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大男
關燈
小
中
大
奚成列,成都士人也。
有一妻一妾。
妾何氏,小字昭容。
妻早沒,繼娶申氏,性妒,虐遇何,且并及奚;終日哓聒,恒不聊生。
奚怒亡去;去後何生一子大男。
奚去不返,申擯何不與同炊,計日授粟。
大男漸長,用不給,何紡績佐食。
大男見塾中諸兒吟誦,亦欲讀。
母以其太稚,姑送詣讀。
大男慧,所讀倍諸兒。
師奇之,願不索束脩。
何乃使從師,薄相酬。
積二三年,經書全通。
一日歸,謂母曰:“塾中五六人,皆從父乞錢買餅,我何獨無?”母曰:“待汝長,告汝知。
”大男曰:“今方七八歲,何時長也?”母曰:“汝往塾,路經關帝廟,當拜之,祐汝速長。
”大男信之,每過必入拜。
母知之,問曰:“汝所祝何詞?”笑雲:“但祝明年便使我十六七歲。
”母笑之。
然大男學與軀長并速:至十歲,便如十三四歲者;其所為文竟成章。
一日謂母曰:“昔謂我壯大,當告父處,今可矣。
”母曰:“尚未,尚未。
”又年餘居然成人,研诘益頻,母乃緬述之。
大男悲不自勝,欲往尋父。
母曰:“兒太幼,汝父存亡未知,何遽可尋?”大男無言而去,至午不歸。
往塾問師,則辰餐未複。
母大驚,出資傭役,到處冥搜,杳無蹤迹。
大男出門,循途奔去,茫然不知何往。
适遇一人将如夔州,言姓錢。
大男丐食相從。
錢病其緩,為賃代步,資斧耗竭。
至夔同食,錢陰投毒食中,大男瞑不覺。
錢載至大刹,托為己子,偶病絕資,賣諸僧。
僧見其豐姿秀異,争購之。
錢得金竟去。
僧飲之,略醒。
長老知而詣視,奇其相,研诘始得颠末。
甚憐之,贈資使去。
有泸州蔣秀才下第歸,途中問得故,嘉其孝,攜與同行。
至泸,主其家。
月餘,遍加谘訪。
或言閩商有奚姓者,乃辭蔣,欲之閩。
蔣贈以衣履,裡黨皆斂資助之。
途遇二布客,欲往福清,邀與同侶。
行數程,客窺囊金,引至空所,摯其手足,解奪而去。
适有永福陳翁過其地,脫其縛,載歸其家。
翁豪富,諸路商賈,多出其門,翁囑南北客代訪奚耗。
留大男伴諸兒讀。
大男遂住翁家,不複遊。
然去家愈遠,音梗矣。
何昭容孤居三四年,申氏減其費,抑勒令嫁。
何志不搖。
申強賣于重慶賈,賈劫取而去。
至夜,以刀自劙。
賈不敢逼,俟創瘥,又轉鬻于鹽亭賈。
至鹽亭,自刺心頭,洞見髒腑。
賈大懼,敷以藥,創平,求為尼。
賈曰:“我有商侶,身無淫具,每欲得一人主縫紉。
此與作尼無異,亦可少償吾值。
”何諾。
賈輿送去。
入門,主人趨出,則奚生也。
蓋奚已棄懦為商,賈以其無婦,故贈之也。
相見悲駭,各述苦況,始知有兒尋父未歸。
奚乃囑諸客旅,偵察大男。
而昭容遂以妾為妻矣。
然自曆艱苦,疴痛多疾,不能操作,勸奚納妾。
奚鑒前禍,不從所請。
何曰:“妾如争床第者,數年來固已從人生子,尚得與君有今日耶?且人加我者,隐痛在心,豈及諸身而自蹈之?”奚乃囑客侶,為買三十餘老妾。
逾半年客果為買妾歸,入門則妻申氏。
各相駭異。
先是申獨居年餘,兄苞勸令再适。
申從之,惟田産為子侄所阻不得售。
鬻諸所有,積數百金,攜歸兄家。
有保甯賈,聞其富有奁資,以多金啖苞賺娶之。
