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回 建章無意遇緣人 美玉醉狂招橫禍

關燈
欲到建章寓所遊玩,建章邀進酒館小酌,各叙别後之情。

     庭瑞對美玉曰:“弟欲将舍妹配與建兄,将歸請母命耳。

    ”美玉曰:“兄家中大事,俱兄自裁。

    兄即如意,伯母無不依從,就今日一言為定,弟作媒人便了。

    ”建章拱手謝曰:“庭兄在窗下早有美意,愚亦有此心。

    奈弟今已别議婚了,庭兄當為賢妹另選高門,切勿道弟之無信也。

    ”庭曰:“莫非令尊翁,早為兄定了佳人耶?”建曰:“非也。

    ” 言未畢,忽一人自外而來,笑揖曰:“哥哥原來已在此。

    ”庭視之,乃是妹子蘭英。

    衆皆揖之坐。

    庭瑞因建章在坐,不好說得。

    建章曰:“弟前到省時,料兄已先來,四下尋兄不見蹤迹,祇得自尋寓所。

    ”以手指蘭曰:“即與此兄同寓,始詢知是兄台令弟。

    其為人也,慷慨多情,兼且深通經典。

    其文墨俱在弟之上,連日得蒙教益,使弟十分敬慕。

    他有一令妹,蒙他許弟為婚,弟已允從。

    ”庭瑞、美玉暗暗會意,卻用冷言嘲笑建章,飲酒間十分有趣。

    庭瑞又問蘭英曰:“賢弟幾時來省?可曾見家堂否?”蘭會意曰:“伯母安泰,弟臨起身時,曾囑弟與兄同寓。

    ”于是四人飲酒,各自歡然。

    惟美玉一人貪杯先醉。

     忽見市上人紛紛亂亂。

    因問:“酒肆中伺故?”小二答曰:“主考到了。

    ”庭瑞等聞言,即行還了酒錢,到滕王閣來看主考。

    庭、建、蘭三人遠遠望着,但見官船悠悠而來,旗上大書“欽命大主考吳”,又一船書“欽命副主考陶”。

    是時,滿城官員都在河下迎接。

    巡撫向前,主考船到岸,即出船來,與巡撫叙禮。

     那吳主考十分貌陋。

    美玉乘醉走近接官亭,大笑曰:“怪哉!怪哉!風雛複生于世矣。

    ”不料那主考聽見,怒問:“法官何在?”那南昌縣即将美玉拿下。

    主考曰:“爾敢譏吾貌醜耶!”遂棄其衣冠。

    庭瑞等三人遠遠看見,大驚,又不知就理。

    正無可奈何,适陶主考上岸。

    詢知其故,向吳主考解勸。

    那吳主考曰:“此等狂徒,縱有天才,何益于世!”即着南昌縣鎖押,聽候發落。

    正是: 未曾入貢院,先已作囚人。

    未知如何發落,且聽下回分解。

     庭瑞欲遠絕張宏,美玉又欲親近。

    庭瑞既不與之同學,又複與之共寓。

    正所謂:君子欲絕小人,而不能去;小人欲害君子,而亦不能已也。

     酒後失言,常事也。

    月下訂約,密事也。

    因一杯之酒,失一片之言,以至于奸人生計,節女見羞。

    其咎也,是誰之過欤? 方山得病,召建章歸。

    方山病可,催建章試。

    愛子之心,願其成也。

    為子者,可不善體親心欤!建章得一庭瑞,以為好友。

    複得一蘭英,又是至交。

    君子以文會友,四海之内,皆兄單也。

    建章猜蘭英為庭瑞,蘭英又猜建章為庭瑞。

    及其遇也,兩不相識,忽然變作至交。

    竟将庭瑞抛開一邊,真令讀者則志不定。

     庭瑞愛建章,以真妹許之;蘭英愛建章,以假妹許之。

    一真一假,變作兩樣文法,其實總是一蘭英耳。

     四子席問論婚,庭瑞會意,美玉會意,蘭英亦會意。

    惟建章一人似醉非醉,似夢非夢,面上到也難看。

     接官亭邊,看者常多。

    而美玉一人獨因酒醉,自取失言之禍。

    信乎,白圭之詩,深有益于世道矣。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帝君曰:“善惡之報,如影随形;近在自己,遠在子孫。

    ”誠不易之言也。

    當此之時,美玉之惡未形,而牢獄之殃先發,其報應不已近欤! 或曰:“風雛之貌醜,而名亦美。

    ”以此比之,何足為怒?餘曰:“不然,人生不讀書,尚知禮義,況為儒者乎。

    以下犯上,律所不容,刑之宜矣。

    ” 甚矣,酒之為物也。

    張博因之以喪命,庭瑞因之以失言,美玉又因之以見囚。

    好飲者,可不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