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三 雅量

關燈
持以谒孜。

    孜問其所欲,一以予之,因召諸從事,語其事。

     鄭公嘗拜掃還,白太宗:“人言陛下欲幸山南,在外悉裝束,而竟不行,何有此消息?”帝笑曰:“當時有心,畏卿等嗔,遂停耳。

    ” 盧尚書承慶,總章初考内外官。

    有督運,遭風失米,盧考之曰:“監運損糧,考中下。

    ”其人容自若,無言而退。

    盧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

    ”既無喜容,亦無愧詞,又改曰:“寵辱不驚,考中上。

    ” 李昭德為内史,婁師德為納言,相随入朝。

    婁體肥行緩,李屢顧待不即至,乃發怒曰:“叵耐殺人田舍漢!”婁聞之,徐笑曰:“師德不是田舍漢,更阿誰是?”師德弟為岱州刺史,将别,謂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拜州牧,叨據過分,人所疾也,将何以全先人發膚?”弟長跪曰:“自今唾某面上者,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

    以此自勉,庶不為兄憂。

    ”師德曰:“此适以為我憂也。

    夫前人唾者,發于怒也,汝今拭之,是惡前人唾而拭,是逆前人怒也。

    唾不拭而自乾,何若笑而受之?”當武後時,竟保其寵祿,率是道也。

     皇甫德參上書,言:“陛下修洛陽宮,是勞人也;收地租,厚斂也;俗尚高髻,是宮中所化也。

    ”太宗怒曰:“此人欲使國家不收一租,不役一人,宮人無發,乃稱其意!”魏徵進曰:“賈誼當漢文帝之時,上書曰:‘可痛哭者三,可長歎者五。

    ’自古上書,率為激切。

    不激切,則不能動人主之心;激切,則似謗讪。

    所謂‘狂夫之言,聖人擇焉’。

    惟在陛下裁察。

    今苟責之,則于後誰敢言?”乃賜絹二十匹,命歸。

    陸兖公為同州刺史,有家僮不下馬;參軍責之,鞭其背見血。

    因谒曰:“小吏犯公,請去。

    ”兖公颔之曰:“奴見官人不下馬,打了,去也得,不去也得。

    ”參軍不測而退。

    (原注:當曰:“不下馬,打也得,不打也得。

    官人打了,去也得,不去也得。

    ”) 袁亻參之破袁晁,擒其僞公卿數十人,州縣大具梏,謂必生緻阙下。

    亻參曰:“此惡百姓,何足以煩人。

    ”乃笞之,遣去。

    韋丹少在洛陽,嘗至中橋,見數百人喧集水濱,乃漁者網得大鼋,系之橋柱。

    丹不忍,問曰:“幾錢可贖?”曰:“五千。

    ”丹曰:“吾驢直三千,可乎?”于是與之,放鼋于水,徒步而歸。

     任迪簡為天德判官。

    軍中宴,後至當飲觥酒,吏誤以醋酌。

    迪簡以軍使李景略令酷,發之則死矣,乃強飲之,遂病吐血。

    軍中聞之皆泣下,景略為之省刑。

    及景略卒,軍中請以為主。

    自衛佐拜禦史中丞,為觀軍使,終易定節度使。

    裴相嘗應宏詞,崔樞考之不第。

    及為相,擢之為禮部侍郎,笑曰:“此報德也。

    ”樞惶恐欲墜階,又笑曰:“戲言也。

    ” 長慶初,趙相為太常卿,贊郊廟之禮。

    時罷相二十餘年,年七十六,衆服其健。

    右常侍郎孝奕笑曰:“是仆為東府試官所送進士也。

    ” 元載之敗,其女資敬寺尼真一,納于掖庭。

    德宗即位,召至别殿,告其父死。

    真一自投于地,左右皆叱。

    德宗曰:“焉有聞親之喪,責其哭踴?”遂扶出,衆皆隕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