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一回 舐犢情深
關燈
小
中
大
順和守禮。
我至今還是很清楚地記着一件事情:有一年的初夏,禦園中所種的幾枝桃樹上長着的桃子,已有不少是成熟了;他随着一班太監,正在園裡閑逛,逛到桃樹的下面,他見到了那些鮮紅肥大的桃兒,不禁很羨慕。
太監們為着要讨好于他起見,忙想法子給他摘了幾個下來,大家以為他一拿到手,便要張口大嚼了;不料他隻把自己的手在桃兒上撫摩了一回,并不立即就吃。
太監們不由都很詫異,争着問他為什麼摘下來了又不不吃呢?他盡自笑,并不就答複他們,隻教一個人給隊奉着那些桃兒,直望我們的宮中來,說是園中的桃兒熟了,特地摘來獻給父母的。
我就問他:‘你何不先嘗個新呢?’他就恭恭敬敬地答道:‘這是時鮮的果兒,必須讓父皇和母後先吃了,孩兒才敢吃。
’你想!他是多麼的聰明守禮啊!而其時他還隻是一個十歲的小孩子咧!” 伊說了這一段值得回憶的往事之後,心上是格外的傷感了:伊的眸子裡已充滿着兩眶的苦淚,好半晌不能再繼續說話。
“我們雖然是始終非常的愛護他,但畢竟仍給他鑄了一個大錯,就是替他錯配了一個妻子。
”(即指嘉順皇後阿魯特氏,後來承恩公崇文山尚書之女,座谥孝哲。
)太後一提到這事,便立即變換了一種很憤懑的态度,說話也不象先前那樣的溫和了。
“然而我們怎麼知道呢?伊的外貌一般也長得非常端正秀麗啊!誰想到伊的性格是那樣的拙劣!伊對于我們隻當敵人一般的仇視着,從不曾有過絲毫的好感。
” 依照普通人家的情形而論,婆婆和媳婦往往是家庭中最不易調和的敵對份子,而且理由總是非常複雜,不易研究的,就是慈禧和嘉順皇後的不睦,差不多久已成為一件公開的事實,但所以不睦的理由,卻又傳說紛纭,莫衷一是。
據我說知道的是為着嘉順根本瞧起慈禧的緣故。
伊為什麼要瞧起伊丈夫的母親呢?實在是因為伊在未進宮之前,早已知道慈禧年輕時曾經和榮祿發生過戀愛關系的秘密,不免就存着輕視之心,尤其是當鹹豐升天之後,太後便馬上把榮祿的官職擢升起來的一回事,——基實太後雖把榮祿升了官,但他們依舊是不能接近的,連握握手的機會也可以說是絕對的沒有。
——更使嘉順心中不滿;伊認為一個母儀天下的女人,除掉自己的丈夫之外,無論如何,決不能再對别個男人發生什麼情感。
于是太後在伊的心目中,便看做是一個不值得尊敬的人了! “我們所受的痛苦,真是一言難盡可能!”太後接着又說道:“更因體面的關系,不得不隐忍,一直到伊自己尋了短見,我們這才象重見天日似的解脫了!” 不錯,同治後的死,委實是人人皆知是出于自殺的,所以太後自己也認為無庸再諱飾了;我并且還聽人家說,太後因為平日素不滿意于同治後的緣故,竟在同治死去之後,故意的諷刺伊,說什麼一個真正賢淑的妻子就該殉夫同死,不應敬且偷生,于是同治後便不能不死了。
無論這事的原委究竟怎樣,總之,同治的确是自盡的,當伊自盡的時候,腹中所懷的孕已将滿十個月了,同治所留的一點骨血,便随着一同犧牲了,(譯者按:同治後有身一節,實屬不确,大緻當時的人,悉為後不平,并深憤慈神速之專橫,故特創是說,以增慈禧之罪。
惟黃人白克好司所作“慈禧外紀”中,亦有此說,見者多以奇談目之。
)這個未出世的小孩子雖然還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是男是女,可是萬一是男的話,那末在他出世這後,同治後必将被尊為太後,而我們的老佛爺便不再能有如今這樣好的地位,和這樣高的權勢了;所以這個未出世的小孩子的随着他母親而夭折,對于老佛爺真是一件無上便宜之事!寫到這裡,我不禁又想起四個可憐的中年婦人來,伊們差不多生活在别的一個世界裡的。
從不有人注意伊們;也許伊們根本是從不能見到什麼人。
伊們雖然跟我們一起住在皇宮以内,但伊們是象囚犯似的永遠被禁在一座很冷僻的宮院之内的,終年不準走到外面來。
依我的推測,除掉死亡之外,伊們是不能再和外面這個世界來接觸了。
那末伊們究竟是怎樣的人物呢?原來伊們就是同治帝的妃子,當同治帝歸天的時候,伊們都還是綠鬃紅顔的少女咧;太後偏不肯放伊們出去,但又不願見伊們,以免觸起伊思念同治的愁緒,于是伊把伊們活葬一般的鎖閉在深宮以内直至如今。
“要是我們的孩子還着的話,”太後的聲音又和軟起來了。
“我想憑他那樣的聰明果敢,必然大有作為,我們的國家在他那樣一個賢能的人君的統治之下,也必不緻如此糟法!屈指算起來,到今天,他已有五十六歲了。
“原來同治是在公曆一八四七年生的,隔了十四年,他的老子——鹹豐——便死了,他就在太後的掖護之下,繼承大統;那時他名為十四歲,其實隻有十三歲月零,無怪我們前天在那些古宮裡所見的一襲他在加冕時候穿的龍袍竟是這樣的短小了! 太後雖然勉強還在和我說話,但伊的
