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三回 回程
關燈
小
中
大
的人要求兩全起見,隻得把火車開得比來的時候快一些,比尋常的客車慢一些,這樣是快也快了,震動也不緻十分劇烈了!我們看着車窗外面的樹木和田地象走馬燈似的往後面退去,也就知道我們的火車,已确比先前行得快了許多了。
太後的态度也和來時截然不同了!伊隻是默默地坐着,難得說話,并禁止我們各人,不準探出頭去往後面看,就是所謂不吉利的緣故;伊自己當然是格外的嚴守着了。
就是在車廂裡,伊也很謹慎,決不使伊的臉對着後方。
但我不禁暗暗在懷疑,難道伊能約束伊自己的思潮,也一般不再往後去回想奉天的情形嗎?這恐怕是不可能的吧! 奉天現在是怎樣的情形呢?依我回想起來,當然是依舊恢複了太後未去以前的狀況。
那些穿戴得十分講究的官員們,少不得紛紛散去,各回本衙,忙着料理每一個人日常的私事;而那些乾隆的,鹹豐的,同治的遺物,也仍将繼續的安卧在各個玻璃盒内,給人們封鎖起來,和那陰森幽寂的古宮,同在相當的時期内歸于消滅。
太後即使想到它們,也永遠不能再見到了! 車輪不住的輾動,窗外的景物不住的後退,我們雖不知道此刻已到了那裡,後來又過了那裡;可是待到駛近山海關時,我們卻就因遠遠地望見了那高聳着的萬裡長城的影子而驚覺了!漸漸地,這列黃色的火車已打那長城的缺口裡駛進關來了。
這關上的大門顯然是并不曾關上,我們先前所懷的一種無謂的恐怖,便頓時消釋了,大家不覺就把心上的一塊大石頭放了下來。
深信這重關口一過,便不緻再回不得京城了。
來的時候,太後雖曾在這裡很高興地遊覽了半天,但此刻一路回來,伊不是已經吩咐下無論逢到什麼站都不停嗎?于是我們便立即穿站而過,連車行的速率也不曾減低,象一頭怒馬一般的馳逐着,可是那兩旁的月台上,卻已黑壓壓地跪滿了許多的官員,火車在他們面前開過時,他們還一齊俯伏下來,險些把腦袋碰在地上,以表敬意;然而我們的太後呢?伊心上也何嘗不知道外面有那麼許多的人,在向伊叩頭緻敬,可是伊那裡高興去理他們呢!伊簡直連對他們看一眼都不屑。
就象這樣車不停輪的盡是趕路,連吃飯的時候,大家也覺得非常匆促,仿佛是除掉了一心想回去以外,我們對于無論什麼事情,都沒有工夫兼顧了。
說來真是很可笑的,我們在平常的時候,隻覺得北京那座紫禁城刻闆得,兇惡得可厭可恨,誰都巴不得想走出這個圈子去散淡散淡;而現在呢,似乎又覺得那些枯寂的宮院,幽靜的殿宇,真是我們的立身安命之外,萬萬缺少不得。
惟恐我們出去了十幾天,這裡頭已鬧了什麼大亂子,使們不能再過着從前那樣的生活了,因此大家都急着要知道究竟。
記得上奉天去的時候,我們一起人差不多是個個精神百倍,興緻非凡,充滿着一股旅行者所常具的朝氣;而此刻是一絲一毫都沒有留剩了!就說我自己吧,去的時候,當然也是極高興的,總道是這次的旅行必有佳的收獲,那裡知道隻見到了許多很古怪的角燈,和嗅到了幾日夜的足以令人緻病的紫丁香花的臭味,怎不教人失望得豪興消盡? 突然,李蓮英從他自己的車上匆匆地走到了太後的車上來。
“啟禀老佛爺!再不消幾分鐘的工夫,車子就要到天津了!” 他叩過頭,低聲啟奏着,臉上照例的堆着一臉謅媚無恥的奸笑。
“那裡似乎總得稍停一會,讓那些大臣們行一個最簡短的禮。
” 太後今天偏不聽他的話,立即非常幹脆的答道:“車子是無論如何不準停下來的!隻有來一個折中的辦法,便是當我們的車子進了站之後,你先給我留心看看,到得最迫近的所在,你再來回報我。
” 不多一會,天津的輪廓已漸漸地顯露出來了;太後因為已知道袁世凱所率領的一班官員不久就要在月台上跪着看我們經過,便加意的準備起來。
一面把伊自己的衣服整理着,一面還教我們不要亂動,站得分外的端整些。
而同時那司機人也得到了暗示,忙着車行的速率減低了許多。
其實以太後之尊,象這樣特地教車子減低了速率來接受他們的敬禮,已可算是非常的優待了;不過太後對于袁世凱确然特别的重視,伊認為單是使車行稍緩,尚不足以酬答他的厚意,于是便有了更進一步的表示。
“他們都在車子的那一邊啊?”伊向李蓮英問着。
“都在左邊!太後!”李的答複。
車子是進站了,速率已減到了最低的程度,太後便慢慢地從伊的禦座上走下來,靠在左邊防軍的車窗,臉向了外面站着,其餘的人都留在原位上,不敢妄動。
這時,光緒尚在他自己的車中;太後便特地教我站在伊的背後,——這個位置原該是光緒的。
——我當然十分樂從且喜我的身量恰好比伊高一些,正好可以隔着伊的肩膀,看清楚外面的一切情形。
這情形和我們來的時候所見的完全相同:許多官員,大隊的兵丁,以及月台上的燈彩,一些也沒有改變;而袁世凱本人,也仍然是跪得比衆人略上一步,顯示着他的領袖的身份。
