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卷 三、十金易命
關燈
小
中
大
有屋數楹,迫視之〖迫,猶近也。
〗,頹扉敗壁〖頹,徒回切,音遂,平聲,猶壞也,扉,音非,門也。
〗,知為枯廟,不得已栖庑下以待旦〖庑,音武,廊也。
〗。
默念曠夜無人,倘遇狐鬼來攫〖攫,音居,撲取也。
〗,得無即我死所乎?然奔馳既倦,坐定即睡去。
朦胧中〖朦胧,音蒙龍,睡将熟不分明貌。
〗,聞呵道聲出視,見殿上炳耀光明〖猶言燈燭明亮。
〗,兩旁侍從森立〖森立,排立貌。
〗,中有王者據案坐,隐約辨為關帝。
忽聞帝君言曰:“今日江津有一救五命者〖江津,猶言江邊。
〗,宜察其人,予之福報。
”即有紫衣吏持牍啟曰〖牍,文卷,啟,開也。
〗:“頃已據土神申報,系某邑士子某。
”帝君命檢祿籍,并查秋榜有名否,複有繡衣吏持一冊上曰。
“某祿命俱絕,應今夕子時于本廟為牆壓斃。
”帝君曰:“似此何以勸善,是宜改注祿籍,昨準桂宮知會〖桂宮,文昌宮也。
〗,本科江南解元,以淫污室女除名,其即以某補之。
”複有人言:“某金系王生所贈,輕财尚義,使某得成善果,因流溯源,王生亦宜見錄。
”帝曰善,命檢籍,王生當中下科五十三名,繡衣吏前請曰:“本科五十三名某生,以口過應罰停一科,更易之人,桂宮尚未定,請即以王生易之。
”帝君曰可。
正傾聽間,忽耳畔疾呼曰出出,大驚而醒,身仍蹲踞庑下〖蹲踞,音敦具,似坐非坐貌。
〗。
四顧黑暗,一無所睹,但聞牆上泥簌簌墜地〖簌,音速,黃山谷詩,解時聞聲簌簌,(按)簌簌,今作泥落聲解。
〗,踉跄而起〖踉跄,音量嗆,急遽貌。
〗。
甫趨出,牆遽倒,正壓所坐處,遂屹立待旦〖屹,音易,(宋史施師點傳)屹立不少動,(按)屹立,猶言直立也。
〗。
及天明,升殿瞻仰,果關帝廟,肅拜而出,覓路回船,默思神言如是,當必有驗。
因謀諸榜人〖(禮記月令朱注)榜人,船長也。
〗,仍返金陵。
順風揚帆,逾時即達。
及到寓,衆皆異之。
先達但言風阻不能行,因念五日之期已過,故複來此。
衆曰:“五日中究有難星否?”先達托詞曰:“事亦有因,昨偶至江幹閑眺,去舟稍遠,及歸時已黃昏,蘆葦叢雜〖叢,音從,叢雜,茂盛而枝葉雜出貌。
〗,傾跌者再,幾堕入江,幸舟子持燈來覓始得歸,然袖中銀包,已化作青蚨飛去矣〖蚨,音扶,(搜神記)青蚨蟲如蟬,殺其母子取血,各塗八十一錢,先後用之,皆能飛歸,(按)今引此,作銀已脫落解。
〗!”王生笑曰:“大難不死,必有大福,江幹錯步,殆秀才中式之兆乎!”因為置酒稱賀,次日同寓者皆言今已七日而君無恙,曷往诮相者之謬〖诮,音解見前篇,謬,音昧,妄言也。
〗。
先達意不欲,衆強之往,至則相者坐如市,排衆而入,使先達面相者而立,相者方劇談間〖劇,音具,(漢書楊雄傳)口吃不能劇談,(按)劇談,暢談也。
〗,舉目見先達,訝曰:“君非吾向者言五日當死者耶?”衆同應曰:“然,今七日矣奈何?”相者曰:“今不死矣,數日不見,骨相大異,氣色亦頓佳,君必有非常善舉救人數命,故能挽回造化。
”先達笑曰:“先生何言之謬也,餘貧困若此,何能救人?”相者曰:“君毋欺我,向者我固言非大陰德不能回天,今滿面陰骘,今科必掄元,明年聯捷入詞館,官登一品,壽增八旬矣。
”又笑曰:“事非偶然,半月前相一秀才,明堂光彩殊常〖(相經)兩眉之間曰明堂。
