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二回 黎園别部
關燈
小
中
大
一些不良的印象;于是我就格外的感到困難了。
此刻我雖然要想辭謝這個點戲的差使,也已不行了;因為方提議唱戲的人便是我不點還教誰點?這真可說是作法自斃了!但我明知懊悔已經不及,隻得盡量利用我的腦筋,左思右想的考慮了約莫有七八分種模樣,幸而太後也體涼我,知道我是在挨命的搜索枯腸,也就不忍催促;後來,我居然想起了一出情節極熱鬧的“四郎探母”。
戲碼既定,自然就有人下去準備了。
關于唱戲的一切設備,宮裡頭是購置得非常周全的,并且都有人很小心地管理着的,要用時不難一索即得。
所有的布景,戲裝等等,更是無一不精美,再加逢到春天,就有适用于春天的行頭,到夏天,秋天,冬天,亦複各各不同。
讀者聽了這些話,也許不能深信無疑,以為這是事實上很不可能的事;然而卻是真的!在北京宮中,就有十二個高手的縫工供養着,什麼事情都不做,一天到晚,一年到頭,老是在裁制戲裝,或是打好了圖樣發往蘇州或廣東那些地方去定制,總是一些不惜工本的。
這一次,他們雖然都不曾随駕東來,但我們早已把唱戲時應用的各種東西一件也不遺漏的從車上載來了。
光是照料這一項娛樂品,也有一個老太監負責專司其事,他手下還有一二十個小太監充助手咧。
所以我們不論唱什麼戲,隻要點下去便都可以排得出來的,一小半的原因,固然是行頭的齊備,而最大的原因,卻是那些唱戲的太監,不論生旦淨醜,個個多會唱許多的戲,随時可以湊得起來,不至缺角。
唱戲就不能少戲台,幸而盛京這些宮院的建築雖然已很破舊,但在某一座大殿前面的空地上,卻也有一座戲台建着。
當然,它的年齡也是很老的了!格式和我們尋常在神廟中所見的戲台相同,隻有一層樓那樣的高,不過地位比較闊大些。
論到戲台,北京宮中的那一座也還平常,最特别的要算是頤和園裡的那一座了!它一共有三層,據說當初建的時候,那些樓闆全是活絡的,可以上下移動,做得差不多和現在的升降機一般的靈巧。
當最上的一層上在演戲的時候,下面兩層為看戲的人所瞧不見的台上,已暗暗在準備着了;待到上層的戲演完,便立即把它吊上高頭去隐過了,第二層便在同時吊上來,所有的布置已早就擺下,連最先出場的戲子也已在台上站着了。
這樣把舞台吊上吊下的結果,就省卻一番檢場的工夫,前後兩出戲盡可很緊接的演出了。
在那時候,如此巧妙的構造,真可說是絕無僅有的新鮮把戲,着實驚動了不少的人,而主持這件工程的設計人員中,第一個便是太後自己。
可惜來為因為不很安全的緣故,就停止使用了;但規模的寬暢,構造的精美,還是非常的出色,遠非别處的戲台可。
如今來到奉天,一切都很陳舊,再要有這樣精美的戲台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但為不使太後感覺到過分的難看起見,臨時的張羅修飾,是不可省的,好在我們有的是太監,他們人數既多,辦事又能幹,這些零星夾雜的事情交托他們去辦,真是無有辦不了的。
果然隔不了多少時候,就有人來報道:“一切全齊備了,戲也扮好了,隻等太後的懿旨一下,馬上就好開鑼。
“這時候我就得把我所點的戲告訴太後了。
——方才我隻是差人去知照了那些唱戲的太監,并不曾先奏明太後。
——造化得很;伊聽了居然立即表示贊成,使我心上頓時安定不少,而且伊還在一路走往那唱戲的所在去的時候,很有興地把這四郎探母一出戲的情節,原原本本的說給我聽;其實我既然知道點這一出戲,怎會不知道其中的情節?不過太後是絕對不管的,伊總歡喜倚老賣老的,很鄭重地把無論什麼事情,當做一件新知識,新發明一般的告訴人家;而聽的人又因攝于伊的積威之下,雖然心上實在不願意聽,但也不能不裝着很有興,很重視的樣子,默默地傾聽着。
