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回 嘯虎道給引贈金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情凄切,斜陽古道添悲咽。
添悲咽,魂消帆影,夢旁車轍。
秦關漢塞雲千疊,奔馳不慣香肌怯。
香肌怯,幾番風雨,幾番星月。
——右調《憶秦娥》 話說葛明霞、衛碧秋随着衛妪行到嘯虎道上,忽遇遊兵巡哨前來。
你道那遊兵是何處來的,原來是睢陽右瞟騎将軍雷萬春與南霁雲協助張巡、許遠鎮守睢陽。
那賊将尹子奇、史思明領着兵馬前來攻打,已到半個月了。
隻因葛明霞等三人弓鞋足小,又且不識路徑,故此到得這裡時,賊兵與官軍已經交戰數次,擋不過南、雷二将骁勇絕倫。
尹、史二賊之将,不敢近城,在百裡外安了營。
城内張、許二公因糧草不敷,一面遣南霁雲往鄰邦借糧,一面遣雷萬春擋住要路。
這嘯虎道乃是睢陽門戶,因此雷将軍将兵馬屯于此處,晝夜撥遊騎,四處巡哨探聽軍機,搜拿奸細。
是日遊騎,見明霞等三人伏在草中,便喝問道:“你那三個婦人,是從哪裡來的?”衛妪慌了,忙答應道:“可憐我們是範陽來的逃難人。
”那遊騎道:“範陽來的,是反賊那邊的人了?俺爺正要拿哩。
”便跳下馬來,将一條索子把三人一條兒縛了。
不上馬,牽着索兒便走。
吓得明霞、碧秋号啕大哭。
衛妪也驚得呆了,隻得由他牽着到一個營門口。
隻見三、四個軍士拿着梆鈴在營門上。
見遊騎牽着三個婦人來,便道:“你這人,想是活得不耐煩了麼!老爺将令,淫人婦人者斬,擄人婦女者剝皮。
你如何牽着三個來,你身上的皮還想留麼?”遊騎道:“哥們不曉得,那三個是奸細,故此帶來見爺。
煩哥哥通報。
”軍士道:“既是奸細,待我與你通報。
”說罷,走到轅門邊,禀了把轅門守備。
守備道:“吩咐小心帶着,待我報入軍中去。
”說着進内去了。
衛妪偷眼看那營寨,十分齊整,四面布滿鹿角鐵蒺,裡邊帳房密密,戈戟叢叢,旌旗不亂,人馬無聲。
遙望中軍,一面大黃旗随風飄揚。
上繡着:“保民讨賊”四個大金字。
轅門上肅靜威嚴,凜然可畏。
不多時,隻聽得裡邊嗚嗚的吹起一聲海螺。
四下裡,齊聲呐喊,放起三個轟天大炮,鼓角齊嗚,轅門大開。
雷萬春升帳,傳出令來。
吩咐哨官出去,将遊騎所拿奸細查點明白,綁解帳前發落。
哨官領命到轅門上問道:“遊騎拿的奸細在那裡?”遊騎禀道:“就是這三個婦人。
”哨官道:“你在何處拿的?”遊騎道:“她假伏在路旁草叢中,被小的看見擒獲的。
”哨官道:“原獲隻有這三名,不曾放走過别人麼?”遊騎道:“隻這三個,并無别人。
”“既如此,快些綁了,随我解進去。
”軍士答應,一齊向前動手。
哨官又喝道:“将軍向來有令,婦女不須洗剝,就是和衣綁縛了罷。
” 軍士遵令,把明霞等三個一齊綁了,推進轅門。
隻見兩邊是馬軍,銅盔鐵甲,彎弓搭箭,一字兒排開;第二層,通是團牌校刀手;第三層,通是狼牙長槍手;第四層,通是烏铳鋼叉手。
人人勇猛,個個威風。
及至第五層,方是中軍帳前,旁邊立着的十對紅衣雉尾的刀斧手。
又有許多穿字背心的軍卒,盡執着标槍畫戟,号帶牙旗。
帳下,齊齊正正的旗牌、巡綽将佐分班伺候,遊騎帶三人跪下,哨官上前禀道:“遊騎拿的奸細到了。
” 萬春見是三個女人,并無男子,便喚遊騎問道:“這一行通是婦女,你如何知道她是奸細?”遊騎道:“據他說是範陽來的,故此小的拿住。
”萬春道:“與我喚上來問她。
”哨官将三人推上前跪下,萬春問道:“你這三個婦女,既是範陽人,到此有何勾當?”衛妪道:“小婦人是個寡婦。
夫家姓衛,因此,人都喚做衛妪。
這一個是我女兒,名喚碧秋。
那一個叫葛明霞。
因安祿山反叛,逃難到此,望将軍超豁。
” 萬春聽到葛明霞三字,心裡想道:“葛明霞三字好生熟的,在哪裡聽見,怎麼一時想不起。
”又思想了一會,忽然想着,暗道:“是了,隻不知可是他。
”便問明霞道:“你是何等人家?為何孑身同她母子逃難。
