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一 走天涯克全子孝 感異夢始獲親骸
關燈
小
中
大
,起身便走。
走過數裡,才見人家。
居人見他來得早,便問:“客人,昨夜宿在何處?”士元告他宿處。
人皆吐舌道:“此是老虎洞,如何宿在裡頭?”有的道:“此位客人,想是銅皮鐵骨的,老虎不要吃他。
”有的道:“你看他背上所負的榜,是個尋親孝子,所以老虎不敢害他性命。
” 又一日,貪走失路,尋不着宿店,遇一破寺,推門進去,見殿上十數個長大漢子坐在裡頭飲酒,兩旁排列刀仗,一見士元,便喝道:“你是何人?敢來窺探!”士元戰兢兢答道:“是求宿的。
”有人看見他背上有字,仔細一認,便對衆人道:“這人卻是個孝子,不要害他。
”又道:“想你沒吃夜膳?”便與飯吃,教他宿在廊下。
初更時候,隻見衆人俱執刀仗而去,五鼓才回。
又有人叫他道:“天色将明,你該去了。
此處是小路,往南數裡方是大路。
”士元如言而行,果是大路。
又嘗于深山僻處見一婦人,通體精赤,長發數尺,散彼肩上,向士元看了一回,走入深林中去了。
問之居人,居人道:“此是山魅,見孤身客人,便要馱去求合,能緻人死!想你是個孝子,故不來相犯。
”所遇奇奇怪怪可駭可怕之事,如此者甚多,不能殚述。
士元一心尋骨,全無一些阻怯。
又行數日,有人道:“再走去不是中國界了。
”士元隻得回來,複到成都。
未識其父骸骨究竟尋得着否,且聽下回分解。
精誠一線上通天。
隻恐尋求念不專。
曆盡艱危無變志,自然絕處有機緣。
第三回
為人隻患不心堅,若使心堅石也穿。
試看尋親曹孝子。
到頭畢竟裹屍旋。
話說士元走過程途,已逾萬裡,盤纏欠缺,路上饑餓,不過求乞度日。
是日,重到成都,有向日會過的同鄉,都來慰問。
士元備訴苦隋,各人斂錢相助。
有勸他且回家去的,又有說:“此處有關聖廟,最是靈驗,該去求讨一簽,以蔔行止。
” 士元随到廟中,跪在神座下,禱告一番,求得一簽:“利在南行。
”遂辭别衆客,望南尋去。
那知才過陳倉古道,錯了路頭,一直走到荒絕去處。
行了數日,不見一人一屋,虧得身邊帶些幹糧,聊以充饑。
又走數日,連幹糧都吃盡了。
倘此時士元再行數十裡,便達漢陽。
無如時值隆冬,又降下一天大雪,路上積有一尺餘厚,寸步難行。
見一土穴,隻得暫避其中,還望雪住再行。
那知風雪越大了,本是饑餓困乏的人,在土穴中足足又凍餓了兩晝夜,弄得淹淹待盡,有一氣沒一氣了。
看官,你想地本偏僻少人往來的所在,又值此大風雪,那得有人走來搭救他?就是一百個,要死五十雙了。
豈知天憐孝子,必不忍令其命絕于此,故當萬死一生之際,自然走出個人來保全他性命。
話說其時有兩個好善的人,一姓項,名秀章;一姓許,名遇義。
皆休甯縣人,同在漢陽作客。
偶被雪阻,擔擱在朋友人家,因有緊要事,冒雪而歸。
走至中途,見許多寒鴉對着土穴哀叫,又飛到二人前吱吱喳喳噪了一回,回身又對了土穴哀鳴不已,似有求救意思。
二人心疑,便走到穴口一望,隻見有人凍死在内。
走進細看,見有尋父榜文負在背上。
秀章道:“是個孝子,吾們須要救他。
”遇文把手摸他鼻下,氣尚未絕,向着秀章道:“看來尚是有救,但如此荒僻地面,卻從何處去尋熱湯來灌他才奸?”秀章道:“離此裡許就有人家,我去取來。
”不多時,便攜了一壺熱姜湯,在雪地上走一步滑一步,忙忙趕到。
灌下幾口,手腳牽動,眼也微微的開了。
又灌了幾口,便有聲息,說得一半句話出來了。
兩人大喜,便扶他坐起,再與他姜湯吃。
看他神氣漸複,便問道:“你可勉強行得幾步麼’”士元點頭。
兩人便左右扶持,一步一步,慢慢挨到家中。
又将米湯與他吃,即忙鋪好被褥,把他安睡。
士元窩在裡頭将息一夜,精神漸覺強健,一早起身,便向兩人跪謝。
兩人扶起,細問行蹤,益相敬服。
須臾,擺上早飯,兩人以肉相勸。
士元謝道:“吾曾有誓,不見父骨,終不食肉。
”二人見其出于真心,也不勉強他。
士元是夜睡在床上,翻來覆去,隻是睡不着。
三更以後,剛剛睡去,夢至一處,平原曠野,滿目蕭條,路傍有白楊數株,悲風蕭瑟,隻見父親坐在樹下。
士元一見,忙即趨至父前,跪下抱住。
其父道:“你來了麼?我有十二個字念與你聽:‘月邊古,蕉中鹿,兩壬申,可食肉。
’你須記着。
”說罷,忽然不見。
但見棺木累累,停在樹下。
心上酸痛,大哭起來。
