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卷 二三、陰骘兩榜
關燈
小
中
大
因憶昨夢,以錢百文買得,果有抄本書二。
閱之,似所謂時文者。
書末一卷,皆五言律詩。
默念:“夢果應,宜先錄遺,不如反棹歸杭。
”忽又自哂曰:“世間安有不讀書人而能中舉者?勿受揶揄〖揶揄,音耶俞。
(後漢王霸傳)市人皆大笑,舉手揶揄之。
(按)揶揄,猶言戲弄也。
〗,且鄉試二三場須經文策論,此二本中未必皆有,安能終場?”遂決意俟風息前行。
念甫定,忽覺體倦,坐而假寐〖(詩經)假寐永歎。
(注)不脫衣冠而寐,曰假寐。
〗,夢兩書生複至,曰:“君何多疑?若患不能作經文策論,驿西舊貨店有書兩束。
東首第一本即經文,西首第三四本即策。
今年題皆備,即錄遺策亦具,速往購歸,無自誤也!”少者以手拍其肩曰:“君勿自誤。
明年會試題,皆在此中矣!”及醒,益異之。
因如其言至驿西,果得所謂經策者。
買之歸,心益狐疑不決。
時七月初旬,暑氣方盛,不能成寐。
閱所買書,得棘闱果報錄一卷〖棘闱,注詳前周雲岫篇。
〗,中有言交白卷而中舉者,心頗動,曰:“我果如夢中言,得毋類是。
”然卒不敢信。
倦極始睡,睡則兩書生又至,且怵之曰〖怵,音尺;又音黜,猶恐也。
〗:“君若不見信,當請君父至。
”語未竟,果見其父至。
上舍迎谒,父怒之以目曰:“冥間極重科名,我方恨生前不教爾讀書;今仗伊喬梓力〖(說苑)喬木高而仰,梓木卑而俯。
商子曰:喬者父道,梓者子道也。
(按)世稱父子為喬梓,本此。
〗,蒙帝畀爾科名。
現成舉人進士不作,不肖子欲何為耶?”生懼而應曰:“兒即刻回杭州,不敢再作他想。
”父曰:“如此方是。
”因指老者曰:“此若妹之翁,少者,則其夫也。
”上舍始悟,複欲有言,父複曰:“好為之,使而父得封诰,為泉壤光〖泉壤,猶言地下也。
〗。
”以手推之而醒。
天明,乃命舟子改道歸杭,覓寓湖上。
托門鬥為之起文。
不數日錄遺,攜所得文字入,題果皆在。
繕寫而出,竟獲高取。
及試三場,題皆備。
場事既畢,仍留寓以俟榜發。
果捷,領宴而歸。
及至家,其妻方與報子〖,胡貢切,音烘,去聲,猶鬧也。
〗,謂:“我家男子在蘇司典總,安得到杭鄉試?何來拐子,欲誘人财物?“報者大嘩曰:“親見汝家新貴,在至公堂簪花領宴。
今作此語,欲賴報錢耶?”正喧攘間,上舍忽入。
報者見之,曰:“此非新貴人耶?”張氏見之,曰:“君何忽回來?”徐笑曰:“且開發報子去,再以語汝。
”遂出金重犒報人。
入拜母,一家團聚。
生曆述所以應試中舉之故。
複向妹備言老少二生面貌,妹泣曰:“果翁若夫也。
”張氏複告曰:“君知天道之近否?”徐問何事,妹曰:“獸叔瞰兄行後〖瞰,苦濫切,音堪,去聲,視也。
〗,即以宗祀為詞,登門索子女,屢次鬧。
一日夫婦偕來,尚未入門,忽雷電交作,提至市心,相對跪于地,身如黑炭而死。
”徐亦歎異,曰:“然則房屋如何?”皆對曰:“不知。
”次日往谒縣令,備述妹之節烈,及為其叔略賣事,而求為之清理家産。
令許之。
時尚遺田數十畝及住屋,為族人所踞,皆理歸之。
次年複入都會試,竟聯捷,出為知縣。
而張連舉丈夫子五人〖(家語)商瞿年四十無子,孔子曰:勿憂,後當生五丈夫子。
〗,皆登科第。
其甥後亦弱冠,聯捷成進士。
兩家結姻不絕,至今為山陰望族。
坐花主人曰:“以不知文藝之人,而欲角試棘闱,題名蕊榜,是誠理所必無矣。
而竟為事所或有,豈非能度外為善者,乃能意外獲報哉?若夫賢妻不妒,終獲麟兒〖(杜甫詩)天上麒麟兒。
〗,節母全貞,亦叨鳳诰。
禽心獸行之夫婦,卒至同遭雷殛,對死通衢〖通衢,大道也。
〗,彰善瘅惡〖瘅,音旦,句出(書經畢命篇)。
(按)彰瘅,猶賞罰之謂。
〗,理固宜之。
然而完嗣卻金之老僧,迥乎尚矣〖迥,遠也。
〗!”
