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回 鄉曲辮洋行訪友 小滑頭酒館談心

關燈
話說孫達卿見了小舅子趙金哥,聽說老婆趙氏,帶着兒女出來了,心裡老大不高興,皺眉道:“好端端在家裡,趕出來做什麼。

    ” 金哥道:“在家鄉倘能夠好端端過日子,也決不肯趕出來的。

    姊夫自己總也很明白,四年工夫,教他吃點子什麼,穿點子什麼。

    ” 達卿道:“不必說了,我們到棧房裡去罷。

    ” 二人出了祥記春号,雇了兩部東洋車,不一時早到了寶善街天福棧。

    進門上樓,金哥領導進房。

    趙氏一見丈夫,撲上前兩手抱住,要說話時,那裡還有一句。

    淚如泉湧,隻說得一句:“不意還有見着你面的日子。

    ” 已嗚咽不能成聲了。

    兩個孩子,已不複認識父親,瞧見娘哭,也陪着出眼淚。

    金哥雖然勢利熏心,見了這副情形,也不覺天良發現,滴下淚來。

    達卿心腸本是鐵石做成的,說也奇怪,才被趙氏一哭,不知不覺竟會柔軟起來,連說:“不要哭,不要哭,有話好好的說。

    ” 趙氏聽說,嗚嗚咽咽,更哭得氣都透不轉。

    阿玉見娘哭的利害,不知遭着什麼事故。

    拖住了趙氏,哭喊媽媽,喊個不住。

    夫妻父子,亂哭了一會子,方才漸漸止住。

    趙氏道:“你這個人倒好,四年工夫一回都不轉,可是不要我們了。

    ” 達卿道:“皆因店裡忙,抽不出身子。

    我也很願意回家呢,你們女娘家不出來做生意,哪裡曉得男人家難處。

    ” 趙氏道:“湖州人在上海做生意的,也不止你一個,人家都年年回來的,就是不回來,錢也總有得寄回。

    你自己去想罷,家裡又沒有家當,四個年頭,穿吃用度,教我拿什麼來支付。

    我自己餓煞了倒也罷了,兩個孩子是你生的,活剝剝餓煞,心裡怎地過的去。

    你在上海開心,那裡曉得我們的苦。

    東西當的不能再當,賣的不能再賣,凡是認得的人家,親戚朋友借貸也借的不能夠再借。

    飯是不必說,連薄粥也喝不起了。

    ” 達卿道:“不必說了,那都是我的不是。

    現在到了上海,我總替你們想法子,大家有粥喝粥,有飯吃飯,已前的事,我現在懊悔也已不及,你也不必再提起了。

    ” 趙氏才教阿玉過來見父親,又叫阿麟走過來,向達卿道:“你出門時,阿麟才滿月呢,現在已這麼樣大了。

    可憐他今日才認識你爹呢。

    ” 達卿也覺凄然,雙手抱起阿麟,左右開弓的香了兩個面孔,向趙氏道:“棧房裡開銷大不過,我們外邊去看房子罷。

    ” 趙氏道:“我們飯沒有吃呢,清早起來每人隻吃得兩塊瓦片餅,肚子又有點子餓了。

    現在找着了你,可不用憂了,你總有飯給我們吃了。

    ” 達卿笑道:“自然自然。

    ” 于是一同出外,趙氏和金哥都是第一回到上海,瞧見了兩旁的店鋪,來往的車馬,都覺異常好看,不住的停趾觀看。

    達卿領妻子小舅,先到小飯店飽餐了一頓,然後瞧看房子,在法界八仙橋堍紫來裡,租定了半間前樓,租金每月二元。

    又到棕榻鋪買了兩張棕榻,一個台子,兩條凳子,又辦了些風爐镬子之類,胡亂做起人家來。

    達卿留金哥家裡住幾天,金哥正中下懷,就答應下了。

    那棧房錢也是達卿算掉的。

    這夜達卿就在家裡住宿,次日起身,金哥問姊夫:“正記洋行在那裡?” 達卿道:“那是在黃浦灘,你問他做什麼?” 金哥道:“錢家媽托我帶封信給他兒子耕心,今天想替他送去。

    ” 達卿道:“也好,我要到店去了,你回來到我店裡來吃飯。

    ” 達卿去後,金哥懷着錢家媽那封書子,徑向黃浦灘來。

    走了一會,看是到了,遠遠望見高牆上正記洋行四個大字。

    還有幾行外國字,卻不認得。

    緊行幾步,走到洋行門首,見正在上貨。

    挑夫絡繹不絕,扛着很大的貨件,跌撞而來。

    有一個穿呢(衤滿)馬褂,戴着眼鏡的,像是管帳先生,站在門口,向黃浦呆望。

    旁邊一個挑夫,拄着扁擔,與他們講話。

    金哥上前拱手問:“錢耕心可在這裡?” 那先生也不回答,隻嗤的一笑,仰着臉竟直不睬。

    金哥沒了落場,讪讪半響,正要走開。

    倒是那挑夫用手指道:“你要找人,到帳房裡去問,這裡是棧房,那裡有什麼人。

    ” 金哥照他所指地方瞧去,果然一片紅磚矮牆,門口挂着一塊銅牌,隐約是正記洋行四字。

    金哥走過去,見是所很高大洋房,場面兒異常氣概。

    兩扇玻璃門,閉的緊緊的。

    望進去時,靜俏俏不見一人。

    地下青石階沿,掃得潔淨無塵。

     金哥不敢亂叩,徘徊觀望,一眼瞧見了挂着那塊木牌,上寫有中國字。

    仔細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