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回 曹十三C鼠金章 李十萬恩山義海
關燈
小
中
大
兩人酒罷,各自作别。
李官人遣使秉燭,送入卧房,随着小使進苦茗香爐,并精良筆硯。
曹十三就在燭下,研得墨濃濃的,蘸得筆飽飽的,掩上房門,咿咿喔喔,搖頭擺腦,簌簌簌簌,寫得言簡意深,極盡愛戀悲思之情。
且又不卑不亢,堪敬堪憐。
自家讀了又讀,念了又念,推敲已成。
聲如金石,韻似琳琅,就自睡了。
隻是李官人卻睡不着,在那床上翻來覆去,夢魂颠倒。
正叫做: 心心無翼飛騰,過齊粱,越楚秦,晝也不安,夜也不甯。
雞聲茅店月,好夢幾曾成。
天色半曉,曹十三急忙起來,持了書稿,叩李官人房門。
李官人一個轱辘扒将起來,一見了歡喜之極。
曹十三将書稿念與李官人聽: 敬啟,不肖久被道風,夙瞻玄斡。
一世倚重,累冀懷芳。
霞本湖泊淺儒,篇章陋子,一經未售,殊深草芥之羞;六息未遑,不免閨帏之眷。
情重則綠梗為綠珠破研生輝,恨深将紅淚積紅衫錦囊空句。
爰有小婢,天種癡緣。
自嗟家範未閑,緻生悍吓。
迫以臨河愁歎,星野徬徨,幸值慈航至止,投命危途,魚鳥怆怆,粉香落落。
霞實望風懷想,不禁其腸之寸裂也。
于是探聞竭蹶,蹈刃猶甘。
已知依戴高深,結環何足,今匍匐龍門,願言攜手。
當不使梁燕笑人,而淵魚枯肆也。
匆匆未遑為壽,尚候虔圖報德。
臨楮曷勝惋切盼結之至。
李官人聽了這書,就是一個大揖道:“妙,妙,妙。
一發煩兄清書封好,商量送遞之法。
”曹十三即為精精的楷書寫畢、封完,遂道:“小弟同尊管去遞何如?”李官人道:“大好,大好!萬感,萬感!”于是兩人吃了幾鐘早酒,就整些飯吃了。
曹十三同李家人,竟到城裡鳳凰橋周府門首。
隻見門上一個接書口夫,下一封年家的書,查起誤事之人,打了十五闆,正在那裡揉痛。
二人直走到面前道:“大叔,我們是新年來問候老爺起居的,書在此,煩傳一傳,有個薄禮奉送。
”那人搖手道:“不要,不要,拿書來。
”曹十三道:“我們遠來,煩大叔即便一傳。
”那人忙立起身,轉使一小使送進。
話分兩頭,你道那個婢子在否?如何?這婢子那日挨晚在河邊立地,淚盈盈的。
是周公的第七個小奶奶,簾裡窺見。
也着個小婢子,喚她上船問話,這女子不肯上船。
奶奶親自将手招他上船,細細問了,要送他歸。
女子道:“待他們尋尋着,且在此打攪奶奶一會兒。
”不覺天黑了,岸上悄然。
奶奶見此女人物可愛,就留他說說,吃些東西過夜,天明再處。
豈料五更開船,一班女人尚自睡着不知。
直至天亮,這女子見得船開已久,哭将起來。
因而奶奶與周公說明。
周公雲:“船既開了,待他來尋,還他便是。
” 再說這封書,交與小厮遞進,恰遇尚書在家,不知為何事着惱。
小厮将書遞與周公道:“遠處人來問候老爺的。
”周公拆開細細看了一遍,道:“他家一個女子,不問來由,領他上船。
那日就該送他上岸,還他家裡才是。
如何船開也不知,直帶他到這家裡。
遠鄉遠水新年之際,勞勞碌碌,也要他家費盤纏到此尋覓蹤迹。
知是我家,讀書人還有許多疑心閑話。
”歎一聲道:“快些着人喚轎子送去,那下書人可在外面否?”左右人忙出外來尋覓投書人。
周公又将那書看了又看,看得有些意味,又歎一聲,将書壓在案上。
隻見外面已喚了李家下書人進廳。
周公踱出廳來,李管家叩了一個頭。
尚書便道:“女子好好在此,日日待人來尋,不道是你相公家的。
我不寫回書,你即随着轎子去便了。
”李管家又叩了一個頭謝道:“相公要來參拜老爺,因小病在寓,心事不甯,不敢來動靜老爺,日後還要來拜謝老爺哩。
”周公道:“書中說得詳悉,我已知道。
我再着一人同你進去就是。
”周公進内去叫人封了一封程儀,回一個帖子,着小厮送出外面,早已擡一乘轎兒在廳。
頃刻擁一班美貌婦女,送出這個女子來。
怎生模樣: 年紀兒小,模樣兒巧。
點點身兒風雪袅。
啧啧聲兒枝上鳥。
古來都說綠珠嬌,穩取綠珠還賽倒。
人中的仙,女中的寶。
蕙性蘭心膚玉皓,知琴解棋前生曉。
雖然短發覆雙眉,宜笑宜嗔天下少。
這女子歡歡喜喜,再三作謝上了轎。
周家一個老管家,持了下程帖子,同李家人随轎而來,竟到寓處。
曹十三先進說知,一班人倒吃一驚道:“這書果然是火筆靈符!”李官人聽得就如做夢驚醒一般,豁然心目一開。
出門接着轎兒,就去将轎簾揭開,看了又苦又樂。
這女子未曾離轎,早已下淚以袖掩面。
