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回 六月雪英年失智 齊雲塔高衲成孤

關燈
他的東西。

    今日禁他不住,吾盡吾心罷了。

    ”依舊好好鎖着。

     那左環攜了百金,雇匹生口,一迳跑到府裡。

    向古書店中,一總買了三十多兩。

    拴在生口上,取路回來。

    蓦見一座大酒樓,甚是富麗,剛面涪江,臨着: 風拂煙籠錦繡妝,太平時節日初長。

     能添壯士英雄膽,善解羁人愁悶腸。

     三尺曉垂楊柳岸,一竿斜插杏花旁。

     男兒未遂平生志,且樂高歌入夢鄉。

     左環正在饑渴,滾鞍下來。

    隻見那五間酒樓,何止數十客座,結隊成群,歌呼浮白。

    左環打個獨座,不曾坐定,遂叫掌鞭馱起書來,旁若無人的“詩雲子曰”起來。

    衆人起初笑他,偶然作景。

    後來見他颠頭播腦,一樓酒客算帳起身,走得一空。

    隻他一座,讀一陣,吃一陣,直飲到晚。

    掌鞭說道:“回去不疊了。

    ”左環道:“就在此處歇了罷。

    ”當時展開銀袱,取五兩一錠與店主人說:“你這樓有趣,山裹江朝。

    酒食又便,我欲多住數日。

    你先收此銀,後與總算。

    ”主人樂極,笑眯眯道:“相公打長主顧,加三奉讓,小可叫做賈翠泉。

    ”左環又取五錢銀子與掌鞭,叫他先回,捎一口信與義能,說我在此讀書,如安龍寺師太回庵,即來尋我。

     掌鞭依言回覆。

    義能正心焦他,聽得如此,他倒好笑,大酒樓上讀書已是奇了,又一心記挂雲巢師太,那知小官家生性變得沒樣古怪了。

    誰知左環蹲在酒樓上,讀得發猛,個個曉得酒樓上,新來一個叫街學士,别個要吃杯幽靜酒兒,替他沸反的攪臭,弄得個鬼也沒得上門。

     原來這座酒樓是個公所,有名的涪江樓。

    見得酒肴齊整,都是浮腳生,趁時趕市,連家小也沒有的。

    那翠泉自留左環,三日不發利市,急将起來。

    想道:“不知那裡來這雛兒,前日銀袱裡尚有一主東西,今晚弄他一弄,大家散夥罷。

    ”先将銅錫器皿運去,到晚搬上酒肴,翠泉自來陪飲道:“相公讀書辛苦,多用幾杯。

    ”左環問道:“如何這三四日不象初時熱鬧,寂靜得就似深山?”翠泉巧言覆道:“因相公在此讀書,是有人來都引他到後邊軒内,低低雅雅的行酒。

    ”左環昏頭,隻道真個,作謝道:“妙人知趣。

    ”翠泉腼腼腆腆的,灌得左環爛醉,早早把那話兒看清。

    左環和衣跌倒,鼾聲如雷。

    翠泉取了此物,逃之夭夭了。

    看官們,那賈翠泉衣食飯碗,都在這涪江樓上,豈是情願做此歹人?初見進門,一錠紋銀開手,也圖留他讀書,與飲酒的不礙。

    不知那酒樓上,大凡有了幾個書呆,别的酒客當不得他尖酸谑浪、皮裡春秋,就都坐不久了。

    況單單一個,大呼喊叫,讀個不歇,一邊吃酒,你道可厭不厭。

    賈翠泉計出無奈而已。

    正叫做: 人急造反,狗急跳牆。

     次日天明,左環宿醒未解,躺在凳上,向着樓下大叫:“店主哥,快些做碗酸辣來。

    ”連叫不應,道:“如何今日下面也如鬼出一般?”隻得探落樓來,卻是空屋了。

    知是堕計,複身上樓,别項都在,隻銀袱不見了。

    左環歎息道:“天下有這樣小人,好好對我說,要我這些銀子,焉知我肯不肯,就這等不冠冕起來。

    隻是丢我單身,這些書籍一個拖他不動,如何是了。

    ”正在那裡拴捆設法,隻見義能在酒樓下面高叫。

    左環聽得有人,下樓來看。

    義能告道:“一來雲師太回庵,二來這鬧熱酒樓,豈是讀書之所。

    ”左環笑道:“到忒幽靜了些。

    ”義能上樓收拾,見果有許多書,畢竟要雇牲口。

    左環道:“銀子分文沒了。

    ”把買書上店,昨日被盜之事說了一遍,反埋怨義能道:“既是雲師太回庵,早來接我一日兒,就沒這節厭事。

    ”義能又氣又笑,隻得出門,尋個牲口,裝上書籍,一齊回去。

     那左環也不到家,抄路往崆峒山去,向雲巢就拜。

    雲巢忙忙回禮道:“何方相公,老僧罪浮得緊了。

    ”左環道:“雲師太,怎便忘卻孤哀子左環了?”那雲巢定睛一看道:“原來是賜南公子,一别十年,這般峥嵘也!”左環道:‘不肖罪孽,考妣繼逝。

    幸吾亡父,邂逅老師,必有素托,願受遺雲。

    ”那雲巢隻合着眼兒,微微含笑,想道:“隻得初次從權,打個诳語罷。

    ”——“老僧着腳山門,常與令先公清茶對坐,除卻這些,也再沒有往還了。

    ”左環聽得,倒也一呆。

