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二 政事下

關燈
率,不拘小節。

    長安坊中有夜攔街鋪設祠樂者,遲明未已,式過之,駐馬寓目。

    巫者喜,奉主人杯,跪獻于馬前曰:“主人多福!感達官來,顧酒味稍美,敢進壽觞。

    ”式取而飲之。

    行百餘步複回,曰:“向之酒甚惡,可更一杯。

    ”複據鞍引滿而去,其放率如此。

    太宗閱醫方,見明堂圖,人五髒之系,鹹附于背。

    乃怆然曰:“今律杖笞背,奈何髀背分受?”乃诏不得笞背。

     梁公以度支之司,天下利害,郎嘗阙,求之未得,乃自職之。

     高宗時,司農欲以冬藏餘菜賣之。

    以墨敕示仆射蘇良嗣。

    良嗣判曰:“昔公儀相魯,猶拔園葵,況臨萬乘而販蔬鬻菜?”上從之,不行。

    開元始年,上悉出金銀珠玉錦繡之物于朝堂,若山積,皆焚之,示不複禦用。

     姚開府凡三為相,皆兼兵部。

    軍鎮道裡與騎卒之數,皆能暗計之。

    郭尚書元振,始為梓州射洪尉,征求無厭,至掠部人賣為奴婢者甚衆。

    武後聞之,使籍其家,唯有書數卷。

    後令問其資财所在,皆以濟人為對,于是奇而免之。

    大足年間,遷涼州都督。

    元振風神偉壯,善于撫禦。

    在涼州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遺,諸蕃聞風請朝獻。

    唐興以來,善為涼州者,郭居其最。

     蘇,神龍中,給事中兼宏文館學土,轉中書舍人。

    時父瑰為宰相,父子同掌樞密,時人榮之。

    屬機事填委,凡制诰皆出其手。

    中書令李峤歎曰:“舍人思如泉湧,峤所不及。

    ”後為中書侍郎,與宋同知政事。

    剛正,多所裁斷,皆順從其美,甚悅之。

    嘗謂人曰:“吾與賢父子前後皆同時為宰相。

    仆射長厚,誠為國器;獻可替否,罄盡臣節,過其父也。

    ”後罷政,拜禮部尚書而薨。

    及葬日,元宗遊鹹宜宮,将舉獵,聞喪出,怆然曰:“蘇今日葬,吾甯忍娛遊乎?”遂中路還宮。

     姚崇以拒太平公主,為申州刺史,玄宗深德之。

    太平既誅,征為同州刺史。

    素與張說不葉,說諷趙彥昭彈之,玄宗不納。

    俄校獵于渭濱,密令會于行所。

    玄宗謂曰:“卿頗獵乎?”崇對曰:“此臣少所習也。

    臣年三十,居澤中,以呼鷹逐兔為樂,猶不知書。

    張藏謂臣曰:‘君當位極人臣,無自棄也。

    ’爾來折節讀書,以至将相。

    臣少為獵師,老而猶能。

    ”上大悅,與之偕為臂鷹,遲速在手,動必稱旨。

    玄宗歡甚,樂則割鮮,間則咨以政事。

    備陳古今理亂之本上之,可行者必委曲言之。

    玄宗心益開,聽之宜宜忘倦,軍國之務,鹹訪于崇。

    崇罷冗職,修舊章,内外有叙。

    又請無赦宥,無度僧,無數遷吏,無任功臣以政,玄宗悉從之,而天下大理。

     李當尚書鎮南梁,境内有朝士莊産,子孫僑寓其間,而不肖者相效為非。

    前牧以其各有階緣,弗克禁止,闾巷苦之。

    當嚴明有斷,處分寬織篾籠,召其尤者,诘其家世譜第,在朝姻親。

    乃曰:“郎君藉如是地望,作如此行止,無乃辱于存亡乎?今日所懲,賢親眷聞之,必賞老夫,勉旃。

    ”遽命盛以竹籠,沉于漢江。

    由是其侪惕息,各務戢斂焉。

     崔珏二子兇惡,節度使劉都尉判之曰:“崔氏二男,荊州三害,不免行刑也。

    ”梨園弟子有胡雛,善吹笛,尤承恩。

    嘗犯洛陽令崔隐甫,已而走禁中。

    玄宗非時托以他事召隐甫對,胡雛在側,指曰:“就卿乞得此否?”隐甫奏曰:“陛下此言,是輕臣而重樂人也,臣請休官!”再拜而出。

    玄宗遽曰:“朕與卿戲。

    ”遂令曳出,才至門外,杖殺之。

    俄而複敕釋放,已死矣,乃賜隐甫絹百匹。

     劉忠州晏,通百貨之利,自言如見地上錢流。

    每入朝乘馬,則為鞭算。

    嘗言居取安便,不務華屋;食取飽适,不務多品;馬取穩健,不務毛色。

     江淮賈人,有積米以待踴貴。

    畫圖為人,持米一鬥,貨錢一千,以懸于市。

    揚州留後徐粲杖殺之。

     李惠登自軍吏為随州刺史,自言:“吾二名惟識‘惠’字,不識‘登’字。

    ”為政清淨無迹,不求人知,兵革之後,阖境大化。

    武相元衡遇害,朝臣震恐,多有上疏請不窮究。

    獨尚書左丞許孟容奏“當罪京兆尹,誅金吾鋪官,大索求賊”,行行然有前輩風采。

    時京兆尹裴武問吏,吏曰:“殺人者未嘗得脫。

    ”數日,果擒張晏輩。

     王悅為鎮将,清苦肅下。

    有軍士犯禁,杖而枷之,約曰:“百日乃脫,未及百日而脫者死。

    ”又曰:“我死則脫,爾死則脫,天子之命則脫。

    非此,臂可折,約不可改也。

    ”由是秋毫不犯。

     李建為吏部郎中,嘗曰:“方今秀茂皆在進士。

    使吾得志,當令登第之歲,集于吏部,使尉緊縣;既罷複集,使尉望縣;既罷又集,使尉畿縣;而升于朝。

    大凡中人三十成名,四十乃至清列,遲速為宜。

    既登第,遂食祿;既食祿,必登朝,誰不欲也?無淹滞以守常限,無紛競以求再捷。

    下曹得其修舉,上位得其更曆。

    就而言之,其利甚溥。

    ”議者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