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回 蓦地暗期雲破月來花弄影 突然見此春深雷震始知名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重換衣巾看俊才,佳句有言哉。
滿懷心腹,一腔幽思,暗逗相猜。
重來審視人知否?陡見兩眉開,似是似假,昏昏懵懂,忽忽疑猜。
調寄《眼兒媚》 話說素琴聽了小姐解明詩中之意,不覺生憐,遂力勸小姐早訂終身,無奈隻不肯應允。
最後小姐才說自有主意,素琴急急要問明是何主意。
小姐笑道:“妳何必性急,自來人孰無情,何況于我!若據妳這般主意,終屬下乘。
若由捷徑,便覺無味,怎顯得文人風雅所為?我今細想來,他既仗筆尖将情束縛于我,我豈不也将情束縛于他。
若束其身心,收其野性,焉有不拜倒河洲,愈作天姝之想乎!我明日與妳再換男裝,到那裡和他前韻,使他鹘突驚疑,那時再作區處。
”素琴聽了笑道:“小姐弄人遂至于此。
”說罷,兩人又笑說一番,将至四鼓方才安寝。
正是: 既是憐才憐貌美,如何做作恁千般 文機轉折方成妙,曲不悠揚不笑顔。
到了次日,小姐與素琴仍舊男裝,與夫人說知就裡。
又帶幾個家人,俱是與寺僧不認得,叫他們隻遠遠跟随。
自己同着素琴出門緩行慢走。
路上卻有人認得他是迎過的秀才,無不啧啧稱美。
小姐與素琴隻做不曾聽到的一般,竟一味搖搖擺擺踱進法界寺來。
雖有寺僧看見迎接,卻是個不識面的少年到此遊玩,又疑他是過客。
就是素琴來過,前是女裝,不曾十分看明。
今又男裝,哪裡看出真假。
故此迎接進來後,寺僧各自散開。
素琴引小姐走到影壁之前,将手指示小姐看了一遍,果是墨迹未久。
素琴取來筆墨硯來,放得端端正正将墨磨濃,小姐舉筆在二詩之後也題了二首,題完落款。
素琴遂收了筆硯,又同小姐閑步到來青閣裡,見也有人題詩在壁。
小姐近前一步看去,先見字迹與兩詩如出一手,遂讀去,不勝驚喜,贊美不絕。
正欲和韻,不期府尊入寺拜客,忙同素琴出寺而回。
卻說許繡虎不覺在庵中住有半年,每日高高興興出門,到晚回來,攢眉叫苦。
一日天雨不能出門,慧靜烹了一壺茶、幾碟果品,到他房中坐了,兩人吃了半晌,因說道:“相公到此多時,小僧因俗務煩擾,以緻不曾問得相公訪友之事,可曾訪着否?”許繡虎道:“若是訪着,倒不納悶了。
”慧靜道:“相公所訪的,必是個有來曆名望的,這還是易訪的事,為何訪了許久,尚無音耗?我小僧自幼在此,城裡城外這些鄉紳富室,也還略知一二,除非過客,小僧便不曉得了。
請問相公所訪的人,是何名姓,住在哪裡?”許繡虎道:“若是知他姓名,有何難訪?卻是松江府人,隻是尋他不着。
”慧靜笑道:“相公又說得好笑了。
今來尋訪的,不是與相公通家世誼,就是相公的新交舊識,怎不曉得他的姓名,到此混尋?況且松江一府三縣,地方也甚廣闊,知他在城裡城外,又知他在哪一縣中?尋這無名無姓的人,莫說尋了半年,就再尋他九年半,隻怕也尋不着哩。
不如且請回去問明了姓名,再來尋他不遲!”許繡虎道:“老師父不必性急。
莫說十年尋他不着,就再多幾年也不妨事,房金必不敢少。
我隻尋着了,才有日期進京。
”慧靜聽了,不覺大笑起來。
笑了半晌,說道:“小僧豈敢要相公回去。
隻是這件沒頭腦的事,恐怕枉費心機。
小僧想來,莫非相公少年遇了花街柳巷之人或什麼情種,今來要結情緣,卻又匆忙未曾問及姓名,故此特來混尋?”許繡虎笑道:“情緣情種,是我讀書人的事。
你出家人曉得什麼情種、情緣?”慧靜也笑道:“相公倒會取笑。
小僧雖是出家人,然具此是肉身軀,也是人生父母養的。
