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回 清廉能使民無訟 忠勇何妨權作奴
關燈
小
中
大
了病假。
晚上戴頂口帽,一領青布直裰,竟到仙郎院裡。
叫道:“米爺在麼,道有故人相拜。
”隻見裡面,一對紅燭照着米年出來。
作了個揖,問吉公道:“足下何來,高姓大号?”吉水元道:“學生六年前曾替老丈看命,許老丈非常富貴,竟忘之乎?”老米掌燈仔細一照,道:“是了,原來是江西吉先生麼?果然好命好數。
我不瞞先生說,自讨了那個婦人,果有非常際遇。
”遂附了吉公之耳,說了半晌,道:“正要厚酬,來得妙,來得妙!”又說, “吉先生何不在此行道?”吉公道:“不瞞仁丈說,學生為些沒頭訟事,逃來到此,不便出頭露面,要借貴院藏身躲難。
且聞得說當今聖上常到你家,怎能彀使我見見皇帝怎麼樣的,便是三生有幸了。
”老米道:“這個不難,室帝常與我們猜拳行令混帳頑耍的。
今日是九月十三了,十五若是有月,決到這裡。
隻是要近前去,有屈你了,認做篦頭修腳的方好。
”吉公道:“隻要近着皇帝,不論,不論。
”商議已定,就留吉公,叫老吉權認小名叫做福蠻。
果然十五大月,隻見院裡各處張燈,異香燒得噴鼻。
黃昏更靜,一簇黃門擁着一乘金繡紫紗罩幔車兒,直到中堂,走出一個龍行虎步的風流天子。
卻是兩個小小黃門,提對宮燈照着,那幹跟随都自去了。
米年俯伏在地,迎接進去。
吉公躲在壁縫張見,想道:“皇帝沒正經,怎到這個田地!” 不一會老米出來,對吉公道:“你看見聖上麼?”吉公道:“看得不清。
”米年道:“你可在後園露台側邊立着,我看機會叫你過來。
”吉公依他走到露台下候着,隻見宮燈一對,正德聖上攜了妓女薛鳳兒,冉冉如天仙步來看月。
嬌似淡雲籠月色,姮娥态度不分明。
露台上設着一張螺钿交椅;一個瓷墩,一張紫檀桌子,上列香爐香盒,茶壺茶盞。
米年随即跪道:“教坊司米年,有事禀上。
”禀道:“卑職新收得個修養小厮,叫做福蠻,特地朝參。
”就叫福蠻過來磕頭,磕完站着。
正德爺分付米年道:“已後是院中人都要分付他,不可把朕頑要事情傳将出去,使那班官兒多嘴多舌。
前日有一個甚麼吏科給事,叫做吉禹。
奏上一本,唠唠叨叨把朕比做桀纣,幹系社稷,說朕幸院一事,桀纣尚不至此。
十分大膽,好生着惱。
朕要處他,閣老官兒道:他是天下第一清官,叫做吉照膽,個個怕他。
隻得饒了。
明日朕要親自問他,問他在那裡看見朕躬幸院,塞他的嘴。
”那吉水元在側聽得,驚得一身冷汗。
心中想道:“誰料今日吉禹僥幸,都是聖恩寬厚!”一發感激,畢竟要回天挽日,以報主知。
正是: 聖朝容直氣,敢惜萬言書。
略一會兒,夜闌月冷,掌燈進暖閣去了。
吉水元忠氣沖起,促成一計。
待人宿靜,向廚下放起火來。
其時秋風正緊,煙漲火狂。
吉水元竟奔暖閣,大呼道:“不好了!有火,有火!駕在何處?”隻見丫鬟開出門來,道:“在這裡,在這裡”!吉水元認得是了,背上肩頭,從火中奪路而出。
米年見他馱着,便道:“福蠻,你好好的服侍。
”吉水元諾諾連聲而出。
大家七手八腳将火撲滅。
正是路遙知馬力,果然日久見人心。
看官,你說吉水元忠義之心,直恁迫切,他肩了正德聖上,一徑往自己寓所。
敲開門來,請他坐在居中椅上。
一面打發人到仙郎院門首,知會接駕的人,可到這裡來。
正德道:“你可是米家福蠻麼?虧了你了,明日賞你一個官兒。
”吉水元叩首道:“臣已叨聖恩賜臣黃甲進士,臣即吏科給事吉禹,蒙聖洪慈,寬以不死者是臣也。
”正德大駭道:“朕且問你,你如何也在米家?”“吉禹道:“臣聞虎不離山,龍不離海。
聖上以萬乘之尊,亵身輕幸,火起猶是小事,萬一變生不測,誰為陛下備卒然者!臣實為陛下寒心,故不惜賤辱其身,沒入教坊,變名易姓,以衛左右。
今日之事,大可戒矣。
”吉禹伏在地上,直谏不止,繼之以哭。
正德感悟其忠,說道:“朕以後改行易轍,知你苦心了。
”說未畢,隻見接駕人已到,就上紫紗車兒去了。
時尚五鼓天氣。
次日,正德親拔吉禹為都察院。
嗣後上有邪行,每每憚其伺察,謂左右曰:“切莫使吉照膽知道。
” 看官,你道吉水元做秀才時節,就是清操特立。
及至登了兩榜,誓必“願為朝廷出力,不受枉法一文”。
事君治民,到底不離二句,此之謂不失本心之士。
其妾侍琴生子,少年鼎甲,仕至尚書。
遂為豫章清宦世家。
事載張淩崖《孤窗清夜錄》,語之最詳。
演出公世,可以為窮達二心者戒。
詩曰: 今古原無事,蚩尤造曲弓。
為官須恻隐,匡主仗奇忠。
勁氣淩冬柏,清标百尺桐。
