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回 勢利先生三落巧 樸誠箱保倍酬恩

關燈
油滲透,面皮越發粗糙。

    玉峰讨鏡一照,流下淚來道:“這副嘴臉,不成局面了。

    ”千方百計三造刷洗,胰子肥皂打磨一番。

    又用玉容膏搽上,取鏡又照,依舊斑斑駁駁,氣得玉峰哭不得、笑不得。

    又懊悔道:“早知十兩頭不送這秃驢也罷。

    ”道猶未了,隻見四個人來,拱拱手道:“玉峰相公,幾時不見,怎麼這樣老蒼了?”玉峰道:“請坐,學生一言難盡。

    ”那四人道:“借一步講話。

    ”玉峰遜到裡邊。

    兩人先開口道:“敝縣有張呈子,卻有老爹尊諱。

    ”玉峰一驚,想到時運晦氣,雪上加霜。

    道:“罷,罷,借牌面看看。

    ”上是: 假官窩盜事:内有醫棍申尹,假充禦院招牌,将積盜莫有窩匿口贓,雲雲。

     原呈蓋三思玉峰看來呆了。

    又那兩個接上道:“小弟亦來奉請的,有張府裡批下的狀子,老丈是被告頭名。

    ”牌上寫着: 連殺二命事:内有殺人,隻用三指,藥箱都是砒霜,乞正典刑,地方除害,雲雲。

     這玉峰一唬不小,道莫必又是原告陸元那個火種。

    忙忙打點東道,小心調停。

    送他差使銅錢,隻是争多嫌少。

    玉峰道:“這不算甚麼,還要到縣訴狀,再來了落。

    ”四個方才住嘴,謝也不謝去了。

    玉峰想道:窩盜人命,身家所系,怎麼辯得清的。

    一向有個表叔在嘉善城中,不如且去避避。

    對妻子說知,尋得數兩盤纏,往嘉善去尋表叔。

    表叔叫做錢近山,是小經紀生意。

    見玉峰四十多歲,臉上七拼八湊,完全變了形狀。

    問道:“如何這般?”玉峰細述。

    近山知他屢屢生事,現有官司。

    過得兩日,想他在前興頭,一些沒得孝順,如今有事,卻來躲避。

    又恐訟事連累,遂對玉峰道:“我住城中恐不隐看,于你不便。

    有個生藥鋪子與我熟識,你曉得藥性,他又住在鄉間,正好避迹。

    隻是原舊氣性,一些放不出來,千萬要依頭順腦,還須得改個姓兒。

    ”玉蜂道:“我去,我去,随他要我做甚。

    ”又想道:“罷,罷,腳弄跷了,臉又呆不去了,今又為事縮頭躲腳,不若撂頭去尾,改申姓田。

    ”兩個同到林敬華店裡,錢近山把上次事說與敬華,敬華慨然收了。

    道:“口口沒甚的做,正少一個馱箱的。

    一日不多人家,到有活錢,空了與我磨磨藥兒。

    ”可憐玉峰隻得一一應承,立了雇工文契,寫定三兩六錢一年。

     吃些酒飯,近山别了敬華。

    玉峰一跷一跛,送那表叔幾步。

    含着淚道:“我父親怎不惜陰骘,害我到這田地。

    家裡人來尋我,千萬不可說我如此。

    ”近山道:“曉得,曉得。

    ”正是: 若得苟全癡性命,也甘勞碌過平生。

     卻說那林敬華的父親子華,年已七十外,須眉皓然,也不出去行醫,也不住在店中。

    另置一個園居,在那廂種花念佛,修合丸散,附店濟人。

    家中事務,一些不管。

    敬華收了玉峰,将他文契名字叫做田玉了。

    一日叫他馱箱出門,隻見兩岸的人拍手大笑道:“林敬華的藥,畢竟是仙丹了,李鐵拐親自來做藥箱保。

    ”那些呱子們跟着二三十個,笑得鼻塌嘴歪。

    玉峰一頭跷,一頭走道:“阿彌陀佛,偏我申玉峰現世報得刻毒。

    巧巧做歇行時郎中,折罰下來,做個又跷又醜八不就的箱官。

