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回 碧秋女雄武同逃

關燈


    碧秋高聲叫道:“守門的何在?”叫得一聲,那邊早有兩個軍士,一個拿梆子,一個拿鑼,飛奔前來問道:“什麼人在此?”碧秋道:“我且問你,今夜李公公巡城,可曾巡過麼?”門軍道:“方才過去的。

    ”碧秋道:“咱就是李公公着來的,有令牌在此。

    去傳你守門官來講話。

    ”門軍忙去請出守門千戶,與碧秋相見。

    碧秋道:“咱公公有兩位親戚,着咱家送出城門外,有令牌在此,快些開門。

    ”守門官道:“既是李公公親戚,為何日裡不走,夜裡才來叫門?”碧秋道:“你不曉得,昨聞千歲爺有旨:‘自明日起,一應男婦不許出城了。

    ’因此,咱公公知道這消息,連夜着咱送去。

    ”守門官道:“既是如此,李公公方才在此巡城,為何不見吩咐?” 碧秋道:“你這官兒好呆,巡城乃是公事,況有許多軍士随着,怎好把這話吩咐與你。

    也罷,休得狐疑,料想咱公公去還不遠,待我趕上去禀李公公說:守門官見了令牌也不肯開門,叫他親自回來,與你說說罷了。

    ”守門官慌忙道:“公公不須性急,小将職司其事,不得不細細盤诘,既說得明白,就開門便了。

    ”碧秋道:“既如此,快些開門,咱便将此令牌交付與你,明日到咱公公處投繳便了。

    ”守門官接了令牌,忙叫軍士開門,放碧秋與衛妪、明霞三人出城去了。

    門軍依舊鎖好城門。

     到了次日,守軍官拿了令牌到李豬兒投繳。

    走到衙門前,隻見許多軍民擁擠在街坊之上,大驚小怪。

    守門官不知為甚,閃在人叢裡探聽,隻見說昨夜李公公衙内撞死了葛明霞小姐,逃走了侍婢紅于,有隔壁衛妪與碧秋同走的,還有令牌一面,在衛妪身上藏着哩。

    守門官聽了,吓得目瞪口呆,心裡想着夜間之事跷溪,慌忙奔回,吩咐軍士切不要洩漏昨夜開門的事。

    就将令牌劈碎放在火裡燒了。

     這裡李豬兒忙去禀知安慶緒,親自來驗。

    看見死屍面上鮮血滿了,隻有身上一件鵝黃灑線衫兒,是昨夜小姐穿在身上的。

    所以,慶緒辨不出真假,隻道死的是真明霞,便把李豬兒大罵道:“我将葛明霞交付與你,你如何不用心伏侍,容他死了?狗奴才,這等可惡!”豬兒隻是叩頭求饒。

    慶緒道:“且着你把她盛殓了,你的死在後邊。

    ”說罷,氣憤憤的上馬,衆兵簇擁回去了。

    豬兒着人買一口棺木盛殓,擡到東城葬了,給她立了一個小小石碑,立在墳前上,刻着“葛明霞小姐之墓”七字為記。

    豬兒安排完了,暗想:“安慶緒那厮恨我不過,我若久在此間,必然被他殺害,不如離了這裡罷。

    ”計較定當,取些金珠放在身上,匹馬出城,趕到安祿山營中随征去了不題。

     卻說衛摳與明霞、碧秋三人賺出城來,慌慌忙忙望南而走,到一個靜僻林子裡,碧秋将衣帽脫下來,撇在林中,三人又行了幾裡,尋個飯店暫歇,買了面來做了些餅子,放在身邊。

    一路裡行到哪地方,都被軍馬踐踏,城池俱已降賊。

    三人怕有盤诘,隻得打從别路,擔饑受渴,晝休夜行。

    但見: 人民逃竄,男婦慌張。

    人民逃竄,亂紛紛覓弟尋見;男婦慌張,哭啼啼抱兒挈女。

    村中并無雞犬之聲,路上惟有馬蹄之迹。

    夜月凄清,幾點青磷照野。

    夕陽慘淡,堆白骨填途。

    砂石飛卷邊城,隐隐起狼煙。

    臭氣熏蒸河畔,累累積馬糞。

    正是甯為太平犬,果然莫作亂離人。

     三人在路行了許多日子,看看來到睢陽界,隻當道有一座石碑坊上有“嘯虎道”三字。

    衛妪道:“好了!我聞得人說到了嘯虎道,睢陽就不遠了。

    ”說話之間,走上大路來,見兩旁盡是長林豐草。

    遠遠有鼓角之聲,旌旗之影。

     三人正在疑思,忽見前邊三四匹流星馬飛跑而來,三人忙向草中潛躲,偷眼看見流星馬上,坐着彪形大漢,腰插令旗,手持弓箭,一騎一騎的路過去了。

    到第四匹馬跑到草中,忽然驚起一隻野雞,向馬前沖過,把那馬吓得立跳,撞下路旁來。

    馬上的人早已看見了明霞等三人,便跳下馬來,向前擒捉。

    不知如何脫身,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