”明霞兩淚交流,說道:“奈葛明霞非是下賤之人。
我乃長安人氏。
添悲咽,魂消帆影,夢旁車轍。
秦關漢塞雲千疊,奔馳不慣香肌怯。
香肌怯,幾番風雨,幾番星月。
——右調《憶秦娥》 話說葛明霞、衛碧秋随着衛妪行到嘯虎道上,忽遇遊兵巡哨前來。
你道那遊兵是何處來的,原來是睢陽右瞟騎将軍雷萬春與南霁雲協助張巡、許遠鎮守睢陽。
那賊将尹子奇、史思明領着兵馬前來攻打,已到半個月了。
隻因葛明霞等三人弓鞋足小,又且不識路徑,故此到得這裡時,賊兵與官軍已經交戰數次,擋不過南、雷二将骁勇絕倫。
尹、史二賊之将,不敢近城,在百裡外安了營。
城内張、許二公因糧草不敷,一面遣南霁雲往鄰邦借糧,一面遣雷萬春擋住要路。
這嘯虎道乃是睢陽門戶,因此雷将軍将兵馬屯于此處,晝夜撥遊騎,四處巡哨探聽軍機,搜拿奸細。
是日遊騎,見明霞等三人伏在草中,便喝問道:“你那三個婦人,是從哪裡來的?”衛妪慌了,忙答應道:“可憐我們是範陽來的逃難人。
”那遊騎道:“範陽來的,是反賊那邊的人了?俺爺正要拿哩。
”便跳下馬來,将一條索子把三人一條兒縛了。
不上馬,牽着索兒便走。
吓得明霞、碧秋号啕大哭。
衛妪也驚得呆了,隻得由他牽着到一個營門口。
隻見三、四個軍士拿着梆鈴在營門上。
見遊騎牽着三個婦人來,便道:“你這人,想是活得不耐煩了麼!老爺将令,淫人婦人者斬,擄人婦女者剝皮。
你如何牽着三個來,你身上的皮還想留麼?”遊騎道:“哥們不曉得,那三個是奸細,故此帶來見爺。
煩哥哥通報。
”軍士道:“既是奸細,待我與你通報。
”說罷,走到轅門邊,禀了把轅門守備。
守備道:“吩咐小心帶着,待我報入軍中去。
”說着進内去了。
衛妪偷眼看那營寨,十分齊整,四面布滿鹿角鐵蒺,裡邊帳房密密,戈戟叢叢,旌旗不亂,人馬無聲。
遙望中軍,一面大黃旗随風飄揚。
上繡着:“保民讨賊”四個大金字。
轅門上肅靜威嚴,凜然可畏。
不多時,隻聽得裡邊嗚嗚的吹起一聲海螺。
四下裡,齊聲呐喊,放起三個轟天大炮,鼓角齊嗚,轅門大開。
雷萬春升帳,傳出令來。
吩咐哨官出去,将遊騎所拿奸細查點明白,綁解帳前發落。
哨官領命到轅門上問道:“遊騎拿的奸細在那裡?”遊騎禀道:“就是這三個婦人。
”哨官道:“你在何處拿的?”遊騎道:“她假伏在路旁草叢中,被小的看見擒獲的。
”哨官道:“原獲隻有這三名,不曾放走過别人麼?”遊騎道:“隻這三個,并無别人。
”“既如此,快些綁了,随我解進去。
”軍士答應,一齊向前動手。
哨官又喝道:“将軍向來有令,婦女不須洗剝,就是和衣綁縛了罷。
” 軍士遵令,把明霞等三個一齊綁了,推進轅門。
隻見兩邊是馬軍,銅盔鐵甲,彎弓搭箭,一字兒排開;第二層,通是團牌校刀手;第三層,通是狼牙長槍手;第四層,通是烏铳鋼叉手。
人人勇猛,個個威風。
及至第五層,方是中軍帳前,旁邊立着的十對紅衣雉尾的刀斧手。
又有許多穿字背心的軍卒,盡執着标槍畫戟,号帶牙旗。
帳下,齊齊正正的旗牌、巡綽将佐分班伺候,遊騎帶三人跪下,哨官上前禀道:“遊騎拿的奸細到了。
” 萬春見是三個女人,并無男子,便喚遊騎問道:“這一行通是婦女,你如何知道她是奸細?”遊騎道:“據他說是範陽來的,故此小的拿住。
”萬春道:“與我喚上來問她。
”哨官将三人推上前跪下,萬春問道:“你這三個婦女,既是範陽人,到此有何勾當?”衛妪道:“小婦人是個寡婦。
夫家姓衛,因此,人都喚做衛妪。
這一個是我女兒,名喚碧秋。
那一個叫葛明霞。
因安祿山反叛,逃難到此,望将軍超豁。
” 萬春聽到葛明霞三字,心裡想道:“葛明霞三字好生熟的,在哪裡聽見,怎麼一時想不起。
”又思想了一會,忽然想着,暗道:“是了,隻不知可是他。
”便問明霞道:“你是何等人家?為何孑身同她母子逃難。
”明霞兩淚交流,說道:“奈葛明霞非是下賤之人。
我乃長安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