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回 宦家爺喜聯才美借唱酬詩擇偶 窮途女怕露行藏設被窩計辭婚

關燈
侍女持出,送在毛羽面前。

    毛羽看完,不勝喜色,遂付與幸公子。

    幸小姐接看,隻見上寫的是: 欺桃欺杏不須猜,獨具根源挺秀來。

     笑倩東君休莫問,有時并蒂得同開。

     幸小姐看完,不勝驚喜道:“原來老年叔有此閨秀,小侄偶爾狂言,不意令嫒小姐測破,使小侄抱愧多矣。

    ”毛羽見他稱贊,不勝歡喜,因使侍女送酒,又飲了半晌,毛羽說道:“我向來不欲使賢侄即歸者,實有私念存焉。

    我愚夫婦年過半百之外,隻生得小女一人,因夢燕入懷,就取名小燕,今才十六,賦性靈慧,為我二人所鐘愛,久欲與她擇一佳婿,完我夫婦之願,不意才人不能易得,故守字閨中。

    今觀賢侄翩翩,才如班馬,欲使你二人結百年之好,乞賢侄萬勿推辭。

    ” 幸小姐正想着詩中意味,驚驚喜喜。

    忽聽見毛羽要将女兒招他,不禁吃了一驚。

    驚定,隻得說道:“小侄當日違母命走出,原為避親。

    今避親結親,是益彰不孝之罪矣。

    此事斷然不可。

    ”毛羽道:“前日賢侄避出,隻為其人不能好合,故避而出也。

    今你二人詩意皆相信服,亦且年相似,貌相若,非好合而何?賢侄若慮尊公尊堂有言,俟成親之後,我遣人緻書于尊公,尊公亦必願也。

    ”幸小姐又再三苦辭,毛羽笑道:“才人難得,我意決矣,不必過辭。

    ”幸小姐見他苦逼,因暗想道:“我若再推辭,就不能相安。

    不如暗謀歸計。

    ”遂不回言。

     白氏又在旁相勸,幸小姐隻得說道:“這且慢作商量。

    ”毛羽夫婦見幸公子說出“慢作商量”,知有肯意,不勝歡喜。

    又歡飲多時,方才席散。

     幸小姐退歸書房,細想其事,隻暗暗好笑。

    秋萼見了,因問道:“小姐今日吃酒回來,為何這般歡喜?莫非毛老爺許送小姐回去麼?”小姐道:“不是送我回去,是飲酒中間叫我做了一首詩,不期他的女兒也和了一首。

    他夫婦可看我二人唱和的有情有趣,甚是歡喜,遂要将他女兒嫁我,苦苦逼我應承。

    妳道可是好笑麼?”秋萼聽了大驚道:“這件事是個愁帽兒。

    小姐就該硬回他了,為何還要笑?”小姐道:“妳這癡子,我怎麼不回。

    但他夫妻二人一團高興,又在我面上用了無限的恩情,怎好就放下臉來拂他之意,掃他之眉?隻得回他『且慢作商量。

    』”秋萼道:“小姐妳回得不好了。

    『慢作商量』就是肯了。

    他們認真做起事來,我二人在他籠中,到了臨時,怎能保得不露出本相來?”小姐道:“我細細想來,并無别算,惟有同妳悄悄回去,方保得沒事。

    若在此栖身,實實回他不得。

    ”秋萼道:“小姐怎看得回去這樣容易?當初我們出門,原隻說是廉家路近,故此大膽而行。

    後來錯走了,幸喜遇着他們,故得将計就計,暫居于此。

    隻合裝聾作啞求他送回,為何又與他女兒逞才競學,比較詩才,做了文字相知,妳貪我愛,使她父母想到招贅之事。

    ”幸小姐道:“妳這話就說差了。

    我是女子,她也是女子,我為何貪她愛她。

    ” 秋萼笑說道:“小姐聰明一世,怎這般一時懵懂。

    小姐自知是個女子,自不貪她。

    她見小姐眉無黛綠,面如傅粉,自認是潘安、子建,卻怎叫他們不貪你愛你。

    他們既貪你愛你,一旦逼迫成親,卻如何區處?”小姐道:“去不可,住又不可,叫我也無法奈何,隻好随他逼迫吧。

    滿拼着逼到臨期,說明我是女子,也隻索罷了。

    ”秋萼道:“若到事急說明女子,則親事自然寝矣。

    但又有一慮,不可不知。

    ”小姐道:“又有何慮?”秋萼道:“小姐與我,孑然一身,在數千裡之外,得以安然無恙者,人隻道是男子也。

    若由此而打破機關,使人知是女子,毛老爺自然罷了,倘辇毂之下,又有豪華如貝公子者,一旦來求,則我二人舉目無親,豈不危乎!” 幸小姐聽到此處,不禁大驚大駭,一時急得沒法,連酒都急醒了。

    隻得說道:“想來想去别無良策,還是同妳悄悄回去的好。

    ”秋萼道:“回去可知是好,但回去又有回去的不妙。

    ”小姐急問道:“回去有什不妙?”秋萼道:“若要說明公然回去,毛老爺既思量招贅,自然不放。

    若要私走,我打聽得京師地方,拐騙成群,奸人出沒,小姐與我雖是這般改裝,然行住坐卧之間,未必盡如男子,設或冶容誨淫,一時露洩于人,那時孤身二女,進退兩難,就不妙了。

    ”小姐聽到此處,惟有暗泣。

    又想了半晌,忽對秋萼大笑起來道:“我今有一個妙法在此,亦可作千秋佳話。

    ”秋萼忙問道:“小姐有什妙法,可說與我知道?”小姐道:“我如今進退無路,莫若應承做親方得全美。

    ”秋萼聽了大驚,又大笑道:“小姐怎麼與她成起親來?”小姐也笑道:“成親是假,懇歸是真。

    我如今隻須如此這般,豈不歸期有日矣。

    ”秋萼聽了不勝歡笑。

    二人又計算了一番,方才就枕不題。

    正是: 一邊認真要嫁,一邊苦苦推辭。

     不是這番算計,至今怎得稱奇。

     卻說廉清,被幸尚書催逼進京會試,隻得拜辭起身。

    帶着家人到了京師,隻因場期尚早,便在玉泉山作寓。

    廉清在寓中坐了幾日,便又坐得不耐煩起來,遂帶了一個家人終日到城中各處遊玩。

    此時天下舉子俱各紛紛到京,傳聞廉清少年解元,人人願與交結。

    隻因這一交結,有分教: 看不上自驕,氣不過自妒。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