我至今還是很清楚地記着一件事情:有一年的初夏,禦園中所種的幾枝桃樹上長着的桃子,已有不少是成熟了;他随着一班太監,正在園裡閑逛,逛到桃樹的下面,他見到了那些鮮紅肥大的桃兒,不禁很羨慕。
太監們為着要讨好于他起見,忙想法子給他摘了幾個下來,大家以為他一拿到手,便要張口大嚼了;不料他隻把自己的手在桃兒上撫摩了一回,并不立即就吃。
太監們不由都很詫異,争着問他為什麼摘下來了又不不吃呢?他盡自笑,并不就答複他們,隻教一個人給隊奉着那些桃兒,直望我們的宮中來,說是園中的桃兒熟了,特地摘來獻給父母的。
我就問他:‘你何不先嘗個新呢?’他就恭恭敬敬地答道:‘這是時鮮的果兒,必須讓父皇和母後先吃了,孩兒才敢吃。
’你想!他是多麼的聰明守禮啊!而其時他還隻是一個十歲的小孩子咧!” 伊說了這一段值得回憶的往事之後,心上是格外的傷感了:伊的眸子裡已充滿着兩眶的苦淚,好半晌不能再繼續說話。
“我們雖然是始終非常的愛護他,但畢竟仍給他鑄了一個大錯,就是替他錯配了一個妻子。
”(即指嘉順皇後阿魯特氏,後來承恩公崇文山尚書之女,座谥孝哲。
)太後一提到這事,便立即變換了一種很憤懑的态度,說話也不象先前那樣的溫和了。
“然而我們怎麼知道呢?伊的外貌一般也長得非常端正秀麗啊!誰想到伊的性格是那樣的拙劣!伊對于我們隻當敵人一般的仇視着,從不曾有過絲毫的好感。
” 依照普通人家的情形而論,婆婆和媳婦往往是家庭中最不易調和的敵對份子,而且理由總是非常複雜,不易研究的,就是慈禧和嘉順皇後的不睦,差不多久已成為一件公開的事實,但所以不睦的理由,卻又傳說紛纭,莫衷一是。
據我說知道的是為着嘉順根本瞧起慈禧的緣故。
伊為什麼要瞧起伊丈夫的母親呢?實在是因為伊在未進宮之前,早已知道慈禧年輕時曾經和榮祿發生過戀愛關系的秘密,不免就存着輕視之心,尤其是當鹹豐升天之後,太後便馬上把榮祿的官職擢升起來的一回事,——基實太後雖把榮祿升了官,但他們依舊是不能接近的,連握握手的機會也可以說是絕對的沒有。
——更使嘉順心中不滿;伊認為一個母儀天下的女人,除掉自己的丈夫之外,無論如何,決不能再對别個男人發生什麼情感。
于是太後在伊的心目中,便看做是一個不值得尊敬的人了! “我們所受的痛苦,真是一言難盡可能!”太後接着又說道:“更因體面的關系,不得不隐忍,一直到伊自己尋了短見,我們這才象重見天日似的解脫了!” 不錯,同治後的死,委實是人人皆知是出于自殺的,所以太後自己也認為無庸再諱飾了;我并且還聽人家說,太後因為平日素不滿意于同治後的緣故,竟在同治死去之後,故意的諷刺伊,說什麼一個真正賢淑的妻子就該殉夫同死,不應敬且偷生,于是同治後便不能不死了。
無論這事的原委究竟怎樣,總之,同治的确是自盡的,當伊自盡的時候,腹中所懷的孕已将滿十個月了,同治所留的一點骨血,便随着一同犧牲了,(譯者按:同治後有身一節,實屬不确,大緻當時的人,悉為後不平,并深憤慈神速之專橫,故特創是說,以增慈禧之罪。
惟黃人白克好司所作“慈禧外紀”中,亦有此說,見者多以奇談目之。
)這個未出世的小孩子雖然還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是男是女,可是萬一是男的話,那末在他出世這後,同治後必将被尊為太後,而我們的老佛爺便不再能有如今這樣好的地位,和這樣高的權勢了;所以這個未出世的小孩子的随着他母親而夭折,對于老佛爺真是一件無上便宜之事!寫到這裡,我不禁又想起四個可憐的中年婦人來,伊們差不多生活在别的一個世界裡的。
從不有人注意伊們;也許伊們根本是從不能見到什麼人。
伊們雖然跟我們一起住在皇宮以内,但伊們是象囚犯似的永遠被禁在一座很冷僻的宮院之内的,終年不準走到外面來。
依我的推測,除掉死亡之外,伊們是不能再和外面這個世界來接觸了。
那末伊們究竟是怎樣的人物呢?原來伊們就是同治帝的妃子,當同治帝歸天的時候,伊們都還是綠鬃紅顔的少女咧;太後偏不肯放伊們出去,但又不願見伊們,以免觸起伊思念同治的愁緒,于是伊把伊們活葬一般的鎖閉在深宮以内直至如今。
“要是我們的孩子還着的話,”太後的聲音又和軟起來了。
“我想憑他那樣的聰明果敢,必然大有作為,我們的國家在他那樣一個賢能的人君的統治之下,也必不緻如此糟法!屈指算起來,到今天,他已有五十六歲了。
“原來同治是在公曆一八四七年生的,隔了十四年,他的老子——鹹豐——便死了,他就在太後的掖護之下,繼承大統;那時他名為十四歲,其實隻有十三歲月零,無怪我們前天在那些古宮裡所見的一襲他在加冕時候穿的龍袍竟是這樣的短小了! 太後雖然勉強還在和我說話,但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