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回 證夢
關燈
小
中
大
紙錢蝴蝶,血淚杜鵑。
仲堪悲不自勝,乃憑棺一禱冀慰死者。
然其語固諱莫如深,未肯為外人道也。
一恸之後,回齋兀坐,急欲設策以遣愁魔,而四壁圖書,兩行琴劍,徒自增人惆怅。
呼童煮酒,聊以自娛。
蓋拚卻玉山頹倒,領略醉鄉風味也。
郇廚隽品,随園食單,肴核雜陳,皆妗氏親調以供仲堪者。
仲堪對燈獨酌,如羁客,如枯禅,顧影自憐,澆愁未許。
正出遺稿反覆吟誦,而小僮忽搴簾而報曰:“主人至。
” 沈老夙不與家人生産事,而名心未死,頗思借仲堪以吐肮髒之氣,一樽晚飲,片席閑談,謂八閩趨梁,非累月經旬不可。
若由海道,當鼓輪入浙,越甬而滬,否則亦需從衢嚴下岸,小泊于錢塘江上也。
海道波濤洶湧,坐卧不甯,不如借一葦之杭,徑赴虎林,其中山迎水送,酒熟魚肥,頗堪領略風景,而子陵高躅,臯羽哀思,兩台實遙遙相對,船内起居飲食,亦頗适意。
即杭州之六橋三竺,亦非尋常屐齒所到者,勾留數日再議,渡申至漢。
漢有汽車,已抵汴屬之信陽州,距省垣不千裡耳。
雞聲茅店,人迹闆橋,此亦行旅者所難免,會看他日衣錦榮歸。
又焉能逃此仆仆哉?言訖顧仲堪而笑。
仲堪曰:“雪往柳來,征人恨事兒,且俟春融冰泮,再圖後舉。
今才歲暮,何急急焉。
”仲堪此言,在沈老亦深信不疑,而不知仲堪實緩兵之計也。
仲堪自讀遺詩,深悔以無才薄命,累及玉人。
蝸角微名,雞肋餘味,此後當一律屏卻以報死者。
日間之哭而拜,拜而禱者,亦以此意自誓,特為知者道,難與俗人言耳,孰知沈老刺刺不休,來相指告,老子于此興複不淺,斷不能掬肺腑以相示。
姑待将來,或以病辭,或以事阻,決不願軟紅十丈,再望冠蓋京華也。
沈老不解其意,遂囑仲堪早睡而去。
雲想衣裳,月歸環佩,飛鸾何處,化鶴都非。
阮夫人亡已月餘矣,沉沉長夜,已離不返之魂;寂寂空帏,未了相思之債。
仲堪之讀詩緻禱,敝屣名場,亦非阮夫人所願聞者,況其三生石上别有一番作合。
若不暗中勸導,即舅妗亦莫可如何。
翩矣禦風,飄然入夢,正仲堪酒餘倦卧時也,銀蟾漏窗,金貌燼鼎,巷寒吠豹,被冷縮蠶。
仲堪忽推衣曳履,疾趨至書案前,援筆寫夢記一篇曰: 亡妻阮氏,舍我而去者,四十一日矣!鳏目炯炯,澈夜不睡,即睡亦不久而覺,衣香鬓影,誰慰我思?十一月十一日偶得遺詩,益增忉怛,遂願解除缰鎖,閉戶奉親,雖老父督我起程,亦不過浪遊湖海,一洗胸中之塊壘而已。
是夜為薄醉所中,寝入睡鄉,迷離惝恍之間,覺亡妻已侍我而坐,修眉不畫,香肩若憑,羊裘鳳裙,妝束猶昔,豈宓妃之感陳思,隐現于洛水間耶;抑神女之戀楚襄,往來于巫峽間耶?餘以久不得晤,宛轉詢其近狀,亡妻謂我有化身,當在漢汴之交相待,若郎不遊梁,是棄侬也。
郎其勉為一行。
餘時雖知其已亡,堅欲請其理由,亡妻曰緣耳,宜速往,毋誤毋遲,否則美人将歸沙吒利,壯士恐無古押衙耳。
餘再欲有言,而已為壁上鳴鐘驚醒,履聲襪迹,猶依稀可辨。
噫,是何言欤,是何理欤?摭其颠末,以免遺忘。
是夕四鼓記。
仲堪擲筆而起,擁被複卧,竟不成寐。
逾時而東方白矣,暖日相烘,硯冰盡釋,朝霞未散,庭礎已乾。
小僮入問曰:“公子起何早也!”進盥進漱,更進晨餐,仲堪回憶夢情,良深詫歎,不如赴汴一行,以探究竟,或者果有再生緣乎。
但此事于舅妗前,宜守秘密,不如商之阮母,藉定行止,易服出門,繞弄而東,即阮第矣。
行行重行行,阮仆方啟門灑掃,忽睹仲堪曰:“公子久不至,主母正遣奴相迓也。
