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回 朱子壋劉忠得夢 城隆廟張宏殺身
關燈
小
中
大
有京報至,報其子劉忠點了福建巡撫。
于是心中大喜。
忽又有知縣使人來說美玉之事,元輝曰:“此等奸徒,恨其死不早也。
我那辱女,聽其自去便了。
”使人将此話回複知縣,遂将此事按下。
卻說張宏之仆中常,來到蘇州時,美玉已死多時了。
中常祇得覓尋美玉屍身,用好棺木盛了,搬回家中。
時家中奴婢四散,财帛一空,祇有僮仆來安獨守家中。
中常傷感不巳,遂葬美玉。
既畢,有自福建來者,詢知張宏之故。
祇得請僧追修,凡四十九日。
即畢,乃将其家莊田均分與張姓貧戶。
遂與來安同隐于巫山寺為僧,後皆化身成佛。
此是後話。
且說秀英小姐,逃出南門,進退無路。
又恐家人看見,祇得随路奔逃。
因思美玉才貌,世所罕有,況且有意于我,豈非天緣。
不如先往江右待他,未嘗不可。
但是現今着差捉拿,倘一旦拿獲,到也皂白難分。
正思慮間,又自解曰:“然以張生之才,亦不至于殃及其身。
”于是,主意即定,遂決意往江右。
且喜手上有金镯一對,足為路費。
恰遇一回頭轎子往九江的,秀英乃以銀數兩雇了此轎。
坐到九江,算還了轎資,遂去轎而行。
未及數裡,腳已疼痛。
欲再請轎,又無處去請。
正無可奈何,祇得在亭子上打坐片時,忽有二人亦來亭上歇息,秀英乃起身問曰:“兄等是那裡人氏?因何到此?”那人曰:“我等是湖南人氏,乃同胞兄弟也,姓危名德,弟名雲,俱在巡撫衙門走動。
今奉差往蘇州公幹回來的,請問相公尊居何處?”秀英随口答曰:“我乃吉水人也。
”德曰:“相公聲音似蘇州人氏。
”秀又随口答曰:“我自幼随父在蘇州讀書,所以聲音相似。
”德曰:“請問高姓?”秀詐曰:“姓張。
”雲問曰:“貴縣有一張庭瑞老爺,想必與相公相識。
”秀英曰:“爾問他則甚?”雲曰:“此人與我相善,故問之耳。
”秀英乃微笑。
德曰:“莫非就是相公?”秀英笑曰:“既然相善,何反不識?爾問我何事?”德曰:“向聞相公高中,今何不在京會試?”秀詐曰:“适從京都轉身。
今日船到此間,被風浪所害,幸得小船相救,幾乎性命不保矣。
今孤身在此,将欲起岸反舍。
”二人齊聲曰:“我有一船往湖南去的,到得蘆溪。
今阻風在此,相公何不順便搭我船去。
”秀英聞言大喜,正合往張生家路途。
乃曰:“既承二位相愛,足感盛情矣。
”于是,遂與危德兄弟下船。
時南風已息,即行開船。
望上流進發。
危德兄弟訛以秀英為庭瑞,在船上十分敬重。
乃空一床好鋪蓋與秀英睡,兄弟卻做一床。
于是,說說笑笑。
德曰:“相公還記得吳城河下楊小姐麼?”秀英不解,乃曰:“我不知甚楊小姐。
”雲曰:“相公好負心也。
小姐自從那晚與相公和詩訂約後,轉到衙中時時切念相公。
祇望禀明大人,以成好事。
不料大人見怒,将小姐遂下古井。
幸得王大爺救出,避難于村中。
後又有山賊劫入村中,小姐奔賊難,又被大人看見,以車載回。
卻又有一段緣故,左右與相公說了罷。
正是: 自己懮思大,别人故事多。
未知說甚緣故,且聽下文分解。
南昌縣一鎖一杖、長沙縣一杖一夾、桃花塢一鎖一放,今吳縣又一杖一夾,此所謂自作孽,不可活也。
張宏藥博,在第一回中。
劉忠殺宏,在第七回中。
遙遙報應,自然而然。
人生奸訛,可不畏哉。
張宏藥傅,自衡纔編中出現;張博為神,自劉忠夢中出現。
可見陰陽交聞。
有奇冤自有奇報,世人何必擔懮,美玉不死于江右,不死于湖南,乃死于吳縣之獄。
張宏不死于水,不死于藥,乃死于劉忠之刀。
其父子之間,死則同時,人恨其不早。
孔子曰:死生有命。
由此觀之,均非正命也。
此處為張博報仇,一大結局。
又為美玉覓娶,一大結局。
輕輕一回之中,消卻無數大恨。
今人祭禮,多以豬、雞、魚三牲。
今劉忠祭城隍,卻以張宏為豬,旁用雞魚配之于中,省得豬價數金,可謂省錢熱鬧。
張博平日為善,今劉忠殺人以為祭,其享之乎。
從古至今,未有用此犧牲者,吾當為之一笑。
秀英一女子,乃敢千裡而訪美玉。
美玉一男兒,竟不能一番而娶。
嬌客秀英随機應變,全無半點優患。
