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回 瓊林宴遍覓狀元郎

關燈
自己主人,正要喊出來。

    卻見那軍牢要打,便忙叫道:“呵呀!不要打!”所以與景期那一聲,不約而同的相應。

     蒼頭見了景期,便亂喊道:“我家主人相公,新中狀元老爺在此了!”那些人聽見,一齊來團團圍住,吓得那扯胸的連忙放手,執棍的跪下磕頭。

    那内官也跳下馬來。

    這邊陳元禮也下馬趨來,齊向景期施禮,說道:“不知是殿元公台駕,都各有罪了。

    ”景期欠身道:“不敢。

    請問二位尊姓?”陳元禮道:“此位就是司禮監高公公,是奉聖旨尋狀元的。

    ”高力士道:“此位就是羽林陳将軍。

    也是尋覓狀元的。

    且喜如今尋着了,但不知殿元公今日卻在何處,遍訪不見?乞道其詳。

    ” 景期就依着虢國夫人教的鬼話兒答道:“前日遇一個方外異人,邀到終南山訪道。

    行至中途,他又道我塵緣未斷,洪福方殷,令我轉來。

    方才進城,忽聞聖恩擢取,慌忙匍匐而來。

    不期公公與将軍如此勞神,學生實負罪深重,還祈公公在聖上面前方便。

    ”高力士道:“這個何須說得,快牽馬來與狀元騎了,咱們兩個送至瓊林宴上,然後複旨便了。

    ”說罷,左右就牽過馬來,原來高力士與陳元禮俱備有空馬随着,原是防尋着了狀元就要騎的。

    故此說得一聲,馬就牽到了。

    三人齊上了馬,衆軍吆喝而行。

     來到瓊林宴上,隻見點起滿堂燈燭,照耀如同白日。

    衆人聽見狀元到了,一聲吹打,兩邊官妓各役,一字兒跪着。

    陪宴官與諸進士都降階迎接上堂。

    早有伺候官捧着紗帽紅袍,皂靴銀帶,與景期穿戴。

    望阙謝恩過了,然後與各官見禮。

    高力士與陳元禮自别了景期與諸進士,同去複旨。

    這裡宴上奏樂定席,景期巍然上坐。

    見官妓二人,拿着兩朵金花,走到面前叩了一頭,起來将花與景期戴了,以下一齊簪花已畢,衆官把盞。

    說不盡瓊林宴上的豪華氣概。

    但見: 香煙袅翠,燭影搖紅。

    香煙袅翠,籠罩着錦帳重重;燭影搖紅,照耀的宮花簇簇。

    紫檀幾上,列着海錯山珍;白玉杯中,泛着醒醍醐酃酃。

    戲傀儡、跳魁星、舞獅蠻、耍鮑老,來來往往,幾番上下趨跄;撥琵琶、吹笙管、撾花鼓、擊金铙,細細粗粗,一派聲音嘹亮。

    掌禮是鴻胪鳴贊,監廚有老祿專司。

    堂上回旋,無非是蛾眉螓首,妙舞清歌,妖妖娆娆的教坊妓女;階前伺候,盡是些虎體猿腰,揚威耀武,兇兇狠狠的禁衛官軍。

     正是錦衣照着君恩重,瓊宴新開禦馔鮮。

     少頃散席,各官上馬歸去。

    惟有狀元、榜眼、探花三個,欽賜遊街。

    景期坐在紫金鞍上,三把傘下。

    馬前一對金瓜,前面通是彩旗,與那绛紗燈。

    一隊一隊的間着走,粗樂在前,細樂在後,鬧嚷嚷打從禦街遊過。

    那看的人山人海,都道好個新奇狀元,我們京中人出娘肚皮從沒有吃過夜飯,方才看迎狀元的。

    那景期遊過幾條花街柳巷,就吩咐回寓。

    衆役各散。

     次日五更,景陽鐘動,起身入朝。

    在朝房中與李林甫、楊國忠、賀知章等一班兒相見了。

    待殿上靜鐘三下,明皇升殿,景期随着衆官排班行禮,山呼謝恩。

    殿上傳下旨意,宣新狀元鐘景期上殿。

    鴻胪引鐘景期出班升階,昭儀卷簾,鐘景期上殿俯伏在地,戰戰兢兢,奏道:“微臣鐘景期見駕,願吾皇萬歲!” 明皇開言道:“昨日高力士複旨,言卿訪道終南,以緻久虛瓊宴。

    幸卿無恙,深慰朕心。

    ”景期叩頭道:“臣該萬死!”明皇道:“卿有何罪?昨宵朕幸花萼樓飲宴,望見禦街燈火輝煌。

    問知乃是卿等遊街。

    朕想若非卿一日盤桓,安能有此勝景!朕今除卿為翰林丞旨,卿其供職無怠!”景期叩頭謝恩下殿,明皇退朝不題。

     看官,聽說:“想你我百姓人家裡酒席,邀客人不來,心裡也要焦躁,那裡有個皇恩賜宴的大典,等閑一個新進的小臣,敢丢着一日,累衆官尋來尋去,直到晚間方來赴宴,豈不是犯了違旨的律?此時面君,沒一個不替他擔憂。

    誰想皇上不惟不加罪遣,反賜褒獎。

    這是什麼緣故?原來是虢國夫人怕根究隐匿狀元的情弊,未免涉及自己,故連夜着人叮囑了楊貴妃、高力士、楊國忠等,内外維持。

    哄得明皇免問,因此景期面君這般太平。

    有兩句俗語道得好: 囊中有錢方沽酒,朝裡無人莫做官。

     景期出了朝門,便吩咐長班備下該用的禀揭名帖,去各處拜客。

    先拜了楊李二太師,并幾個顯耀的大臣,然後到錦裡坊來拜虢國夫人與葛禦史。

    到虢國夫人門首下馬,門上人接了揭回道:“夫人不在府中,今早晨聖上宣召入宮未回,留下揭兒罷。

    ”鐘景期道:“相煩多多拜上,說另日還要面谒。

    ”門上人道聲曉得,景期上馬,就吩咐到葛禦史家去。

    從人們應了,排導前行。

     景期暗想道:“論起葛禦史來,我也不須今日去拜他。

    隻為明霞小姐的緣故,所以要早緻殷勤。

    後日可央媒說合,我今日相見時,須先把些話兒打動他一番。

    ”心裡想着,那從人們到馬前禀道:“已到葛禦史門首了。

    ”景期下得馬來,擡頭一看,但見獅子苔封,獸環塵閉,隻聞鳥雀聲喧,惟有蜘蛛成網,靜悄悄絕無一人。

    一把大鎖鎖在門上,兩張封條一橫一豎的貼着。

    那從人們去尋個接帖的也沒有。

    景期看這光景,一時委決不下。

    畢竟葛禦史門首為何這般冷落,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