醒來乃是一夢。
緊記夢中之言,一等天明,即将夜間的夢述與
走過數裡,才見人家。
居人見他來得早,便問:“客人,昨夜宿在何處?”士元告他宿處。
人皆吐舌道:“此是老虎洞,如何宿在裡頭?”有的道:“此位客人,想是銅皮鐵骨的,老虎不要吃他。
”有的道:“你看他背上所負的榜,是個尋親孝子,所以老虎不敢害他性命。
” 又一日,貪走失路,尋不着宿店,遇一破寺,推門進去,見殿上十數個長大漢子坐在裡頭飲酒,兩旁排列刀仗,一見士元,便喝道:“你是何人?敢來窺探!”士元戰兢兢答道:“是求宿的。
”有人看見他背上有字,仔細一認,便對衆人道:“這人卻是個孝子,不要害他。
”又道:“想你沒吃夜膳?”便與飯吃,教他宿在廊下。
初更時候,隻見衆人俱執刀仗而去,五鼓才回。
又有人叫他道:“天色将明,你該去了。
此處是小路,往南數裡方是大路。
”士元如言而行,果是大路。
又嘗于深山僻處見一婦人,通體精赤,長發數尺,散彼肩上,向士元看了一回,走入深林中去了。
問之居人,居人道:“此是山魅,見孤身客人,便要馱去求合,能緻人死!想你是個孝子,故不來相犯。
”所遇奇奇怪怪可駭可怕之事,如此者甚多,不能殚述。
士元一心尋骨,全無一些阻怯。
又行數日,有人道:“再走去不是中國界了。
”士元隻得回來,複到成都。
未識其父骸骨究竟尋得着否,且聽下回分解。
精誠一線上通天。
隻恐尋求念不專。
曆盡艱危無變志,自然絕處有機緣。
試看尋親曹孝子。
到頭畢竟裹屍旋。
話說士元走過程途,已逾萬裡,盤纏欠缺,路上饑餓,不過求乞度日。
是日,重到成都,有向日會過的同鄉,都來慰問。
士元備訴苦隋,各人斂錢相助。
有勸他且回家去的,又有說:“此處有關聖廟,最是靈驗,該去求讨一簽,以蔔行止。
” 士元随到廟中,跪在神座下,禱告一番,求得一簽:“利在南行。
”遂辭别衆客,望南尋去。
那知才過陳倉古道,錯了路頭,一直走到荒絕去處。
行了數日,不見一人一屋,虧得身邊帶些幹糧,聊以充饑。
又走數日,連幹糧都吃盡了。
倘此時士元再行數十裡,便達漢陽。
無如時值隆冬,又降下一天大雪,路上積有一尺餘厚,寸步難行。
見一土穴,隻得暫避其中,還望雪住再行。
那知風雪越大了,本是饑餓困乏的人,在土穴中足足又凍餓了兩晝夜,弄得淹淹待盡,有一氣沒一氣了。
看官,你想地本偏僻少人往來的所在,又值此大風雪,那得有人走來搭救他?就是一百個,要死五十雙了。
豈知天憐孝子,必不忍令其命絕于此,故當萬死一生之際,自然走出個人來保全他性命。
話說其時有兩個好善的人,一姓項,名秀章;一姓許,名遇義。
皆休甯縣人,同在漢陽作客。
偶被雪阻,擔擱在朋友人家,因有緊要事,冒雪而歸。
走至中途,見許多寒鴉對着土穴哀叫,又飛到二人前吱吱喳喳噪了一回,回身又對了土穴哀鳴不已,似有求救意思。
二人心疑,便走到穴口一望,隻見有人凍死在内。
走進細看,見有尋父榜文負在背上。
秀章道:“是個孝子,吾們須要救他。
”遇文把手摸他鼻下,氣尚未絕,向着秀章道:“看來尚是有救,但如此荒僻地面,卻從何處去尋熱湯來灌他才奸?”秀章道:“離此裡許就有人家,我去取來。
”不多時,便攜了一壺熱姜湯,在雪地上走一步滑一步,忙忙趕到。
灌下幾口,手腳牽動,眼也微微的開了。
又灌了幾口,便有聲息,說得一半句話出來了。
兩人大喜,便扶他坐起,再與他姜湯吃。
看他神氣漸複,便問道:“你可勉強行得幾步麼’”士元點頭。
兩人便左右扶持,一步一步,慢慢挨到家中。
又将米湯與他吃,即忙鋪好被褥,把他安睡。
士元窩在裡頭将息一夜,精神漸覺強健,一早起身,便向兩人跪謝。
兩人扶起,細問行蹤,益相敬服。
須臾,擺上早飯,兩人以肉相勸。
士元謝道:“吾曾有誓,不見父骨,終不食肉。
”二人見其出于真心,也不勉強他。
士元是夜睡在床上,翻來覆去,隻是睡不着。
三更以後,剛剛睡去,夢至一處,平原曠野,滿目蕭條,路傍有白楊數株,悲風蕭瑟,隻見父親坐在樹下。
士元一見,忙即趨至父前,跪下抱住。
其父道:“你來了麼?我有十二個字念與你聽:‘月邊古,蕉中鹿,兩壬申,可食肉。
’你須記着。
”說罷,忽然不見。
但見棺木累累,停在樹下。
心上酸痛,大哭起來。
醒來乃是一夢。
緊記夢中之言,一等天明,即将夜間的夢述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