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回 楊樹根頭開竹花 毒蛇泥馬是冤家
關燈
小
中
大
,走出門外,交接鄉鄰。
恰好一個後生,不滿三十來歲,通姓曰趙。
問道:“老丈是姓柳号如山,是山東新回的麼?”如山回道:“正是,有何話說?”趙郎道:“晚生的父親是趙成章,兖州府城隍。
前夜有信到,說有家書一封,同封在奉送赆儀之内,着晚生自家來取,故特來親領。
”柳如山疾忙施禮,請趙郎坐了。
進内将銀包裡檢點。
果然有書一小封,藏在夾層包内。
上寫着“家書煩帶至宅上,候小兒趙應龍來取,付之”。
如山将書送與趙郎,細細将始末相與陳說。
趙郎含淚拆開,逐一觀看。
慘傷傷道:“先父自昔日出路行醫,竟不歸家。
晚生到處尋求,杳無音耗,原來被人謀死。
天鑒可憐,今為正神,但不知大仇何時可報?”說罷,把書收了,兩眼盤盤流淚,就要别去。
柳如山苦留,待以酒席而别。
如山即将此馬頭上插一個草标出賣,便有人走近前來閑看。
有道“這馬值五十兩。
”有道“這馬值七十兩,隻這副鞍辔也值三十金哩!”過了一會,裡中楊五同幾個破落戶近前看馬,問道:“此馬果賣,實要多少銀子?”柳如山道:“鞍辔一總在内,止要價銀十兩。
”楊五便不自揣,要買這馬騎騎。
思量還要轉賣,賺幾十兩用用。
連道:“柳呆卵,你不要賣與别人,我去拿銀子來與你!”轉身便去親友家裡,千求萬告,借了些當頭,當了十兩真紋。
将六兩忙到銀鋪内換了十兩銅銀,四錠一包,藏在袖裡,急急跑到柳家,将此低銀十兩捏在手中。
又叫:“柳呆卵,柳呆卵,這馬價十兩,你原說過,連鞍辔一總的。
你可收了銀子,我騎馬去也。
”柳如山将銀一稱,果有九兩六七錢,便點頭道:“楊五叔,你不比别一個,騎去罷了。
”楊五聳身上馬,揚揚得意,旁觀者無不稱贊喝彩,那馬就如飛燕一般,奔騰前去。
正是: 相傳得馬未為喜。
假手鋤奸忽降災。
不是的盧能克主,須知天意早安排。
誰料楊五騎到前面,不上半裡之路,恰好新到王察院特為拜谒座師,往塘栖經過。
這楊五躍馬闖道前去,一時見頭踏整齊,欲得回避,奈馬足如飛,收煞不定。
衆人攔阻不住,早已逼近察院。
衙役一齊拿住,扯下馬來,跪在街心。
察院是個後生聰察的,停了轎子,問道:“你是何等人,如此大膽!”楊五道:“這馬是小的新買的,不曾練熟。
老爺龍駕到來,一時收勒不住,以緻冒犯,隻求老爺超生。
”察院道:“好胡講!你既是生馬,不曾練習,何不下馬回避?你明明大膽,将生馬為推,你馬是幾時買的?”楊五道:“是今日才買的,賣主是前面鐵店,可喚來問便是。
”王察院問鐵店是甚麼名字,楊五存想道:“不知他的名字,平日隻喚做柳呆卵。
”察院即叫快手拿柳呆卵到來。
快手徑到鐵店,見了柳如山,說道:“快去!快去!察院老爺喚你。
”如山也不慌張,心裡想道:“我臨别趙城隍之時,夢中分付我,曾說新察院喚你,可将‘楊樹根頭開竹花,毒蛇泥馬是冤家,’此二句對他。
如今待我多念幾遍,不要差念了。
” 那王察院停着轎子,楊五跪在街心,花馬系在路旁,隻等柳呆卵到來。
怪哉,怪哉,這一匹如龍似虎的花花馬,倏然目定口呆,四蹄不動。
身上毛片通是彩筆畫的,銅鈴鐵齧通是金箔糊的,一時街坊鼓噪,個個稱奇道怪。
早有人役禀上察院道:“适才闖道犯馬,一時變做泥馬了。