秀才天下任,何必貳窮通。
晚上戴頂口帽,一領青布直裰,竟到仙郎院裡。
叫道:“米爺在麼,道有故人相拜。
”隻見裡面,一對紅燭照着米年出來。
作了個揖,問吉公道:“足下何來,高姓大号?”吉水元道:“學生六年前曾替老丈看命,許老丈非常富貴,竟忘之乎?”老米掌燈仔細一照,道:“是了,原來是江西吉先生麼?果然好命好數。
我不瞞先生說,自讨了那個婦人,果有非常際遇。
”遂附了吉公之耳,說了半晌,道:“正要厚酬,來得妙,來得妙!”又說, “吉先生何不在此行道?”吉公道:“不瞞仁丈說,學生為些沒頭訟事,逃來到此,不便出頭露面,要借貴院藏身躲難。
且聞得說當今聖上常到你家,怎能彀使我見見皇帝怎麼樣的,便是三生有幸了。
”老米道:“這個不難,室帝常與我們猜拳行令混帳頑耍的。
今日是九月十三了,十五若是有月,決到這裡。
隻是要近前去,有屈你了,認做篦頭修腳的方好。
”吉公道:“隻要近着皇帝,不論,不論。
”商議已定,就留吉公,叫老吉權認小名叫做福蠻。
果然十五大月,隻見院裡各處張燈,異香燒得噴鼻。
黃昏更靜,一簇黃門擁着一乘金繡紫紗罩幔車兒,直到中堂,走出一個龍行虎步的風流天子。
卻是兩個小小黃門,提對宮燈照着,那幹跟随都自去了。
米年俯伏在地,迎接進去。
吉公躲在壁縫張見,想道:“皇帝沒正經,怎到這個田地!” 不一會老米出來,對吉公道:“你看見聖上麼?”吉公道:“看得不清。
”米年道:“你可在後園露台側邊立着,我看機會叫你過來。
”吉公依他走到露台下候着,隻見宮燈一對,正德聖上攜了妓女薛鳳兒,冉冉如天仙步來看月。
嬌似淡雲籠月色,姮娥态度不分明。
露台上設着一張螺钿交椅;一個瓷墩,一張紫檀桌子,上列香爐香盒,茶壺茶盞。
米年随即跪道:“教坊司米年,有事禀上。
”禀道:“卑職新收得個修養小厮,叫做福蠻,特地朝參。
”就叫福蠻過來磕頭,磕完站着。
正德爺分付米年道:“已後是院中人都要分付他,不可把朕頑要事情傳将出去,使那班官兒多嘴多舌。
前日有一個甚麼吏科給事,叫做吉禹。
奏上一本,唠唠叨叨把朕比做桀纣,幹系社稷,說朕幸院一事,桀纣尚不至此。
十分大膽,好生着惱。
朕要處他,閣老官兒道:他是天下第一清官,叫做吉照膽,個個怕他。
隻得饒了。
明日朕要親自問他,問他在那裡看見朕躬幸院,塞他的嘴。
”那吉水元在側聽得,驚得一身冷汗。
心中想道:“誰料今日吉禹僥幸,都是聖恩寬厚!”一發感激,畢竟要回天挽日,以報主知。
正是: 聖朝容直氣,敢惜萬言書。
略一會兒,夜闌月冷,掌燈進暖閣去了。
吉水元忠氣沖起,促成一計。
待人宿靜,向廚下放起火來。
其時秋風正緊,煙漲火狂。
吉水元竟奔暖閣,大呼道:“不好了!有火,有火!駕在何處?”隻見丫鬟開出門來,道:“在這裡,在這裡”!吉水元認得是了,背上肩頭,從火中奪路而出。
米年見他馱着,便道:“福蠻,你好好的服侍。
”吉水元諾諾連聲而出。
大家七手八腳将火撲滅。
正是路遙知馬力,果然日久見人心。
看官,你說吉水元忠義之心,直恁迫切,他肩了正德聖上,一徑往自己寓所。
敲開門來,請他坐在居中椅上。
一面打發人到仙郎院門首,知會接駕的人,可到這裡來。
正德道:“你可是米家福蠻麼?虧了你了,明日賞你一個官兒。
”吉水元叩首道:“臣已叨聖恩賜臣黃甲進士,臣即吏科給事吉禹,蒙聖洪慈,寬以不死者是臣也。
”正德大駭道:“朕且問你,你如何也在米家?”“吉禹道:“臣聞虎不離山,龍不離海。
聖上以萬乘之尊,亵身輕幸,火起猶是小事,萬一變生不測,誰為陛下備卒然者!臣實為陛下寒心,故不惜賤辱其身,沒入教坊,變名易姓,以衛左右。
今日之事,大可戒矣。
”吉禹伏在地上,直谏不止,繼之以哭。
正德感悟其忠,說道:“朕以後改行易轍,知你苦心了。
”說未畢,隻見接駕人已到,就上紫紗車兒去了。
時尚五鼓天氣。
次日,正德親拔吉禹為都察院。
嗣後上有邪行,每每憚其伺察,謂左右曰:“切莫使吉照膽知道。
” 看官,你道吉水元做秀才時節,就是清操特立。
及至登了兩榜,誓必“願為朝廷出力,不受枉法一文”。
事君治民,到底不離二句,此之謂不失本心之士。
其妾侍琴生子,少年鼎甲,仕至尚書。
遂為豫章清宦世家。
事載張淩崖《孤窗清夜錄》,語之最詳。
演出公世,可以為窮達二心者戒。
詩曰: 今古原無事,蚩尤造曲弓。
為官須恻隐,匡主仗奇忠。
勁氣淩冬柏,清标百尺桐。
秀才天下任,何必貳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