    暗道:“這個老奴,說着就是雲巢盡知,他知些甚麼來?”掇轉身,走到爹娘材邊拜了,一迳回來。

     那義能不見公子在家,恐他到庵裡冒冒失失,言語差訛。

    折身入山,叫聲:“師太,義能在此。

    ”不等雲巢開口,将别後如此這般,目下又這般如此,細述一遍。

    雲巢道:“尚早,尚早。

    這樣事還有幾件才老成哩!待他再來,老僧有處。

    ”義能也向材邊磕頭去了。

    叫做: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抛一片心。

     那左環走到家中,不見義能,氣烘烘扯本書來消悶。

    想道:“父親是個貢生,怎沒一點手澤,終不然是不識字的?且聞家中還有哥哥,怎麼二十年來放心得過,再不來探探?幾時我得回去,訪個下落也好,隻是沒有盤纏。

    ”遂将前日幾個箱子,從新開來。

    把衣服銅錫,值得錢數的東西,盡行搬出。

    也不打個肚帳,匆匆的疊做三擔。

    婆子問公子道:“甚麼主意?”覆道:“雙親客死他鄉,賣做路費,尋親人來搬喪。

    ”竟往外邊,尋了三個大漢,叫他挑到府裡,腳錢二兩。

    那三個賊精,原來專做一夥,偷艙剪剝。

    見左環嫩相,就打了暗号,騰騰沓沓,盡着耽擱,進城不及,隻得在飯店歇腳,聳他在灣兜客鋪裡。

    左環道:“發貨進房來。

    ”三個道:“我們一人管一擔,就在上面打盹,到不牢靠似你?況且腳錢不曾見你紅的白的,幹系還在我們。

    ”左環道:“這樣罷了。

    ”那三個在間房裡,讨個亮兒,隻揀成匹棉綢、新鮮衣服、銅爐錫壺,銀鑲杯筋,各擔抽分,面上照他手迹疊好。

    次日,左環分付要到府橋市上,一程到了。

    拔出戥子,要稱腳錢。

    那知左環冒失鬼,隻得數錢銀子,已還昨日飯帳,身邊并無财物了。

    覆道:“銀子倒不曾帶得。

    ”兩個川老鼠,就屁嘴辣舌起來。

    一個做好兜收道:“客官還到那裡去?”左環道:“就在這裡出脫。

    ”那人道:“既如此,我們消停來稱。

    ”三個心照,一頓亂搬,并做一堆,一道煙散了。

    隻見左環提出氈條鋪了,尋幾件上概東西,揀來揀去,有了這件,沒了那件。

    總之沒個帳目,不知去了多少。

    道:“不好了,又上涪江樓了!難道三個狗才,腳錢還不曾有,看他還有膽氣來稱否?”沒奈何,懈索索的鋪開。

    隻見一個一個,擠将攏來,看的買的,且是興頭。

    不上半日,濫賤的送得精光。

    連氈條也賣去,隻留得空身,踅進酒飯店去修肚皮。

    把銀包并并,也有三十多兩。

    想道:“可恨着這道兒,路費不夠怎處?”隻見一個黃癟老兒,唱個油口歌,挨着讨賞。

    他開包撮塊與他,仍舊放在側邊。

     那老盜長見他孤身,樓上又沒第二座酒客。

    便尋個伻頭商議,如此如此。

    伻頭竟上酒樓,替左環修癢。

    便有三個一夥,也上樓來吃飯。

    坐得一會,伻頭馱起左環,背貼背兒,灣腰至地的搖擺,做個四馬攢蹄。

    樓下一個叫道:“劉水來在麼?”三個夥裡一個應道:“來了。

    ”那話兒順手牽羊去了,落樓與那人搗鬼兩句,複身上樓吃飯。

    伻頭立起身來,叫左環坐着,又找個醉楊妃昏暈了半響。

    伻頭遠遠的立着等賞。

    那左環執杯吃酒,伸手去摸銀包,摸了一個空,打眼一看,不見影了。

    還不吃驚,問伻頭道, “除了那些吃飯的,曾有甚麼閑人往來?”伻頭道:“一樓兩座,連我閑人共五個。

    ”左環道:“奇了,一個銀包,你看見麼?”伻頭道:“小的一心服侍,到不着眼。

    ” 左環細想道:“伻頭是服侍我的,三個坐得遠,又不曾去,況且伻頭在這裡服侍,料那三個怎敢動手?”伻頭又問道:“相公多少銀子?”左環道:“三十多兩。

    ”伻頭假吃驚道:“一定忘記在家裡。

    ”左環道:“适才趕唱的來,是我親手開包取銀賞他。

    ”隻不說出才賣東西來的。

    店主得知,跑上樓來看看,共總五人,都是赤體。

    向左環道:“小弟叫做司長卿,小店就是有名的長卿館。

    酒客雖雜,極謹慎的。

    平日樓上,少煞也有數十,從不見人失了東西。

    況今日樓上,隻得兩座,兩座四人,四人都在。

    ”左環道:“罷了,以後切記,酒樓是決不可上的。

    前日涪江樓上弄了一火,今日又開跟着賊。

    ”店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