”察院大怒道:“青天白日之下,敢有妖孽橫行!”問楊五道:“你畢竟是個鬼魅之流,為害地方,見我新任,敢來戲我!”楊五道:“小的實是适才買柳呆卵的。
少頃柳呆卵到來,便是分曉。
” 隻見人煙簇裡,一個快役将柳鐵匠扯到。
老柳跪下,口中便朗朗念道:“楊樹根頭開竹花,毒蛇泥馬是冤家。
”察院道:“你為何将泥馬騙人,以緻橫行?”柳如山道:“小的這馬是山東城隍老爺送的,小的一路騎來,會走會吃,軟軟淨淨,不是這樣硬的。
”察院又問道:“果是你方才賣馬與他的麼?”柳如山道:“是小的賣的,銀子現在。
”即将銀子呈上。
察院香驗,即叫左右稱估。
左右稱估,禀道:“銀子是十兩缺四錢,系對沖銀。
”察院道:“将楊五身邊搜取,還有餘銀對驗否?”左右一搜,還有四兩,乃是紋銀。
察院又問柳如山道:“即是你一路騎來好馬,如何止賣銀十兩?”柳如山将夢中城隍分付言語,一一說個詳細。
察院點點頭道:“是了,是了。
好奇,好奇!”即将楊五銀子,仍補與柳呆卵收去。
柳如山又将“楊樹根頭開竹花,毒蛇泥馬是冤家”兩句說上,叩頭念了又念。
察院道:“我知道了。
”叫快取夾棍來,将楊五夾起。
道:“我不問你闖道之事,問你往日之事,從直招來!”楊五夾棍一收,就道:“老爺,這泥馬實是小的低銀買的,不敢隐瞞。
”察院又問柳如山:“你既與神道相交,畢竟是個好人。
如何學名也不取一個,叫做甚麼呆卵,何說?”柳如山回道:“小的學名叫柳思恩,單号如山,并不喚做呆卵。
隻因上年小的曾買鴨蛋,止買四十個,那賣蛋的多數十個與小的,小的數一數,卻是五十,小的退還他十個。
彼時楊五叔在旁看見,說小的‘他送與你吃的,不要吃,倒還了他,真真是個呆卵。
’所以相見之時,隻稱小的是呆卵。
除了楊五叔,他人沒有如此叫的。
” 察院對楊五怒道
恰好一個後生,不滿三十來歲,通姓曰趙。
問道:“老丈是姓柳号如山,是山東新回的麼?”如山回道:“正是,有何話說?”趙郎道:“晚生的父親是趙成章,兖州府城隍。
前夜有信到,說有家書一封,同封在奉送赆儀之内,着晚生自家來取,故特來親領。
”柳如山疾忙施禮,請趙郎坐了。
進内将銀包裡檢點。
果然有書一小封,藏在夾層包内。
上寫着“家書煩帶至宅上,候小兒趙應龍來取,付之”。
如山将書送與趙郎,細細将始末相與陳說。
趙郎含淚拆開,逐一觀看。
慘傷傷道:“先父自昔日出路行醫,竟不歸家。
晚生到處尋求,杳無音耗,原來被人謀死。
天鑒可憐,今為正神,但不知大仇何時可報?”說罷,把書收了,兩眼盤盤流淚,就要别去。
柳如山苦留,待以酒席而别。
如山即将此馬頭上插一個草标出賣,便有人走近前來閑看。
有道“這馬值五十兩。
”有道“這馬值七十兩,隻這副鞍辔也值三十金哩!”過了一會,裡中楊五同幾個破落戶近前看馬,問道:“此馬果賣,實要多少銀子?”柳如山道:“鞍辔一總在内,止要價銀十兩。
”楊五便不自揣,要買這馬騎騎。
思量還要轉賣,賺幾十兩用用。
連道:“柳呆卵,你不要賣與别人,我去拿銀子來與你!”轉身便去親友家裡,千求萬告,借了些當頭,當了十兩真紋。
将六兩忙到銀鋪内換了十兩銅銀,四錠一包,藏在袖裡,急急跑到柳家,将此低銀十兩捏在手中。
又叫:“柳呆卵,柳呆卵,這馬價十兩,你原說過,連鞍辔一總的。
你可收了銀子,我騎馬去也。
”柳如山将銀一稱,果有九兩六七錢,便點頭道:“楊五叔,你不比别一個,騎去罷了。
”楊五聳身上馬,揚揚得意,旁觀者無不稱贊喝彩,那馬就如飛燕一般,奔騰前去。