〗,決為今科解首,昨複造之,則額有懸針〖(相經)懸針,破敗紋也。
〗,光采頓隐,是必有大隐慝,削除祿籍,不意君當代之。
”又指王生曰:“君面亦有陰骘,當與此君同捷矣。
”王生笑曰:“吾友吾弗知,至吾則何善之為?”相者曰:“惟無所為而為,故謂陰骘。
”衆群起诮其遁詞〖((孟子)遁辭知其所窮,(注)遁,逃避也。
〗,先達笑曰:“妄言妄聽〖(莊子)吾為汝妄言之,汝以妄聽之。
〗,諸君何用洶洶〖洶,音兄,(楊雄羽獵賦)洶洶,旭旭,(按)洶洶,鬧聲也。
〗?不如歸休。
”及歸,先達密為王生曰:“彼固神相也!其言不妄,兄應中五十三名。
”王先于先達之反也,見其神采煥發,心固異之,及聞相者言,亦疑其以己所贈金濟人,而托詞失去,因細詢始末,先達具以語之,且曰:“非兄贈我十金,有目睹其死而已,今日得叨神佑,皆兄之惠也。
”王生詫曰:“兄乃有此大量,果如是我方應感兄,然彼相者何其神也!”是科先達果發解,王生亦捷,次年同入詞館。
坐花主人曰:“餘執友蔣丈一亭〖(曲禮注)執友,同師之友,其執志同,故曰執友。
〗。
為餘述之而歎曰,人每謂窮通壽夭惟命所系。
而豈知造物之報施〖造物,詳注前篇〗,全視人之自取乎。
夫十金之微,而神必溯本窮源,予以福報,卒之宣淫者,雖桂宮中選,而旋見削除,為善者雖鬼錄将登〖錄,音路,冊籍也,(吳志孫策傳注)策曰,此子已在鬼錄,(按)鬼錄将登,猶言将死也。
〗,而遽增祿壽,轉窮通于俄頃,移壽夭于須臾〖臾,音俞,須臾,不多時也。
〗;而輕财尚義之友,亦蒙好施之報,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二句,出太上感應篇。
〗。
於此益信,可不勉哉,可不戒哉。
”
〗,頹扉敗壁〖頹,徒回切,音遂,平聲,猶壞也,扉,音非,門也。
〗,知為枯廟,不得已栖庑下以待旦〖庑,音武,廊也。
〗。
默念曠夜無人,倘遇狐鬼來攫〖攫,音居,撲取也。
〗,得無即我死所乎?然奔馳既倦,坐定即睡去。
朦胧中〖朦胧,音蒙龍,睡将熟不分明貌。
〗,聞呵道聲出視,見殿上炳耀光明〖猶言燈燭明亮。
〗,兩旁侍從森立〖森立,排立貌。
〗,中有王者據案坐,隐約辨為關帝。
忽聞帝君言曰:“今日江津有一救五命者〖江津,猶言江邊。
〗,宜察其人,予之福報。
”即有紫衣吏持牍啟曰〖牍,文卷,啟,開也。
〗:“頃已據土神申報,系某邑士子某。
”帝君命檢祿籍,并查秋榜有名否,複有繡衣吏持一冊上曰。
“某祿命俱絕,應今夕子時于本廟為牆壓斃。
”帝君曰:“似此何以勸善,是宜改注祿籍,昨準桂宮知會〖桂宮,文昌宮也。
〗,本科江南解元,以淫污室女除名,其即以某補之。
”複有人言:“某金系王生所贈,輕财尚義,使某得成善果,因流溯源,王生亦宜見錄。
”帝曰善,命檢籍,王生當中下科五十三名,繡衣吏前請曰:“本科五十三名某生,以口過應罰停一科,更易之人,桂宮尚未定,請即以王生易之。
”帝君曰可。
正傾聽間,忽耳畔疾呼曰出出,大驚而醒,身仍蹲踞庑下〖蹲踞,音敦具,似坐非坐貌。
〗。
四顧黑暗,一無所睹,但聞牆上泥簌簌墜地〖簌,音速,黃山谷詩,解時聞聲簌簌,(按)簌簌,今作泥落聲解。
〗,踉跄而起〖踉跄,音量嗆,急遽貌。
〗。
甫趨出,牆遽倒,正壓所坐處,遂屹立待旦〖屹,音易,(宋史施師點傳)屹立不少動,(按)屹立,猶言直立也。
〗。
