,通濟有無,患難可以相扶,疾苦可以相救。
會友開設店鋪,用起夥友來總全都是會友。
” 福生聽了,十分佩服。
當下春泉就引福生到店裡,在簿子上簽了個字。
恰巧錢瑟公差人拿字條來請春泉靜齋,同新入會的會友,到事務所相會。
春泉就叫福生同去。
那事務所就設在瑟公公館裡,衆人到事務所,見梅心泉、錢瑟公、李希賢、周介山、毛惠伯、王祥甫、單品純、張鹹貴、賈箴金、胡雅士都在,還有一個小滑頭打扮的卻不認識,問起才知是周介山朋友,姓錢名叫耕心,是吃洋行飯的。
春泉引袁福生、孫達卿與心泉等見了面,彼此歸座,談論幾句會務。
瑟公道:“介山、秦少耕有信來,考得竟大得其法,取了第二名,欽賜法政科進士。
” 周介山道:“考得這樣高,将來總大大有點子出息。
” 春泉插間:“那個秦少耕,名字熟得很。
” 瑟公道:“你也同過台面的,怎麼竟忘記了。
” 春泉道:“你說着我就想起了,你們當時都替他餞行的那個沒辮子留學生是不是?” 瑟公笑道:“總算你記性還好,還沒有全忘。
” 毛惠伯道:“從前舉人進士。
讀書人苦讀到六七十歲,巴不到手的多得很。
現在差不多是随班升轉的了,隻要安
姨太太道:“這是幾時的事?” 福生道:“差不多有五個年頭了。
” 春泉道:“這都是迷信星命的不好,現在有部新小說,叫什麼《新癡婆子傳》專行的破除迷信,尚使楊裁縫早瞧了此書,怎會上瞎子的當。
” 姨太太道:“你這話也是一個子說的,福弟說是五年前的事,叫他們怎地瞧的着。
” 閑談一會,春泉忽道:“我們從今後可不能再辦洋貨了。
” 姨太太問:“這為什麼?” 春泉道:“我已經入了國貨會了,再辦洋貨,就要被會裡頭人瞧不起。
” 姨太太問:“甚麼叫做國貨會?” 春泉把梅心泉創會的緣故,詳詳細細說了—遍。
姨太太道:“那也不過說說罷了,行是決計行不通的。
現在世界,外國東西那裡忌得盡,香姨脂、洋胭脂、花露水、香水不是天天要用的麼,再有鑽戒、金表以及一切服禦的東西,那一件不是外國人做的,要忌那裡忌的盡。
” 春泉道:“我也知道繁雜,但是不論什麼事,尚要怕繁難便再也不會做成功,不怕繁難,盡着自己做去,能出一分力就盡一分心,不管他成功不成功,做到那裡是那裡,就是真真繁難的事,做做也就不繁難了。
這會子中國弄到這個地步,你我尚再渾渾噩噩渾下去,可就要亡掉了。
等到國一亡,你我做百姓的先要吃着苦,到那時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那才懊悔嫌遲呢。
” 姨太太道:“光是不買點子洋貨,中國就會救的轉麼,我真不信。
” 春泉道:“外國人就靠着這幾件洋貨活命,我們會齊了不買他東西,外國的大工廠大洋行就全部要關門,許多的工人商人就全都要餓死。
所以中國人不買了洋貨,外國人就能夠不戰自敗。
” 姨太太道:“不怕外國要不答應麼。
絕了他們生計,我想外國人總沒這麼好說話,難道就此随随便便放手不成。
” 春泉道:“不肯放手便怎樣,我們不買他的貨,外國雖強,總沒有硬派我們強買他東西的道理。
我們這會,叫國貨會,專門的提倡國貨,并沒有一字提及抵制外貨,外國人又奈何我們呢。
” 福生聽說,跳起來道:“我也情願入會,不曉得會裡頭肯容不肯容?” 春泉道:“好極了,那豈有不容之理。
國貨會并沒什麼限制,官商士庶,皂隸興台,都可以入會。
入會後隻要永遠不買外國東西,此外就沒有什麼章程了。
那原是很容易的,錢在我自己手裡,要買就買,要不買就不買。
” 姨太太見春泉說得熱鬧,不覺心有所感,開言道:“我也不用洋貨了,省得害你被人家瞧不起。
” 春泉喜道:“這樣才好。
” 福生道:“這個會将來發達麼?” 春泉道:“一定發達,由發起幾個人勸各人的親戚朋友,再由親戚朋友勸親戚朋友的親戚朋友,輾轉相勸,一化十,十化百,百化千,愈化愈大。
不到幾年,全中國人都化成了會友,全中國地都化成了會場,那就大功告成了。
會裡并且還有個獎勵的法子,會友與會友可以推薦生意,通濟有無,患難可以相扶,疾苦可以相救。
會友開設店鋪,用起夥友來總全都是會友。
” 福生聽了,十分佩服。
當下春泉就引福生到店裡,在簿子上簽了個字。
恰巧錢瑟公差人拿字條來請春泉靜齋,同新入會的會友,到事務所相會。
春泉就叫福生同去。
那事務所就設在瑟公公館裡,衆人到事務所,見梅心泉、錢瑟公、李希賢、周介山、毛惠伯、王祥甫、單品純、張鹹貴、賈箴金、胡雅士都在,還有一個小滑頭打扮的卻不認識,問起才知是周介山朋友,姓錢名叫耕心,是吃洋行飯的。
春泉引袁福生、孫達卿與心泉等見了面,彼此歸座,談論幾句會務。
瑟公道:“介山、秦少耕有信來,考得竟大得其法,取了第二名,欽賜法政科進士。
” 周介山道:“考得這樣高,将來總大大有點子出息。
” 春泉插間:“那個秦少耕,名字熟得很。
” 瑟公道:“你也同過台面的,怎麼竟忘記了。
” 春泉道:“你說着我就想起了,你們當時都替他餞行的那個沒辮子留學生是不是?” 瑟公笑道:“總算你記性還好,還沒有全忘。
” 毛惠伯道:“從前舉人進士。
讀書人苦讀到六七十歲,巴不到手的多得很。
現在差不多是随班升轉的了,隻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