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回 至誠心登堂晉谒 暗有意且寓陳蕃
關燈
小
中
大
行簡心中甚喜,不住舉杯相勸。
此時許繡虎欲待不飲,又恐不能久坐。
若是多飲,又恐不宜。
隻得半辭半飲,說道:“小侄蒙老年伯賜飲醇醪,豈獨醉酒。
請問老年伯有幾位世兄自然英俊,諒非小侄比。
何不賜令一見,以遂夙懷?”居行簡微笑道:“不瞞賢侄,我因素性孤潔,又緣宦情心冷,不曾慮及後嗣,自甘失矣。
到了五十上下,方才膝下有人,豈有多得?”許繡虎道:“原來隻有一位世兄,青春幾何?諒已成名飛黃久矣?”居行簡道:“算來賢侄長我兒兩歲,今年十七。
雖未讀書,卻喜窺其堂奧,已賴文宗收為桃李。
近日遊學未歸,歸時自當令見。
”許繡虎道:“小侄初入書齋,隻覺文光煥彩,炫人心目,必是世弟朝夕在此翻閱?”居行簡道:“小兒賦質柔弱,且為拙荊過惜,不肯使他在此寒窗勤讀。
此乃婦見之偏,使我亦不能切責。
”許繡虎道:“世弟天資,何必加工。
”說罷,又飲半晌。
許繡虎忍不住又問道:“世弟既是出外,此室固是台空,不知近日曾有人先我而至否?”居行簡笑道:“此室雖無重器,卻近老夫卧榻,外人豈易至此。
今日賢侄若無玉潤之溫,為予鑒賞,何由至此?”許繡虎忙又問道:“既無外人,則小侄題寺壁之詩與屬和之句,何以抄錄在此室中,豈不奇事?”居行簡道:“小兒才雖謭薄,亦頗酷好詩詞,凡有感觸,随手塗鴉。
若遇清新俊逸的詩詞,或有一句一字可以入目,必要經心。
老夫時常戒饬他道:吟成數行詩,費盡心中血。
何不移此以求上達?誰知他的意中竟有不然,故此拙荊不容他在此吟哦拈弄,正謂此也!隻不知他幾時見這四詩,就錄出在此。
”許繡虎道:“小侄為尋知已,不憚胼胝之勞。
忽有和者,又不啻寝食俱忘。
又一旦被人伐檀削迹,幾不欲生。
深悔見詩不曾坐卧其下以作護持為恨。
忽得老年伯慨許尋求,雖未尋求,于心少慰。
今見此詩錄于老年伯書室中,有若相逢好友,甯不坐卧于斯護持相對?但我今想來,昨日小侄得遇老年伯,實出無心。
世弟抄錄四詩,亦皆無意。
此中大有天緣。
隻可恨小侄未具誠心,不能即晤世弟一面。
若晤世弟,必問明此和詩,出自何人?即未知人,又何所見而抄錄?倘能于此深求細察,必有見聞矣!奈何恰不相值,複增惆怅也!”說罷,神色黯然。
居行簡見了大笑道:“賢侄不必如此,且飲杯中,慢作尋求之策。
”遂使人斟過酒來。
許繡虎道:“小侄此時腸為愁填,點滴不能進矣!惟望老年伯指明一線,庶有生機,不然死矣!”居行簡沉吟了半晌,方說道:“昨日因見賢侄情懷苦楚,暫時寬慰之言,怎麼認真要我訪尋?況且我己久謝世緣,從何尋覓?這等看來,轉是我多事了。
”許繡虎見他推辭,隻是低頭懇請指示訪尋。
居行簡又笑道:“我今推辭,賢侄又要賴死。
若是應承,卻又難覓其人。
事出兩難。
我今細細籌度,賢侄在此,果乃相逢者,盡是他鄉之客,實難訪尋。
且安寓僧房,寂寞無一可商共語之人。
我想這室中,雖不足以寓高賢,然亦可下陳蕃之榻。
如不嫌棄,暫爾居停,以俟小兒回來,或者别有商量,不知賢侄之意何如?”許繡虎聽了,直喜得心花俱開。
忙謝道:“年小侄見此和詩,實是不敢驟然而去。
