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回 張狀元衣錦還鄉 武探花居喪守服

關燈
話說帝見劉忠之表,及白圭之說,十分驚奇。

    即将表章及白圭,出示群臣。

    庭瑞近前見了白圭,忙俯伏金階奏曰:“張衡才,臣之父也。

    原因與房叔張宏自蘇州歸,至南康朱子壋内,無病身故,卻是叔父扶柩歸家。

    臣母感其德,将家事付他管理。

    數年來,祇見宏叔富厚。

    後因見其行為不公,是以絕其往來。

    若毒害之由,實無一人知覺。

    ”帝問曰:“卿父平日作甚事業?”庭奏曰:“臣家自祖上以來,頗有家資。

    臣父平日,惟施财濟困而已,别無所為。

    ”帝贊曰:“‘易’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誠哉是言也。

    在他人縱有此冤,未必遂有此報,況身為城隍,受上帝之敕命乎。

    此等偉人世所罕有,朕今加封為天下都城隍,以彰其德。

    ”庭聞言,忙叩頭謝思。

    帝命将此事刊報,頒行天下。

    自是天下人皆知此事。

     當時庭瑞又俯伏金階,将建章之表呈上,奏曰:“探花昨因父沒,即行奔歸,茲遺有表章,奏聞陛下。

    ”帝命侍臣接上表章,觀其略曰: 探花臣武建章謹奏為丁懮事:臣父方山,原任漳州道職。

    因衰老多病,蒙聖恩舍歸田裡。

    臣奉湯藥有年,于今二月數卒。

    臣痛慘無地,身服齊衰,不敢朝見,謹修表上聞,伏于聖聽。

     帝看畢,乃曰:“探花有喪,不容不去。

    卿等在朝,當為朕勤心輔國。

    ”庭奏曰:“臣兄弟一介書生,幸竊科甲,敢不盡忠以報國恩。

    今國家閑暇,伏乞聖思,假臣旋裡數月,不勝感激之至。

    ”帝曰:“卿欲歸家,早宜來京,以應國用,勿負朕心。

    ”又曰:“朕昨許榜眼招為驸馬,似乎榜眼面帶難色。

    回思婚姻之事,自有定理,何可強也。

    今榜眼别擇良配可矣。

    ”蘭英暗喜,一同叩頭謝恩。

    帝乃退朝。

     百官各轉衙門,皆知狀元、榜眼奉旨回家,俱紛紛來送禮。

    庭瑞與蘭英回到公館,令仆收拾行囊,将欲起程。

    因各官前來送禮,祇得向各衙門辭行。

     次日早起,百官又來送行。

    庭瑞與蘭英遜讓不過,祇得與多官步行,送出城外方止。

    庭、蘭方纔上馬。

    行未數裡,祇見有人跪禀曰:“新科各同年老爺,俱在前面等候。

    ”庭乃策馬向前,早望見一班同年,俱在長亭之上。

    于是乃與蘭下馬,步至長亭。

    衆同年齊揖曰:“聞知狀元兄弟回府,弟等特具一觞,聊以作餞。

    ”庭謝曰:“弟一介寒儒,偶然僥幸,何敢勞諸兄盛設,使弟于心怎安。

    ”乃與蘭就席,諸同年争欲敬酒。

    庭謝曰:“弟酒力甚微,不能多飲。

    愧領數杯,足感盛情,願諸公見諒。

    ”衆乃止。

     須臾,庭離席曰:“弟不勝酒力矣。

    今暫相離,數月後又将複來,少不得同事有期,再當酬謝。

    ”衆因其行色匆匆,亦不強欲其飲,皆離席相送,拱請庭、蘭上馬。

    庭、蘭決要步行,将百步,庭謝曰:“叨蒙盛餞,感惠已極,何敢再勞遠送,謂此止步。

    ”同年中一長者曰:“我等相送,反勞狀元等步行。

    不如止步,但請狀元兄弟登鞍。

    ”于是,衆皆揖遜,庭、蘭祇得上馬,欠身一揖而去。

    衆同年亦各回寓。

     卻說建章奔喪歸家,于路無分晝夜,趕到家中。

    将近門首,遂呼天而哭。

    及入門時,但見滿門親眷及奴婢輩,一堂盡白,見了建章一齊哀泣,哭聲大震。

    建章跪拜靈前,伏地痛哭。

    眼中流血,衆人扶起,潛入孝帳。

     祇見堂上兩副靈柩,大驚。

    未及開言,衆泣曰:“老夫人亦于前三日逝矣。

    ”建章聞言,仰面而倒,昏絕于地。

    衆人救起,徐徐方醒,以頭沖柩上,幾番氣絕,衆人救住勸解。

    建章大哭曰:“父母年邁,不能朝夕奉養,乃遠離膝下,自圖功名。

    今父母雙亡,不孝之罪何能苟免。

    ”言訖大哭,又昏倒于地。

    衆人扶到床上,哀慘已極。

     時府尊率滿城官員,俱來吊禮。

    不見建章謝賓,府尊問曰:“聞公子得中探花,今已回府,如何不見?”其仆叩頭泣曰:“公子自京歸,因傷大老爺身故,于路受盡奔苦。

    到家又見老夫人去世,遂悶絕于地,仆等救醒,哀慘太甚。

    今已四日水漿不進,卧于床上,祇有一口氣,亦恐不能久矣。

    ”知府聞言,感其孝心,遂率各官至其榻前相勸。

     建章瞑目問仆曰:“誰至此?”仆答曰:“府大老爺與滿城官員在此吊禮。

    ”建章聞言,一躍而起。

    見府尊立于床前,慌忙跪下叩頭。

    知府扶起,慰之曰:“探花宜自惜,無過傷矣。

    ”建章泣曰:“父母年邁,不能定省寒溫。

    父母臨喪,不能自守制禮。

    府尊至而不迎,吊客來而不接。

    不孝之罪,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