下了轎,李官人擁他進房坐下。
曹十三接了來帖下程
李官人遣使秉燭,送入卧房,随着小使進苦茗香爐,并精良筆硯。
曹十三就在燭下,研得墨濃濃的,蘸得筆飽飽的,掩上房門,咿咿喔喔,搖頭擺腦,簌簌簌簌,寫得言簡意深,極盡愛戀悲思之情。
且又不卑不亢,堪敬堪憐。
自家讀了又讀,念了又念,推敲已成。
聲如金石,韻似琳琅,就自睡了。
隻是李官人卻睡不着,在那床上翻來覆去,夢魂颠倒。
正叫做: 心心無翼飛騰,過齊粱,越楚秦,晝也不安,夜也不甯。
雞聲茅店月,好夢幾曾成。
天色半曉,曹十三急忙起來,持了書稿,叩李官人房門。
李官人一個轱辘扒将起來,一見了歡喜之極。
曹十三将書稿念與李官人聽: 敬啟,不肖久被道風,夙瞻玄斡。
一世倚重,累冀懷芳。
霞本湖泊淺儒,篇章陋子,一經未售,殊深草芥之羞;六息未遑,不免閨帏之眷。
情重則綠梗為綠珠破研生輝,恨深将紅淚積紅衫錦囊空句。
爰有小婢,天種癡緣。
自嗟家範未閑,緻生悍吓。
迫以臨河愁歎,星野徬徨,幸值慈航至止,投命危途,魚鳥怆怆,粉香落落。
霞實望風懷想,不禁其腸之寸裂也。
于是探聞竭蹶,蹈刃猶甘。
已知依戴高深,結環何足,今匍匐龍門,願言攜手。
當不使梁燕笑人,而淵魚枯肆也。
匆匆未遑為壽,尚候虔圖報德。
臨楮曷勝惋切盼結之至。
李官人聽了這書,就是一個大揖道:“妙,妙,妙。
一發煩兄清書封好,商量送遞之法。
”曹十三即為精精的楷書寫畢、封完,遂道:“小弟同尊管去遞何如?”李官人道:“大好,大好!萬感,萬感!”于是兩人吃了幾鐘早酒,就整些飯吃了。
曹十三同李家人,竟到城裡鳳凰橋周府門首。
隻見門上一個接書口夫,下一封年家的書,查起誤事之人,打了十五闆,正在那裡揉痛。
二人直走到面前道:“大叔,我們是新年來問候老爺起居的,書在此,煩傳一傳,有個薄禮奉送。
”那人搖手道:“不要,不要,拿書來。
”曹十三道:“我們遠來,煩大叔即便一傳。
”那人忙立起身,轉使一小使送進。
話分兩頭,你道那個婢子在否?如何?這婢子那日挨晚在河邊立地,淚盈盈的。
是周公的第七個小奶奶,簾裡窺見。
也着個小婢子,喚她上船問話,這女子不肯上船。
奶奶親自将手招他上船,細細問了,要送他歸。
女子道:“待他們尋尋着,且在此打攪奶奶一會兒。
”不覺天黑了,岸上悄然。
奶奶見此女人物可愛,就留他說說,吃些東西過夜,天明再處。
豈料五更開船,一班女人尚自睡着不知。
直至天亮,這女子見得船開已久,哭将起來。
因而奶奶與周公說明。
周公雲:“船既開了,待他來尋,還他便是。
” 再說這封書,交與小厮遞進,恰遇尚書在家,不知為何事着惱。
小厮将書遞與周公道:“遠處人來問候老爺的。
”周公拆開細細看了一遍,道:“他家一個女子,不問來由,領他上船。
那日就該送他上岸,還他家裡才是。
如何船開也不知,直帶他到這家裡。
遠鄉遠水新年之際,勞勞碌碌,也要他家費盤纏到此尋覓蹤迹。
知是我家,讀書人還有許多疑心閑話。
”歎一聲道:“快些着人喚轎子送去,那下書人可在外面否?”左右人忙出外來尋覓投書人。
周公又将那書看了又看,看得有些意味,又歎一聲,将書壓在案上。
隻見外面已喚了李家下書人進廳。
周公踱出廳來,李管家叩了一個頭。
尚書便道:“女子好好在此,日日待人來尋,不道是你相公家的。
我不寫回書,你即随着轎子去便了。
”李管家又叩了一個頭謝道:“相公要來參拜老爺,因小病在寓,心事不甯,不敢來動靜老爺,日後還要來拜謝老爺哩。
”周公道:“書中說得詳悉,我已知道。
我再着一人同你進去就是。
”周公進内去叫人封了一封程儀,回一個帖子,着小厮送出外面,早已擡一乘轎兒在廳。
頃刻擁一班美貌婦女,送出這個女子來。
怎生模樣: 年紀兒小,模樣兒巧。
點點身兒風雪袅。
啧啧聲兒枝上鳥。
古來都說綠珠嬌,穩取綠珠還賽倒。
人中的仙,女中的寶。
蕙性蘭心膚玉皓,知琴解棋前生曉。
雖然短發覆雙眉,宜笑宜嗔天下少。
這女子歡歡喜喜,再三作謝上了轎。
周家一個老管家,持了下程帖子,同李家人随轎而來,竟到寓處。
曹十三先進說知,一班人倒吃一驚道:“這書果然是火筆靈符!”李官人聽得就如做夢驚醒一般,豁然心目一開。
出門接着轎兒,就去将轎簾揭開,看了又苦又樂。
這女子未曾離轎,早已下淚以袖掩面。
下了轎,李官人擁他進房坐下。
曹十三接了來帖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