不意老年伯能鑒苦懷,收作入幕之賓,以繼坐卧之志,以俟将來消息,真乃天地父母不過是矣!”居行簡見他應允,一時彼此開懷,遂又說說笑笑,兩人酒到即飲。
正是: 愁來半盞真難咽,喜到千杯亦不辭。
卻是糊塗渾不解,暗藏啞謎費猜思。
兩人飲畢,居行簡吩咐家人到庵中去取行李。
又吩咐于書室偏房收拾卧榻,遂攜了許繡虎向花間散步。
原來這些延引款待,俱是與掌珠商議停當,以遊戲中試看許繡虎果是情真意切,好招為婿。
許繡虎哪裡曉得!到了傍晚,居行簡辭入内去,與夫人、小姐細細說知,道:“許生不但才學淵源,風流蘊藉,而一種态度安徐,不獨可愛,抑且可敬。
如今招緻來家,雖是收其放心,我恐終要奔馳。
他方才求我同訪,我不應承,竟有不欲生之意。
此等情切,叫我一時不能措詞,隻得慰他,且俟小兒回來商議訪尋,他才肯安心在此。
我今笑他,這個啞謎實是難猜,他還認定有人可訪。
若日後終無其人,豈不放心複萌?”夫人道:“何不說明就理,使我孩兒早遂于飛,也可免我心内懸懸也。
”居行簡道:“說明固好。
隻是向來孩兒,外人隻知是個公子,怎好一旦箫鼓鐘聲,明明嫁娶,甚有不便。
”掌珠聽了,笑說道:“他今既要與孩兒相見,孩兒不妨與他相見。
相見過,六轡在手,控馭自如。
又何愁奔逸之野馬也!”居行簡搖首道:“這怎麼使得?”掌珠小姐又笑道:“他當日與孩兒路遇是個男子,今日仍以男子相見,必無男女嫌疑。
即使時常接見,論文終日,又何礙于禮!若到後來,必須如此這般計較而行,有何不可?”居行筒聽了,哈哈大笑道:“孩兒靈心機巧,真可謂愈出愈奇,到也是一番佳話。
”遂又細細商議與許繡虎相見。
隻不知相見有何話說,可能識出些破綻否,且聽下回分解。
此時許繡虎欲待不飲,又恐不能久坐。
若是多飲,又恐不宜。
隻得半辭半飲,說道:“小侄蒙老年伯賜飲醇醪,豈獨醉酒。
請問老年伯有幾位世兄自然英俊,諒非小侄比。
何不賜令一見,以遂夙懷?”居行簡微笑道:“不瞞賢侄,我因素性孤潔,又緣宦情心冷,不曾慮及後嗣,自甘失矣。
到了五十上下,方才膝下有人,豈有多得?”許繡虎道:“原來隻有一位世兄,青春幾何?諒已成名飛黃久矣?”居行簡道:“算來賢侄長我兒兩歲,今年十七。
雖未讀書,卻喜窺其堂奧,已賴文宗收為桃李。
近日遊學未歸,歸時自當令見。
”許繡虎道:“小侄初入書齋,隻覺文光煥彩,炫人心目,必是世弟朝夕在此翻閱?”居行簡道:“小兒賦質柔弱,且為拙荊過惜,不肯使他在此寒窗勤讀。
此乃婦見之偏,使我亦不能切責。
”許繡虎道:“世弟天資,何必加工。
”說罷,又飲半晌。
許繡虎忍不住又問道:“世弟既是出外,此室固是台空,不知近日曾有人先我而至否?”居行簡笑道:“此室雖無重器,卻近老夫卧榻,外人豈易至此。
今日賢侄若無玉潤之溫,為予鑒賞,何由至此?”許繡虎忙又問道:“既無外人,則小侄題寺壁之詩與屬和之句,何以抄錄在此室中,豈不奇事?”居行簡道:“小兒才雖謭薄,亦頗酷好詩詞,凡有感觸,随手塗鴉。
若遇清新俊逸的詩詞,或有一句一字可以入目,必要經心。
老夫時常戒饬他道:吟成數行詩,費盡心中血。
何不移此以求上達?誰知他的意中竟有不然,故此拙荊不容他在此吟哦拈弄,正謂此也!隻不知他幾時見這四詩,就錄出在此。
”許繡虎道:“小侄為尋知已,不憚胼胝之勞。