而賈老廢不能人。
申怨兄,不安于室,懸梁投井,不堪其擾。
賈怒,搜括其資,将賣作妾。
聞者皆嫌其老。
賈将适夔,乃載與俱去。
遇奚同肆,适中其意,遂貨之而去。
既見奚,慚懼不出一語。
奚問同肆商,略知梗概,因曰:“使遇健男,則在保甯,無再見之期,此亦數也。
然今日我買妾,非娶妻,可先拜昭容,修嫡庶禮。
”申恥之。
奚曰:“昔日汝作嫡,何如哉!”何勸止之。
奚不可,操杖臨逼,申不得已,拜之。
然終不屑承奉,但操作别室,何悉優容之,亦不忍課其勤惰。
奚每與昭容談宴,辄使役使其側;何更代以婢,不聽前。
會陳公嗣宗宰鹽亭。
奚與裡人有小争,裡人以逼妻作妾揭訟奚。
公不準理,叱逐之。
奚喜,方與何竊頌公德。
一漏既盡,僮呼叩扉,入報曰:“邑令公至。
”奚駭極,急覓衣履,則公已至寝門;益駭,不知所為。
何審之,急出曰:“是吾兒也!”遂哭。
公乃伏地悲咽。
蓋大男從陳公姓,業為官矣。
初、公至自都,迂道過故裡,始知兩母皆醮,伏膺哀痛。
族人知大男已貴,反其田廬。
公留仆營造,冀父複還。
既而授任鹽亭,又欲棄官尋父,陳翁苦勸止之。
會有蔔者,使筮焉。
蔔者曰:“小者居大,少者為長;求雄得雌,求一得兩,為官吉。
”公乃之任。
為不得親,居官不茹葷酒。
是日得裡人狀,睹奚姓名,疑之。
陰遣内使細訪,果父。
乘夜微行而出。
見母,益信蔔者之神。
臨去囑勿播,出金二百,啟父辦裝歸裡。
父抵家,門戶一新,廣畜仆馬,居然大家矣。
申見大男貴盛,益自斂。
兄苞不憤,訟官,為妹争嫡。
官廉得其情,怒曰:“貪資勸嫁,已更二夫,尚何顔争昔年嫡庶耶!”重笞苞。
由此名分
有一妻一妾。
妾何氏,小字昭容。
妻早沒,繼娶申氏,性妒,虐遇何,且并及奚;終日哓聒,恒不聊生。
奚怒亡去;去後何生一子大男。
奚去不返,申擯何不與同炊,計日授粟。
大男漸長,用不給,何紡績佐食。
大男見塾中諸兒吟誦,亦欲讀。
母以其太稚,姑送詣讀。
大男慧,所讀倍諸兒。
師奇之,願不索束脩。
何乃使從師,薄相酬。
積二三年,經書全通。
一日歸,謂母曰:“塾中五六人,皆從父乞錢買餅,我何獨無?”母曰:“待汝長,告汝知。
”大男曰:“今方七八歲,何時長也?”母曰:“汝往塾,路經關帝廟,當拜之,祐汝速長。
”大男信之,每過必入拜。
母知之,問曰:“汝所祝何詞?”笑雲:“但祝明年便使我十六七歲。
”母笑之。
然大男學與軀長并速:至十歲,便如十三四歲者;其所為文竟成章。
一日謂母曰:“昔謂我壯大,當告父處,今可矣。
”母曰:“尚未,尚未。
”又年餘居然成人,研诘益頻,母乃緬述之。
大男悲不自勝,欲往尋父。
母曰:“兒太幼,汝父存亡未知,何遽可尋?”大男無言而去,至午不歸。
往塾問師,則辰餐未複。
母大驚,出資傭役,到處冥搜,杳無蹤迹。
大男出門,循途奔去,茫然不知何往。
适遇一人将如夔州,言姓錢。
大男丐食相從。
錢病其緩,為賃代步,資斧耗竭。
至夔同食,錢陰投毒食中,大男瞑不覺。
錢載至大刹,托為己子,偶病絕資,賣諸僧。
僧見其豐姿秀異,争購之。
錢得金竟去。
僧飲之,略醒。
長老知而詣視,奇其相,研诘始得颠末。
甚憐之,贈資使去。
有泸州蔣秀才下第歸,途中問得故,嘉其孝,攜與同行。