閱之,似所謂時文者。
書末一卷,皆五言律詩。
默念:“夢果應,宜先錄遺,不如反棹歸杭。
”忽又自哂曰:“世間安有不讀書人而能中舉者?勿受揶揄〖揶揄,音耶俞。
(後漢王霸傳)市人皆大笑,舉手揶揄之。
(按)揶揄,猶言戲弄也。
〗,且鄉試二三場須經文策論,此二本中未必皆有,安能終場?”遂決意俟風息前行。
念甫定,忽覺體倦,坐而假寐〖(詩經)假寐永歎。
(注)不脫衣冠而寐,曰假寐。
〗,夢兩書生複至,曰:“君何多疑?若患不能作經文策論,驿西舊貨店有書兩束。
東首第一本即經文,西首第三四本即策。
今年題皆備,即錄遺策亦具,速往購歸,無自誤也!”少者以手拍其肩曰:“君勿自誤。
明年會試題,皆在此中矣!”及醒,益異之。
因如其言至驿西,果得所謂經策者。
買之歸,心益狐疑不決。
時七月初旬,暑氣方盛,不能成寐。
閱所買書,得棘闱果報錄一卷〖棘闱,注詳前周雲岫篇。
〗,中有言交白卷而中舉者,心頗動,曰:“我果如夢中言,得毋類是。
”然卒不敢信。
倦極始睡,睡則兩書生又至,且怵之曰〖怵,音尺;又音黜,猶恐也。
〗:“君若不見信,當請君父至。
”語未竟,果見其父至。
上舍迎谒,父怒之以目曰:“冥間極重科名,我方恨生前不教爾讀書;今仗伊喬梓力〖(說苑)喬木高而仰,梓木卑而俯。
商子曰:喬者父道,梓者子道也。
(按)世稱父子為喬梓,本此。
〗,蒙帝畀爾科名。
現成舉人進士不作,不肖子欲何為耶?”生懼而應曰:“兒即刻回杭州,不敢再作他想。
”父曰:“如此方是。
”因指老者曰:“此若妹之翁,少者,則其夫也。
”上舍始悟,複欲有言,父複曰:“好為之,使而父得封诰,為泉壤光〖泉壤,猶言地下也。
〗。
”以手推之而醒。
天明,乃命舟子改道歸杭,覓寓湖上。
托門鬥為之起文。
不數日錄遺,攜所得文字入,題果皆在。
繕寫而出,竟獲高取。
及試三場,題皆備。
場事既畢,仍留寓以俟榜發。
果捷,領宴而歸。
及至家,其妻方與報子〖,胡貢切,音烘,去聲,猶鬧也。
〗,謂:“我家男子在蘇司典總,安得到杭鄉試?何來拐子,欲誘人财物?“報者大嘩曰:“親見汝家新貴,在至公堂簪花領宴。
今作此語,欲賴報錢耶?”正喧攘間,上舍忽入。
報者見之,曰:“此非新貴人耶?”張氏見之,曰:“君何忽回來?”徐笑曰:“且開發報子去,再以語汝。
”遂出金重犒報人。
入拜母,一家團聚。
生曆述所以應試中舉之故。
複向妹備言老少二生面貌,妹泣曰:“果翁若夫也。
”張氏複告曰:“君知天道之近否?”徐問何事,妹曰:“獸叔瞰兄行後〖瞰,苦濫切,音堪,去聲,視也。
〗,即以宗祀為詞,登門索子女,屢次鬧。
一日夫婦偕來,尚未入門,忽雷電交作,提至市心,相對跪于地,身如黑炭而死。
”徐亦歎異,曰:“然則房屋如何?”皆對曰:“不知。
”次日往谒縣令,備述妹之節烈,及為其叔略賣事,而求為之清理家産。
令許之。
時尚遺田數十畝及住屋,為族人所踞,皆理歸之。
次年複入都會試,竟聯捷,出為知縣。
而張連舉丈夫子五人〖(家語)商瞿年四十無子,孔子曰:勿憂,後當生五丈夫子。
〗,皆登科第。
其甥後亦弱冠,聯捷成進士。
兩家結姻不絕,至今為山陰望族。
坐花主人曰:“以不知文藝之人,而欲角試棘闱,題名蕊榜,是誠理所必無矣。
而竟為事所或有,豈非能度外為善者,乃能意外獲報哉?若夫賢妻不妒,終獲麟兒〖(杜甫詩)天上麒麟兒。
〗,節母全貞,亦叨鳳诰。
禽心獸行之夫婦,卒至同遭雷殛,對死通衢〖通衢,大道也。
〗,彰善瘅惡〖瘅,音旦,句出(書經畢命篇)。
(按)彰瘅,猶賞罰之謂。
〗,理固宜之。
然而完嗣卻金之老僧,迥乎尚矣〖迥,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