忽有和者,又不啻寝食俱忘。
又一旦被人伐檀削迹,幾不欲生。
深悔見詩不曾坐卧其下以作護持為恨。
忽得老年伯慨許尋求,雖未尋求,于心少慰。
今見此詩錄于老年伯書室中,有若相逢好友,甯不坐卧于斯護持相對?但我今想來,昨日小侄得遇老年伯,實出無心。
世弟抄錄四詩,亦皆無意。
此中大有天緣。
隻可恨小侄未具誠心,不能即晤世弟一面。
若晤世弟,必問明此和詩,出自何人?即未知人,又何所見而抄錄?倘能于此深求細察,必有見聞矣!奈何恰不相值,複增惆怅也!”說罷,神色黯然。
居行簡見了大笑道:“賢侄不必如此,且飲杯中,慢作尋求之策。
”遂使人斟過酒來。
許繡虎道:“小侄此時腸為愁填,點滴不能進矣!惟望老年伯指明一線,庶有生機,不然死矣!”居行簡沉吟了半晌,方說道:“昨日因見賢侄情懷苦楚,暫時寬慰之言,怎麼認真要我訪尋?況且我己久謝世緣,從何尋覓?這等看來,轉是我多事了。
”許繡虎見他推辭,隻是低頭懇請指示訪尋。
居行簡又笑道:“我今推辭,賢侄又要賴死。
若是應承,卻又難覓其人。
事出兩難。
我今細細籌度,賢侄在此,果乃相逢者,盡是他鄉之客,實難訪尋。
且安寓僧房,寂寞無一可商共語之人。
我想這室中,雖不足以寓高賢,然亦可下陳蕃之榻。
如不嫌棄,暫爾居停,以俟小兒回來,或者别有商量,不知賢侄之意何如?”許繡虎聽了,直喜得心花俱開。
忙謝道:“年小侄見此和詩,實是不敢驟然而去。
不意老年伯能鑒苦懷,收作入幕之賓,以繼坐卧之志,以俟将來消息,真乃天地父母不過是矣!”居行簡見他應允,一時彼此開懷,遂又說說笑笑,兩人酒到即飲。
正是: 愁來半盞真難咽,喜到千杯亦不辭。
卻是糊塗渾不解,暗藏啞謎費猜思。
兩人飲畢,居行簡吩咐家人到庵中去取行李。
又吩咐于書室偏房收拾卧榻,遂攜了許繡虎向花間散步。
原來這些延引款待,俱是與掌珠商議停當,以遊戲中試看許繡虎果是情真意切,好招為婿。
許繡虎哪裡曉得!到了傍晚,居行簡辭入内去,與夫人、小姐細細說知,道:“許生不但才學淵源,風流蘊藉,而一種态度安徐,不獨可愛,抑且可敬。
如今招緻來家,雖是收其放心,我恐終要奔馳。
他方才求我同訪,我不應承,竟有不欲生之意。
此等情切,叫我一時不能措詞,隻得慰他,且俟小兒回來商議訪尋,他才肯安心在此。
我今笑他,這個啞謎實是難猜,他還認定有人可訪。
若日後終無其人,豈不放心複萌?”夫人道:“何不說明就理,使我孩兒早遂于飛,也可免我心内懸懸也。
”居行簡道:“說明固好。
隻是向來孩兒,外人隻知是個公子,怎好一旦箫鼓鐘聲,明明嫁娶,甚有不便。
”掌珠聽了,笑說道:“他今既要與孩兒相見,孩兒不妨與他相見。
相見過,六轡在手,控馭自如。
又何愁奔逸之野馬也!”居行簡搖首道:“這怎麼使得?”掌珠小姐又笑道:“他當日與孩兒路遇是個男子,今日仍以男子相見,必無男女嫌疑。
即使時常接見,論文終日,又何礙于禮!若到後來,必須如此這般計較而行,有何不可?”居行筒聽了,哈哈大笑道:“孩兒靈心機巧,真可謂愈出愈奇,到也是一番佳話。
”遂又細細商議與許繡虎相見。
隻不知相見有何話說,可能識出些破綻否,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