    ”林敬華也走一段等一段,遠遠望見也笑斷肚腸。

    看完病人回去,那玉峰暗暗哭了一夜。

    正是: 凄涼往事無聊也,恨殺寒雞不肯鳴。

     次日,敬華道:“這新到田玉馱箱不便,坐在人家,看脈完了半晌,他還拐不到哩。

    不如送在阿爹園内,相幫合藥去。

    ”那子華正苦太寂,與他灌花丸藥,到也相安。

     一日,子華手執一本舊書,上有“瑞禾經方”四字。

    玉峰瞧見聞道:“阿爹,這書那裡來的?”子華道:“你也識得字麼?這是上海一個先生傳授我的。

    姓申,号瑞禾。

    自他已去世,兒子也行醫,隻是嘴臉勢利,時常吃虧。

    怎麼那樣忠厚人,養出這個刻薄不肖來。

    ”玉峰羞得沒法,還恐他罵出沒體面的話,連忙道:“阿爹住了,我就是他兒子。

    ”子華吃驚道:“說你姓田。

    ”又将他面龐仔細一看道:“聲音倒像呢,難道我年老眼花。

    ”玉峰就道:“阿爹有所不知。

    ”将一次壞腳,二次改臉,一一說了。

    子華道:“怪見得,我認不得了。

    ”又說:“聞你也興頭。

    ”玉峰又把武知縣大惱,近又被人誣告,沒奈何改姓躲難說了。

    又問:“你家還有何人?”玉峰道:“止有一妻,個把小使。

    ”子華便放聲大哭道:“我那瑞禾恩人,我正沒處報你。

    ”就請他對坐道:“足下在上海住不安穩,不如移來這鄉間到好。

    隻是件色要家懷勢利一毫行不通的。

    ”就着人叫兒子來說:“我為父半生家計,都虧這個恩人,我常說的,你也曉得。

    他的兒子落難,我今義不能辭。

    ”敬華道:“他兒子在何處?”子華指着玉峰道:“這不是。

    ”敬華道:“有此奇事!” 彼此從新見禮,就道:“但憑父親分付。

    ”子華道:“一面與他收拾衣帽床帳,一面搬他家小到來,再作區處。

    ”敬華一一遵言。

    即命人去。

    不一月,申玉峰家眷已到。

    夫妻相見大哭,随即拜謝子華。

    遂問娘子縣中事情。

    申娘子道:“央鄰人到縣打聽,是匿名誣害。

    差人出手,用些銀子,已注銷了。

    ”玉峰才放心,依先姓了申。

    林子華特設一席,請他夫婦。

    中間捧個拜匣,内安二百銀子,醫書三本。

    子華對玉峰說:“承令先君贈我醫書,白金百兩,二者俱在,一一奉還。

    外又一百,聊作薄報。

    勸足下以後遵照令先君廣積陰功,蒼天在上,保佑善良。

    ”玉峰也幾番風浪,鋒芒已頹,今忽難中得吉,感佩不可言狀。

    就在近鎮開張藥店兼行醫道,人也變得謙恭和氣,不似前番勢利,才得父親醫書派頭正路,也就日興一日。

    後與林家結婚世好,以報厚誼。

     這節事載在李則吾《聞戒編》上。

    你看瑞禾古道,結子華于微賤之中,無心食報,反在兒子颠沛之日。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豈不信哉!詩曰: 善惡從來報有因,吉兇禍福并肩行。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免吃驚。

     腐庵評曰:時醫業重,如老申結束者,可謂上将軍矣。

    要曉得折腳赭面通是父親積德所緻,乃假此鉗錘之耳。

    作手奇奇正正,用意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