及天明,升殿瞻仰,果關帝廟,肅拜而出,覓路回船,默思神言如是,當必有驗。
因謀諸榜人〖(禮記月令朱注)榜人,船長也。
〗,仍返金陵。
順風揚帆,逾時即達。
及到寓,衆皆異之。
先達但言風阻不能行,因念五日之期已過,故複來此。
衆曰:“五日中究有難星否?”先達托詞曰:“事亦有因,昨偶至江幹閑眺,去舟稍遠,及歸時已黃昏,蘆葦叢雜〖叢,音從,叢雜,茂盛而枝葉雜出貌。
〗,傾跌者再,幾堕入江,幸舟子持燈來覓始得歸,然袖中銀包,已化作青蚨飛去矣〖蚨,音扶,(搜神記)青蚨蟲如蟬,殺其母子取血,各塗八十一錢,先後用之,皆能飛歸,(按)今引此,作銀已脫落解。
〗!”王生笑曰:“大難不死,必有大福,江幹錯步,殆秀才中式之兆乎!”因為置酒稱賀,次日同寓者皆言今已七日而君無恙,曷往诮相者之謬〖诮,音解見前篇,謬,音昧,妄言也。
〗。
先達意不欲,衆強之往,至則相者坐如市,排衆而入,使先達面相者而立,相者方劇談間〖劇,音具,(漢書楊雄傳)口吃不能劇談,(按)劇談,暢談也。
〗,舉目見先達,訝曰:“君非吾向者言五日當死者耶?”衆同應曰:“然,今七日矣奈何?”相者曰:“今不死矣,數日不見,骨相大異,氣色亦頓佳,君必有非常善舉救人數命,故能挽回造化。
”先達笑曰:“先生何言之謬也,餘貧困若此,何能救人?”相者曰:“君毋欺我,向者我固言非大陰德不能回天,今滿面陰骘,今科必掄元,明年聯捷入詞館,官登一品,壽增八旬矣。
”又笑曰:“事非偶然,半月前相一秀才,明堂光彩殊常〖(相經)兩眉之間曰明堂。
〗,決為今科解首,昨複造之,則額有懸針〖(相經)懸針,破敗紋也。
〗,光采頓隐,是必有大隐慝,削除祿籍,不意君當代之。
”又指王生曰:“君面亦有陰骘,當與此君同捷矣。
”王生笑曰:“吾友吾弗知,至吾則何善之為?”相者曰:“惟無所為而為,故謂陰骘。
”衆群起诮其遁詞〖((孟子)遁辭知其所窮,(注)遁,逃避也。
〗,先達笑曰:“妄言妄聽〖(莊子)吾為汝妄言之,汝以妄聽之。
〗,諸君何用洶洶〖洶,音兄,(楊雄羽獵賦)洶洶,旭旭,(按)洶洶,鬧聲也。
〗?不如歸休。
”及歸,先達密為王生曰:“彼固神相也!其言不妄,兄應中五十三名。
”王先于先達之反也,見其神采煥發,心固異之,及聞相者言,亦疑其以己所贈金濟人,而托詞失去,因細詢始末,先達具以語之,且曰:“非兄贈我十金,有目睹其死而已,今日得叨神佑,皆兄之惠也。
”王生詫曰:“兄乃有此大量,果如是我方應感兄,然彼相者何其神也!”是科先達果發解,王生亦捷,次年同入詞館。
坐花主人曰:“餘執友蔣丈一亭〖(曲禮注)執友,同師之友,其執志同,故曰執友。
〗。
為餘述之而歎曰,人每謂窮通壽夭惟命所系。
而豈知造物之報施〖造物,詳注前篇〗,全視人之自取乎。
夫十金之微,而神必溯本窮源,予以福報,卒之宣淫者,雖桂宮中選,而旋見削除,為善者雖鬼錄将登〖錄,音路,冊籍也,(吳志孫策傳注)策曰,此子已在鬼錄,(按)鬼錄将登,猶言将死也。
〗,而遽增祿壽,轉窮通于俄頃,移壽夭于須臾〖臾,音俞,須臾,不多時也。
〗;而輕财尚義之友,亦蒙好施之報,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二句,出太上感應篇。
〗。
於此益信,可不勉哉,可不戒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