如其不這樣的話,
此刻我雖然要想辭謝這個點戲的差使,也已不行了;因為方提議唱戲的人便是我不點還教誰點?這真可說是作法自斃了!但我明知懊悔已經不及,隻得盡量利用我的腦筋,左思右想的考慮了約莫有七八分種模樣,幸而太後也體涼我,知道我是在挨命的搜索枯腸,也就不忍催促;後來,我居然想起了一出情節極熱鬧的“四郎探母”。
戲碼既定,自然就有人下去準備了。
關于唱戲的一切設備,宮裡頭是購置得非常周全的,并且都有人很小心地管理着的,要用時不難一索即得。
所有的布景,戲裝等等,更是無一不精美,再加逢到春天,就有适用于春天的行頭,到夏天,秋天,冬天,亦複各各不同。
讀者聽了這些話,也許不能深信無疑,以為這是事實上很不可能的事;然而卻是真的!在北京宮中,就有十二個高手的縫工供養着,什麼事情都不做,一天到晚,一年到頭,老是在裁制戲裝,或是打好了圖樣發往蘇州或廣東那些地方去定制,總是一些不惜工本的。
這一次,他們雖然都不曾随駕東來,但我們早已把唱戲時應用的各種東西一件也不遺漏的從車上載來了。
光是照料這一項娛樂品,也有一個老太監負責專司其事,他手下還有一二十個小太監充助手咧。
所以我們不論唱什麼戲,隻要點下去便都可以排得出來的,一小半的原因,固然是行頭的齊備,而最大的原因,卻是那些唱戲的太監,不論生旦淨醜,個個多會唱許多的戲,随時可以湊得起來,不至缺角。
唱戲就不能少戲台,幸而盛京這些宮院的建築雖然已很破舊,但在某一座大殿前面的空地上,卻也有一座戲台建着。
當然,它的年齡也是很老的了!格式和我們尋常在神廟中所見的戲台相同,隻有一層樓那樣的高,不過地位比較闊大些。
論到戲台,北京宮中的那一座也還平常,最特别的要算是頤和園裡的那一座了!它一共有三層,據說當初建的時候,那些樓闆全是活絡的,可以上下移動,做得差不多和現在的升降機一般的靈巧。
當最上的一層上在演戲的時候,下面兩層為看戲的人所瞧不見的台上,已暗暗在準備着了;待到上層的戲演完,便立即把它吊上高頭去隐過了,第二層便在同時吊上來,所有的布置已早就擺下,連最先出場的戲子也已在台上站着了。
這樣把舞台吊上吊下的結果,就省卻一番檢場的工夫,前後兩出戲盡可很緊接的演出了。
在那時候,如此巧妙的構造,真可說是絕無僅有的新鮮把戲,着實驚動了不少的人,而主持這件工程的設計人員中,第一個便是太後自己。
可惜來為因為不很安全的緣故,就停止使用了;但規模的寬暢,構造的精美,還是非常的出色,遠非别處的戲台可。
如今來到奉天,一切都很陳舊,再要有這樣精美的戲台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但為不使太後感覺到過分的難看起見,臨時的張羅修飾,是不可省的,好在我們有的是太監,他們人數既多,辦事又能幹,這些零星夾雜的事情交托他們去辦,真是無有辦不了的。
果然隔不了多少時候,就有人來報道:“一切全齊備了,戲也扮好了,隻等太後的懿旨一下,馬上就好開鑼。
“這時候我就得把我所點的戲告訴太後了。
——方才我隻是差人去知照了那些唱戲的太監,并不曾先奏明太後。
——造化得很;伊聽了居然立即表示贊成,使我心上頓時安定不少,而且伊還在一路走往那唱戲的所在去的時候,很有興地把這四郎探母一出戲的情節,原原本本的說給我聽;其實我既然知道點這一出戲,怎會不知道其中的情節?不過太後是絕對不管的,伊總歡喜倚老賣老的,很鄭重地把無論什麼事情,當做一件新知識,新發明一般的告訴人家;而聽的人又因攝于伊的積威之下,雖然心上實在不願意聽,但也不能不裝着很有興,很重視的樣子,默默地傾聽着。
如其不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