”緣廊入
仲堪悲不自勝,乃憑棺一禱冀慰死者。
然其語固諱莫如深,未肯為外人道也。
一恸之後,回齋兀坐,急欲設策以遣愁魔,而四壁圖書,兩行琴劍,徒自增人惆怅。
呼童煮酒,聊以自娛。
蓋拚卻玉山頹倒,領略醉鄉風味也。
郇廚隽品,随園食單,肴核雜陳,皆妗氏親調以供仲堪者。
仲堪對燈獨酌,如羁客,如枯禅,顧影自憐,澆愁未許。
正出遺稿反覆吟誦,而小僮忽搴簾而報曰:“主人至。
” 沈老夙不與家人生産事,而名心未死,頗思借仲堪以吐肮髒之氣,一樽晚飲,片席閑談,謂八閩趨梁,非累月經旬不可。
若由海道,當鼓輪入浙,越甬而滬,否則亦需從衢嚴下岸,小泊于錢塘江上也。
海道波濤洶湧,坐卧不甯,不如借一葦之杭,徑赴虎林,其中山迎水送,酒熟魚肥,頗堪領略風景,而子陵高躅,臯羽哀思,兩台實遙遙相對,船内起居飲食,亦頗适意。
即杭州之六橋三竺,亦非尋常屐齒所到者,勾留數日再議,渡申至漢。
漢有汽車,已抵汴屬之信陽州,距省垣不千裡耳。
雞聲茅店,人迹闆橋,此亦行旅者所難免,會看他日衣錦榮歸。
又焉能逃此仆仆哉?言訖顧仲堪而笑。
仲堪曰:“雪往柳來,征人恨事兒,且俟春融冰泮,再圖後舉。
今才歲暮,何急急焉。
”仲堪此言,在沈老亦深信不疑,而不知仲堪實緩兵之計也。
仲堪自讀遺詩,深悔以無才薄命,累及玉人。
蝸角微名,雞肋餘味,此後當一律屏卻以報死者。
日間之哭而拜,拜而禱者,亦以此意自誓,特為知者道,難與俗人言耳,孰知沈老刺刺不休,來相指告,老子于此興複不淺,斷不能掬肺腑以相示。
姑待将來,或以病辭,或以事阻,決不願軟紅十丈,再望冠蓋京華也。
沈老不解其意,遂囑仲堪早睡而去。
雲想衣裳,月歸環佩,飛鸾何處,化鶴都非。
阮夫人亡已月餘矣,沉沉長夜,已離不返之魂;寂寂空帏,未了相思之債。
仲堪之讀詩緻禱,敝屣名場,亦非阮夫人所願聞者,況其三生石上别有一番作合。
若不暗中勸導,即舅妗亦莫可如何。
翩矣禦風,飄然入夢,正仲堪酒餘倦卧時也,銀蟾漏窗,金貌燼鼎,巷寒吠豹,被冷縮蠶。
仲堪忽推衣曳履,疾趨至書案前,援筆寫夢記一篇曰: 亡妻阮氏,舍我而去者,四十一日矣!鳏目炯炯,澈夜不睡,即睡亦不久而覺,衣香鬓影,誰慰我思?十一月十一日偶得遺詩,益增忉怛,遂願解除缰鎖,閉戶奉親,雖老父督我起程,亦不過浪遊湖海,一洗胸中之塊壘而已。
是夜為薄醉所中,寝入睡鄉,迷離惝恍之間,覺亡妻已侍我而坐,修眉不畫,香肩若憑,羊裘鳳裙,妝束猶昔,豈宓妃之感陳思,隐現于洛水間耶;抑神女之戀楚襄,往來于巫峽間耶?餘以久不得晤,宛轉詢其近狀,亡妻謂我有化身,當在漢汴之交相待,若郎不遊梁,是棄侬也。
郎其勉為一行。
餘時雖知其已亡,堅欲請其理由,亡妻曰緣耳,宜速往,毋誤毋遲,否則美人将歸沙吒利,壯士恐無古押衙耳。
餘再欲有言,而已為壁上鳴鐘驚醒,履聲襪迹,猶依稀可辨。
噫,是何言欤,是何理欤?摭其颠末,以免遺忘。
是夕四鼓記。
仲堪擲筆而起,擁被複卧,竟不成寐。
逾時而東方白矣,暖日相烘,硯冰盡釋,朝霞未散,庭礎已乾。
小僮入問曰:“公子起何早也!”進盥進漱,更進晨餐,仲堪回憶夢情,良深詫歎,不如赴汴一行,以探究竟,或者果有再生緣乎。
但此事于舅妗前,宜守秘密,不如商之阮母,藉定行止,易服出門,繞弄而東,即阮第矣。
行行重行行,阮仆方啟門灑掃,忽睹仲堪曰:“公子久不至,主母正遣奴相迓也。
”緣廊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