美玉常遭杖夾,竟無一毫生氣。
豈人為哉?實天遣耳。
于是心中大喜。
忽又有知縣使人來說美玉之事,元輝曰:“此等奸徒,恨其死不早也。
我那辱女,聽其自去便了。
”使人将此話回複知縣,遂将此事按下。
卻說張宏之仆中常,來到蘇州時,美玉已死多時了。
中常祇得覓尋美玉屍身,用好棺木盛了,搬回家中。
時家中奴婢四散,财帛一空,祇有僮仆來安獨守家中。
中常傷感不巳,遂葬美玉。
既畢,有自福建來者,詢知張宏之故。
祇得請僧追修,凡四十九日。
即畢,乃将其家莊田均分與張姓貧戶。
遂與來安同隐于巫山寺為僧,後皆化身成佛。
此是後話。
且說秀英小姐,逃出南門,進退無路。
又恐家人看見,祇得随路奔逃。
因思美玉才貌,世所罕有,況且有意于我,豈非天緣。
不如先往江右待他,未嘗不可。
但是現今着差捉拿,倘一旦拿獲,到也皂白難分。
正思慮間,又自解曰:“然以張生之才,亦不至于殃及其身。
”于是,主意即定,遂決意往江右。
且喜手上有金镯一對,足為路費。
恰遇一回頭轎子往九江的,秀英乃以銀數兩雇了此轎。
坐到九江,算還了轎資,遂去轎而行。
未及數裡,腳已疼痛。
欲再請轎,又無處去請。
正無可奈何,祇得在亭子上打坐片時,忽有二人亦來亭上歇息,秀英乃起身問曰:“兄等是那裡人氏?因何到此?”那人曰:“我等是湖南人氏,乃同胞兄弟也,姓危名德,弟名雲,俱在巡撫衙門走動。
今奉差往蘇州公幹回來的,請問相公尊居何處?”秀英随口答曰:“我乃吉水人也。
”德曰:“相公聲音似蘇州人氏。
”秀又随口答曰:“我自幼随父在蘇州讀書,所以聲音相似。
”德曰:“請問高姓?”秀詐曰:“姓張。
”雲問曰:“貴縣有一張庭瑞老爺,想必與相公相識。
”秀英曰:“爾問他則甚?”雲曰:“此人與我相善,故問之耳。
”秀英乃微笑。
德曰:“莫非就是相公?”秀英笑曰:“既然相善,何反不識?爾問我何事?”德曰:“向聞相公高中,今何不在京會試?”秀詐曰:“适從京都轉身。
今日船到此間,被風浪所害,幸得小船相救,幾乎性命不保矣。
今孤身在此,将欲起岸反舍。
”二人齊聲曰:“我有一船往湖南去的,到得蘆溪。
今阻風在此,相公何不順便搭我船去。
”秀英聞言大喜,正合往張生家路途。
乃曰:“既承二位相愛,足感盛情矣。
”于是,遂與危德兄弟下船。
時南風已息,即行開船。
望上流進發。
危德兄弟訛以秀英為庭瑞,在船上十分敬重。
乃空一床好鋪蓋與秀英睡,兄弟卻做一床。
于是,說說笑笑。
德曰:“相公還記得吳城河下楊小姐麼?”秀英不解,乃曰:“我不知甚楊小姐。
”雲曰:“相公好負心也。
小姐自從那晚與相公和詩訂約後,轉到衙中時時切念相公。
祇望禀明大人,以成好事。
不料大人見怒,将小姐遂下古井。
幸得王大爺救出,避難于村中。
後又有山賊劫入村中,小姐奔賊難,又被大人看見,以車載回。
卻又有一段緣故,左右與相公說了罷。
正是: 自己懮思大,别人故事多。
未知說甚緣故,且聽下文分解。
南昌縣一鎖一杖、長沙縣一杖一夾、桃花塢一鎖一放,今吳縣又一杖一夾,此所謂自作孽,不可活也。
張宏藥博,在第一回中。
劉忠殺宏,在第七回中。
遙遙報應,自然而然。
人生奸訛,可不畏哉。
張宏藥傅,自衡纔編中出現;張博為神,自劉忠夢中出現。
可見陰陽交聞。
有奇冤自有奇報,世人何必擔懮,美玉不死于江右,不死于湖南,乃死于吳縣之獄。
張宏不死于水,不死于藥,乃死于劉忠之刀。
其父子之間,死則同時,人恨其不早。
孔子曰:死生有命。
由此觀之,均非正命也。
此處為張博報仇,一大結局。
又為美玉覓娶,一大結局。
輕輕一回之中,消卻無數大恨。
今人祭禮,多以豬、雞、魚三牲。
今劉忠祭城隍,卻以張宏為豬,旁用雞魚配之于中,省得豬價數金,可謂省錢熱鬧。
張博平日為善,今劉忠殺人以為祭,其享之乎。
從古至今,未有用此犧牲者,吾當為之一笑。
秀英一女子,乃敢千裡而訪美玉。
美玉一男兒,竟不能一番而娶。
嬌客秀英随機應變,全無半點優患。
美玉常遭杖夾,竟無一毫生氣。
豈人為哉?實天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