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回 劉小姐唱和有意詩 張美玉招引無頭禍

關燈
狂,誰覺仙風到草堂。

     惟有芳桃能自豔,齋心靜俟看花郎。

     簾中女題美玉看罷大喜,曰:“此非池邊美人和我之韻耶?”乃取筆揮一詞,雲: 一睹仙容魂散,滿腔心事誰知。

     東瞻西盼競差遲,裝聾作啞如癡。

     寫畢,自語曰:“今觀此詩,足見其才與意也。

    不料我美玉也有這個奇遇。

    ”又曰:“庭瑞、庭瑞,爾月下才女未必勝我池邊美人矣。

    ” 正自樂處,祇見天上陰雲密布,雷電疾作。

    來安曰:“雨來了,可回去罷。

    ”美玉亦忙轉身。

    于路且思且走,不覺風雨驟至,又無處可避,淋得遍身透濕。

    不題。

     卻說秀英小姐,自從和詩之後,寤寐皆想着看花書生。

    又不知他題詩後,曾複來否。

    正尋思間,見書房壁上挂有一副書生衣巾。

    遂生計曰:“以才憐才,情所難舍,何區區守此俗規。

    ”遂将衣巾假扮男裝,手執小扇,由耳門而出,往城中訪美玉。

    臨出門時,暗囑春香勿語。

    卻說劉元輝偶自散步,來到圍牆外。

    忽見牆上有詩數行,看了大怒。

    又見有詞,筆迹不同,乃歸問其妻景夫人,曰:“汝女與誰有私耶?”夫人曰:“是何言也?”元輝乃将牆外之詩告之。

     夫人不解,乃問婢女春香,春香詐推不知。

    夫人罵曰:“使爾伏侍小姐,理宜侍坐随行,敢誰不知麼?我且問爾,小姐何在?”春香亦推不知。

    夫人怒,乃以鞭撻之。

    春香受撻不過,乃直言花園始末,并及男裝訪美玉之事。

     夫人急得面如土色。

    元輝乃至秀英書房中,搜出美玉詩句。

    乃大怒曰:“我家世代簪纓,豈容此辱女壞我家聲。

    ”遂正衣冠,打轎直抵吳縣。

     使仆投帖入内,吳縣即行出迎,至後堂坐下。

    元輝乃将遊園之事,以及美玉題詩之故,又言:“美玉拐誘女兒男裝私奔,求縣主作主,欲除滅女兒。

    ”于是,縣主即發火簽,差人捉拿美玉。

    元輝乃使仆正興同往捉拿。

    正興領命,與公差合在一處,向各處尋捕去訖。

    元輝乃辭歸,心中悶悶不樂。

    夫人私問随仆,乃知元輝欲除滅女兒。

    遂使人知會正興,要賣個眼色,不許捉拿女兒。

     正興得了這個消息,又恐違了老爺之命。

    思索間,祇見一書生挨身而過,視之,即小姐秀英也。

    因思老爺、夫人親不過自己骨肉,無非一時之氣,不如賣個人情,免得他日埋怨。

    回顧公差尚遠,乃扯住小姐,低聲曰:“老爺大怒,已告知縣主,着公差捉拿題詩人與小姐了,可速避眼前之風。

    ”秀英聞言,遂望南而逃。

    不題。

    卻說美玉,自從見了牆外詩句,如獲至珍。

    正想情不了,乃出門外閑散。

    又欲往東郊探望,尋思無計可以進身。

    忽見前日花園内叱駕的家入,帶着公差而來,見了美玉便鎖。

    正是: 方思劉府無由入,誰覺公差有意來。

     未知美玉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方加之以杖,又加之以夾。

    既然招出情由,便當制之死地。

    巡撫忽然一寬,真令讀者驚悴。

    菊英識出面貌,來安道破情由。

    乃歎曰:“事有一定,不可強也。

    ”若因此便正心修身,何嘗做不得好人。

    有才者未必有貌,有貌者未必有才,故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

    既欲取其貌,又欲取其才,除菊、秀之外,複何取焉。

    昔在湖南,全然不用文墨;今在劉園,開初便題新詩。

    不用文墨,到也有榮有辱;既題新詩,竟然有辱無榮。

    才藏美玉之腹,猶美玉投于污泥之中矣,可不惜欤。

     美玉之詩因情而作,秀英之詩見韻而和。

    一則書于粉壁之内,一則書于園牆之外。

    正所謂“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 庭瑞與菊英,在吳江一唱一和,何等情景,何等安閉。

    美玉與秀英,在劉園一唱一和,何等寂寞,何等慌忙。

    庭瑞則泰然自安,科甲聯捷。

    美玉則終朝不甯,杖夾常殃。

    理有君子小人之别,于此可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