正是: 相傳得馬未為喜。
假手鋤奸忽降災。
不是的盧能克主,須知天意早安排。
誰料楊五騎到前面,不上半裡之路,恰好新到王察院特為拜谒座師,往塘栖經過。
這楊五躍馬闖道前去,一時見頭踏整齊,欲得回避,奈馬足如飛,收煞不定。
衆人攔阻不住,早已逼近察院。
衙役一齊拿住,扯下馬來,跪在街心。
察院是個後生聰察的,停了轎子,問道:“你是何等人,如此大膽!”楊五道:“這馬是小的新買的,不曾練熟。
老爺龍駕到來,一時收勒不住,以緻冒犯,隻求老爺超生。
”察院道:“好胡講!你既是生馬,不曾練習,何不下馬回避?你明明大膽,将生馬為推,你馬是幾時買的?”楊五道:“是今日才買的,賣主是前面鐵店,可喚來問便是。
”王察院問鐵店是甚麼名字,楊五存想道:“不知他的名字,平日隻喚做柳呆卵。
”察院即叫快手拿柳呆卵到來。
快手徑到鐵店,見了柳如山,說道:“快去!快去!察院老爺喚你。
”如山也不慌張,心裡想道:“我臨别趙城隍之時,夢中分付我,曾說新察院喚你,可将‘楊樹根頭開竹花,毒蛇泥馬是冤家,’此二句對他。
如今待我多念幾遍,不要差念了。
” 那王察院停着轎子,楊五跪在街心,花馬系在路旁,隻等柳呆卵到來。
怪哉,怪哉,這一匹如龍似虎的花花馬,倏然目定口呆,四蹄不動。
身上毛片通是彩筆畫的,銅鈴鐵齧通是金箔糊的,一時街坊鼓噪,個個稱奇道怪。
早有人役禀上察院道:“适才闖道犯馬,一時變做泥馬了。
”察院大怒道:“青天白日之下,敢有妖孽橫行!”問楊五道:“你畢竟是個鬼魅之流,為害地方,見我新任,敢來戲我!”楊五道:“小的實是适才買柳呆卵的。
少頃柳呆卵到來,便是分曉。
” 隻見人煙簇裡,一個快役将柳鐵匠扯到。
老柳跪下,口中便朗朗念道:“楊樹根頭開竹花,毒蛇泥馬是冤家。
”察院道:“你為何将泥馬騙人,以緻橫行?”柳如山道:“小的這馬是山東城隍老爺送的,小的一路騎來,會走會吃,軟軟淨淨,不是這樣硬的。
”察院又問道:“果是你方才賣馬與他的麼?”柳如山道:“是小的賣的,銀子現在。
”即将銀子呈上。
察院香驗,即叫左右稱估。
左右稱估,禀道:“銀子是十兩缺四錢,系對沖銀。
”察院道:“将楊五身邊搜取,還有餘銀對驗否?”左右一搜,還有四兩,乃是紋銀。
察院又問柳如山道:“即是你一路騎來好馬,如何止賣銀十兩?”柳如山将夢中城隍分付言語,一一說個詳細。
察院點點頭道:“是了,是了。
好奇,好奇!”即将楊五銀子,仍補與柳呆卵收去。
柳如山又将“楊樹根頭開竹花,毒蛇泥馬是冤家”兩句說上,叩頭念了又念。
察院道:“我知道了。
”叫快取夾棍來,将楊五夾起。
道:“我不問你闖道之事,問你往日之事,從直招來!”楊五夾棍一收,就道:“老爺,這泥馬實是小的低銀買的,不敢隐瞞。
”察院又問柳如山:“你既與神道相交,畢竟是個好人。
如何學名也不取一個,叫做甚麼呆卵,何說?”柳如山回道:“小的學名叫柳思恩,單号如山,并不喚做呆卵。
隻因上年小的曾買鴨蛋,止買四十個,那賣蛋的多數十個與小的,小的數一數,卻是五十,小的退還他十個。
彼時楊五叔在旁看見,說小的‘他送與你吃的,不要吃,倒還了他,真真是個呆卵。
’所以相見之時,隻稱小的是呆卵。
除了楊五叔,他人沒有如此叫的。
” 察院對楊五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