相公不想上至天地陰陽,下至昆蟲草木,莫不有情,何相欺之甚也?”許繡虎也笑道:“不是這等說。
老師父
滿懷心腹,一腔幽思,暗逗相猜。
重來審視人知否?陡見兩眉開,似是似假,昏昏懵懂,忽忽疑猜。
調寄《眼兒媚》 話說素琴聽了小姐解明詩中之意,不覺生憐,遂力勸小姐早訂終身,無奈隻不肯應允。
最後小姐才說自有主意,素琴急急要問明是何主意。
小姐笑道:“妳何必性急,自來人孰無情,何況于我!若據妳這般主意,終屬下乘。
若由捷徑,便覺無味,怎顯得文人風雅所為?我今細想來,他既仗筆尖将情束縛于我,我豈不也将情束縛于他。
若束其身心,收其野性,焉有不拜倒河洲,愈作天姝之想乎!我明日與妳再換男裝,到那裡和他前韻,使他鹘突驚疑,那時再作區處。
”素琴聽了笑道:“小姐弄人遂至于此。
”說罷,兩人又笑說一番,将至四鼓方才安寝。
正是: 既是憐才憐貌美,如何做作恁千般 文機轉折方成妙,曲不悠揚不笑顔。
到了次日,小姐與素琴仍舊男裝,與夫人說知就裡。
又帶幾個家人,俱是與寺僧不認得,叫他們隻遠遠跟随。
自己同着素琴出門緩行慢走。
路上卻有人認得他是迎過的秀才,無不啧啧稱美。
小姐與素琴隻做不曾聽到的一般,竟一味搖搖擺擺踱進法界寺來。
雖有寺僧看見迎接,卻是個不識面的少年到此遊玩,又疑他是過客。
就是素琴來過,前是女裝,不曾十分看明。
今又男裝,哪裡看出真假。
故此迎接進來後,寺僧各自散開。
素琴引小姐走到影壁之前,将手指示小姐看了一遍,果是墨迹未久。
素琴取來筆墨硯來,放得端端正正将墨磨濃,小姐舉筆在二詩之後也題了二首,題完落款。
素琴遂收了筆硯,又同小姐閑步到來青閣裡,見也有人題詩在壁。
小姐近前一步看去,先見字迹與兩詩如出一手,遂讀去,不勝驚喜,贊美不絕。
正欲和韻,不期府尊入寺拜客,忙同素琴出寺而回。
卻說許繡虎不覺在庵中住有半年,每日高高興興出門,到晚回來,攢眉叫苦。
一日天雨不能出門,慧靜烹了一壺茶、幾碟果品,到他房中坐了,兩人吃了半晌,因說道:“相公到此多時,小僧因俗務煩擾,以緻不曾問得相公訪友之事,可曾訪着否?”許繡虎道:“若是訪着,倒不納悶了。
”慧靜道:“相公所訪的,必是個有來曆名望的,這還是易訪的事,為何訪了許久,尚無音耗?我小僧自幼在此,城裡城外這些鄉紳富室,也還略知一二,除非過客,小僧便不曉得了。
請問相公所訪的人,是何名姓,住在哪裡?”許繡虎道:“若是知他姓名,有何難訪?卻是松江府人,隻是尋他不着。
”慧靜笑道:“相公又說得好笑了。
今來尋訪的,不是與相公通家世誼,就是相公的新交舊識,怎不曉得他的姓名,到此混尋?況且松江一府三縣,地方也甚廣闊,知他在城裡城外,又知他在哪一縣中?尋這無名無姓的人,莫說尋了半年,就再尋他九年半,隻怕也尋不着哩。
不如且請回去問明了姓名,再來尋他不遲!”許繡虎道:“老師父不必性急。
莫說十年尋他不着,就再多幾年也不妨事,房金必不敢少。
我隻尋着了,才有日期進京。
”慧靜聽了,不覺大笑起來。
笑了半晌,說道:“小僧豈敢要相公回去。
隻是這件沒頭腦的事,恐怕枉費心機。
小僧想來,莫非相公少年遇了花街柳巷之人或什麼情種,今來要結情緣,卻又匆忙未曾問及姓名,故此特來混尋?”許繡虎笑道:“情緣情種,是我讀書人的事。
你出家人曉得什麼情種、情緣?”慧靜也笑道:“相公倒會取笑。
小僧雖是出家人,然具此是肉身軀,也是人生父母養的。
相公不想上至天地陰陽,下至昆蟲草木,莫不有情,何相欺之甚也?”許繡虎也笑道:“不是這等說。
老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