太後看了這一幅慢慢地在伊面前移轉着的活動布景,不由微微一笑;可是那些官員正把頭低到了地上,恭恭敬敬地在向伊行禮,自然是不曾見到伊這一笑的。
我雖站在
太後的态度也和來時截然不同了!伊隻是默默地坐着,難得說話,并禁止我們各人,不準探出頭去往後面看,就是所謂不吉利的緣故;伊自己當然是格外的嚴守着了。
就是在車廂裡,伊也很謹慎,決不使伊的臉對着後方。
但我不禁暗暗在懷疑,難道伊能約束伊自己的思潮,也一般不再往後去回想奉天的情形嗎?這恐怕是不可能的吧! 奉天現在是怎樣的情形呢?依我回想起來,當然是依舊恢複了太後未去以前的狀況。
那些穿戴得十分講究的官員們,少不得紛紛散去,各回本衙,忙着料理每一個人日常的私事;而那些乾隆的,鹹豐的,同治的遺物,也仍将繼續的安卧在各個玻璃盒内,給人們封鎖起來,和那陰森幽寂的古宮,同在相當的時期内歸于消滅。
太後即使想到它們,也永遠不能再見到了! 車輪不住的輾動,窗外的景物不住的後退,我們雖不知道此刻已到了那裡,後來又過了那裡;可是待到駛近山海關時,我們卻就因遠遠地望見了那高聳着的萬裡長城的影子而驚覺了!漸漸地,這列黃色的火車已打那長城的缺口裡駛進關來了。
這關上的大門顯然是并不曾關上,我們先前所懷的一種無謂的恐怖,便頓時消釋了,大家不覺就把心上的一塊大石頭放了下來。
深信這重關口一過,便不緻再回不得京城了。
來的時候,太後雖曾在這裡很高興地遊覽了半天,但此刻一路回來,伊不是已經吩咐下無論逢到什麼站都不停嗎?于是我們便立即穿站而過,連車行的速率也不曾減低,象一頭怒馬一般的馳逐着,可是那兩旁的月台上,卻已黑壓壓地跪滿了許多的官員,火車在他們面前開過時,他們還一齊俯伏下來,險些把腦袋碰在地上,以表敬意;然而我們的太後呢?伊心上也何嘗不知道外面有那麼許多的人,在向伊叩頭緻敬,可是伊那裡高興去理他們呢!伊簡直連對他們看一眼都不屑。
就象這樣車不停輪的盡是趕路,連吃飯的時候,大家也覺得非常匆促,仿佛是除掉了一心想回去以外,我們對于無論什麼事情,都沒有工夫兼顧了。
說來真是很可笑的,我們在平常的時候,隻覺得北京那座紫禁城刻闆得,兇惡得可厭可恨,誰都巴不得想走出這個圈子去散淡散淡;而現在呢,似乎又覺得那些枯寂的宮院,幽靜的殿宇,真是我們的立身安命之外,萬萬缺少不得。
惟恐我們出去了十幾天,這裡頭已鬧了什麼大亂子,使們不能再過着從前那樣的生活了,因此大家都急着要知道究竟。
記得上奉天去的時候,我們一起人差不多是個個精神百倍,興緻非凡,充滿着一股旅行者所常具的朝氣;而此刻是一絲一毫都沒有留剩了!就說我自己吧,去的時候,當然也是極高興的,總道是這次的旅行必有佳的收獲,那裡知道隻見到了許多很古怪的角燈,和嗅到了幾日夜的足以令人緻病的紫丁香花的臭味,怎不教人失望得豪興消盡? 突然,李蓮英從他自己的車上匆匆地走到了太後的車上來。
“啟禀老佛爺!再不消幾分鐘的工夫,車子就要到天津了!” 他叩過頭,低聲啟奏着,臉上照例的堆着一臉謅媚無恥的奸笑。
“那裡似乎總得稍停一會,讓那些大臣們行一個最簡短的禮。
” 太後今天偏不聽他的話,立即非常幹脆的答道:“車子是無論如何不準停下來的!隻有來一個折中的辦法,便是當我們的車子進了站之後,你先給我留心看看,到得最迫近的所在,你再來回報我。
” 不多一會,天津的輪廓已漸漸地顯露出來了;太後因為已知道袁世凱所率領的一班官員不久就要在月台上跪着看我們經過,便加意的準備起來。
一面把伊自己的衣服整理着,一面還教我們不要亂動,站得分外的端整些。
而同時那司機人也得到了暗示,忙着車行的速率減低了許多。
其實以太後之尊,象這樣特地教車子減低了速率來接受他們的敬禮,已可算是非常的優待了;不過太後對于袁世凱确然特别的重視,伊認為單是使車行稍緩,尚不足以酬答他的厚意,于是便有了更進一步的表示。
“他們都在車子的那一邊啊?”伊向李蓮英問着。
“都在左邊!太後!”李的答複。
車子是進站了,速率已減到了最低的程度,太後便慢慢地從伊的禦座上走下來,靠在左邊防軍的車窗,臉向了外面站着,其餘的人都留在原位上,不敢妄動。
這時,光緒尚在他自己的車中;太後便特地教我站在伊的背後,——這個位置原該是光緒的。
——我當然十分樂從且喜我的身量恰好比伊高一些,正好可以隔着伊的肩膀,看清楚外面的一切情形。
這情形和我們來的時候所見的完全相同:許多官員,大隊的兵丁,以及月台上的燈彩,一些也沒有改變;而袁世凱本人,也仍然是跪得比衆人略上一步,顯示着他的領袖的身份。
太後看了這一幅慢慢地在伊面前移轉着的活動布景,不由微微一笑;可是那些官員正把頭低到了地上,恭恭敬敬地在向伊行禮,自然是不曾見到伊這一笑的。
我雖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