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十二 驟榮華頓忘夙誓 變異類始悔前非

關燈
身告退。

    君寵也無一言挽留,送到宅門口,便道:“少送了。

    ”轉身一直進去。

     金哥憤憤歸寓,想道:“高先生所說,果然不差隻索歸去罷。

    ”老家人道:“他小姐死了,姻事即不成,難道借的金子不要還的?明日向他說起,看他若何”金哥明日用過早飯,到了宅門,一直進去。

    門上不好攔阻,隻得報知家主。

    君寵亦料他要來,不如早早打發他動身,走出相見。

    金哥也不叫嶽丈了,改口叫:“母姨夫,外甥今日就要回去,特來奉辭。

    ”君寵見他就要回去,不覺笑嘻嘻道:“想是記念令堂就要去了?”金哥道:“正是。

    但有一言奉禀:外甥起身時,家母曾說有黃金百兩在母姨夫處,今我母子窮乏,望乞賜還。

    ”君寵勃然變色道:“可有據麼?”金哥道:“據卻沒有,隻是家母當年親手交代的。

    ”君寵呵呵大笑道:“你年小不知世事,自古說,官憑印信,私憑筆據。

    既沒有據,那有這種金子?如何向我索取?”金哥道:“有金無金,亦甚平常。

    既說沒有,我就回去便了。

    ”君寵聽見不要金子,就放下臉道:“别事休提既承遠來,我自有道理。

    ”叫家人裡邊封出二十兩銀子,道:“些些薄禮,權為路費。

    ”金哥大笑道:“我看百兩金子輕如鴻毛,此物何勞見賜?”眼也不看,道聲“去了”,轉身就走。

    君寵大怒道:“這等不中擡舉的小子,由他去罷”要曉得人的志氣,從小就看得出的。

    金哥他日位登極品,豈肯受人怠慢,要這幾兩銀子的?此是後話。

     單說娟娟小姐出門時雖隻四歲,已曉得秀英待他好處,将來是我婆婆,見父母平日絕不提起,深怪父母薄情。

    今聞丈夫到來,隻道留進署中,豈料嫌他貧乏,詐言女死,回絕了他,心中好不氣悶,坐在房中,暗暗的流淚不止。

    蘭芬亦覺着他不樂意思,自想道:“此事由我主張,另對了親,怕他不依麼?” 一日,娟娟曉得爹娘要招一同寮之子為婿,愈想愈恨,自忖道:“今日也顧不得羞了”走向堂中,對着父母道:“請教爹娘,你有幾個女兒?女兒有幾個身子?如何對了一家親,又對一家親?”君寵道:“嫁一現任公子不好,難道倒是嫁一窮人的好?”娟娟道:“貧富由命。

    自古烈女不更二夫爹是堂堂知府,怎麼倒教女兒做起傷風敗俗的事來”君寵大怒道:“胡說從來女子在家從父,你倒老着臉要作主麼?”娟娟便大哭起來。

    蘭芬道:“父母一心為你,如何反來抵觸父親?諸事不要你管,進房去罷。

    ” 娟娟含淚歸房,見父母不肯回意,暗想:“除非一死,倒得幹淨。

    ”夜膳也不吃,打發兩個丫鬟先睡。

    坐到半夜,丫鬟們都鼾鼾睡熟,立起身來,掇個杌子墊腳,解下一條汗巾,搭在粱上,做個圈兒,将頭套入,兩腳登空,一身高挂。

    幸虧命不該絕,剛上得吊,有一小丫鬟腹痛起來,下床解手,卻因性急要睡,忘記端了淨桶,一時摸不着,那肚中又十分緊急,見内房有火,精赤條條跑去取火相照。

    隻見小姐吊在床前,吓得大小便齊流,高聲喊道:“小姐吊死了”大丫鬟聽見,褲也穿不及,走來抱住,極聲發喊。

     蘭芬住在對面房内,夢中驚醒,便叫丈夫道:“女兒不知做出甚麼事來了,快快過去”披了衣服,走到門口,門又堅閉。

    裡邊一個大丫鬟抱住了小姐身子喊叫,一個撒糞的小丫鬟跌了身臭糞,索落落亂抖,那個來開門?君寵隻得撬開門闩,走進去,看見女兒吊着,連忙解下,摸他身上還熱。

    合家婦女都趕攏來,有的落掉鞋子,伸手去拾,摸了一手尿糞,便道:“隻怕沒救了小姐的尿糞都出來了”那知是小丫鬟吓出來的。

    一時手忙腳亂,接氣的接氣,灌湯的灌湯,娟娟漸漸蘇醒,嗚嗚而哭。

    蘭芬安慰女兒一番,悄悄對丈夫道:“女兒如此執性,須緩緩勸他,急則有變。

    ”君寵遂把對親的事擱過一邊了。

    但未識金哥憤怒回去,日後與娟娟還有團圓之日否,試聽下回分解。

     第三回 人生貴賤何能定?堪笑癡人作事乖。

     到得榮華消歇後,管教沒興一齊來。

     再表金哥憤怒回去,路上盤纏不彀,免不得典賣衣服。

    曉行夜宿,回到家中,見了母親,抱住大哭。

    秀英問他長短,但道:“豈有此理”倒是老家人在旁,将君寵相待情形一一細述。

    氣得秀英手足麻木,坐在椅上,如癱化一般,罵一聲:“負心禽獸就是女兒死了,從前待你的好處還該記得,怎麼把我兒子這般冷落?這口氣,死也不饒他的”金哥又怕母親氣壞,解勸道:“娘休要與他一般見識,持孩兒有一好日,少不得羞也羞死他這相小人,以後也不必提起了,娘也不要放在心上。

    ”秀英聽了兒子言語,氣遂平了一半。

     從此金哥專務讀書,以圖上進。

    衆人曉得此事的,都抱不平。

    幸虧其年考試,金哥考名文貴,便進了學。

    秀英心上稍寬。

     一日,高先生到門,請秀英出見。

    說道:“敝東程老先生久愛令郎才學,有女素娥小姐,欲配令郎,曉得已對胡氏,故不提起。

    今聞胡女已死,正好成此良緣。

    ”秀英道:“隻怕攀高不起。

    若程翰林有心俯就,這是愚母子千萬之幸了。

    ”随叫金哥作揖緻謝。

     先生去後,明日就請過父親陳老者,領了外孫到先生家求媒,遂定了親。

    程翰林一些聘禮不要,便于來春入贅。

    滿月回門,妝奁之外,又以千金相贈,教他贖回舊房居住。

    斯時,秀英年交四十,媳婦進門,既有厚奁,又權賢淑,萬分歡喜。

    正所謂:“運退遭人棄,時來得意多。

    ”今且按下不表。

     再說胡君寵正在宦途得意之時,卻問枉了一件人命事,被上司參勘,革職治罪,即日就要收禁,吓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

    本是外強中幹的人,被這一急,頓時痰湧而死。

     從來說:“樹倒猢狲散”。

    官府死了,侍從人役走得罄盡,弄得孤兒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