至泸,主其家。
月餘,遍加谘訪。
或言閩商有奚姓者,乃辭蔣,欲之閩。
蔣贈以衣履,裡黨皆斂資助之。
途遇二布客,欲往福清,邀與同侶。
行數程,客窺囊金,引至空所,摯其手足,解奪而去。
适有永福陳翁過其地,脫其縛,載歸其家。
翁豪富,諸路商賈,多出其門,翁囑南北客代訪奚耗。
留大男伴諸兒讀。
大男遂住翁家,不複遊。
然去家愈遠,音梗矣。
何昭容孤居三四年,申氏減其費,抑勒令嫁。
何志不搖。
申強賣于重慶賈,賈劫取而去。
至夜,以刀自劙。
賈不敢逼,俟創瘥,又轉鬻于鹽亭賈。
至鹽亭,自刺心頭,洞見髒腑。
賈大懼,敷以藥,創平,求為尼。
賈曰:“我有商侶,身無淫具,每欲得一人主縫紉。
此與作尼無異,亦可少償吾值。
”何諾。
賈輿送去。
入門,主人趨出,則奚生也。
蓋奚已棄懦為商,賈以其無婦,故贈之也。
相見悲駭,各述苦況,始知有兒尋父未歸。
奚乃囑諸客旅,偵察大男。
而昭容遂以妾為妻矣。
然自曆艱苦,疴痛多疾,不能操作,勸奚納妾。
奚鑒前禍,不從所請。
何曰:“妾如争床第者,數年來固已從人生子,尚得與君有今日耶?且人加我者,隐痛在心,豈及諸身而自蹈之?”奚乃囑客侶,為買三十餘老妾。
逾半年客果為買妾歸,入門則妻申氏。
各相駭異。
先是申獨居年餘,兄苞勸令再适。
申從之,惟田産為子侄所阻不得售。
鬻諸所有,積數百金,攜歸兄家。
有保甯賈,聞其富有奁資,以多金啖苞賺娶之。
而賈老廢不能人。
申怨兄,不安于室,懸梁投井,不堪其擾。
賈怒,搜括其資,将賣作妾。
聞者皆嫌其老。
賈将适夔,乃載與俱去。
遇奚同肆,适中其意,遂貨之而去。
既見奚,慚懼不出一語。
奚問同肆商,略知梗概,因曰:“使遇健男,則在保甯,無再見之期,此亦數也。
然今日我買妾,非娶妻,可先拜昭容,修嫡庶禮。
”申恥之。
奚曰:“昔日汝作嫡,何如哉!”何勸止之。
奚不可,操杖臨逼,申不得已,拜之。
然終不屑承奉,但操作别室,何悉優容之,亦不忍課其勤惰。
奚每與昭容談宴,辄使役使其側;何更代以婢,不聽前。
會陳公嗣宗宰鹽亭。
奚與裡人有小争,裡人以逼妻作妾揭訟奚。
公不準理,叱逐之。
奚喜,方與何竊頌公德。
一漏既盡,僮呼叩扉,入報曰:“邑令公至。
”奚駭極,急覓衣履,則公已至寝門;益駭,不知所為。
何審之,急出曰:“是吾兒也!”遂哭。
公乃伏地悲咽。
蓋大男從陳公姓,業為官矣。
初、公至自都,迂道過故裡,始知兩母皆醮,伏膺哀痛。
族人知大男已貴,反其田廬。
公留仆營造,冀父複還。
既而授任鹽亭,又欲棄官尋父,陳翁苦勸止之。
會有蔔者,使筮焉。
蔔者曰:“小者居大,少者為長;求雄得雌,求一得兩,為官吉。
”公乃之任。
為不得親,居官不茹葷酒。
是日得裡人狀,睹奚姓名,疑之。
陰遣内使細訪,果父。
乘夜微行而出。
見母,益信蔔者之神。
臨去囑勿播,出金二百,啟父辦裝歸裡。
父抵家,門戶一新,廣畜仆馬,居然大家矣。
申見大男貴盛,益自斂。
兄苞不憤,訟官,為妹争嫡。
官廉得其情,怒曰:“貪資勸嫁,已更二夫,尚何顔争昔年嫡庶耶!”重笞苞。
由此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