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狐嫁女
關燈
小
中
大
:豪放不羁。
[12]箕(jī基)帚(zhǒu肘)女:舊時謙指自己的女兒缺乏才貌,隻能勝任家務粗活。
箕帚,指家庭灑掃之事。
[13]于歸:出嫁。
《詩·周南·桃夭》:&ldquo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rdquo于往。
[14]嘉禮:此指婚禮。
《周禮·春官·大宗伯》:&ldquo以嘉禮親萬民。
&rdquo嘉禮為古代五禮之一,指飲食、婚冠、賓射、飨蒸、脤膰、賀慶等禮儀。
後世專指婚禮。
[15]壓除兇煞:壓制排除兇神惡煞。
壓,懾服。
煞,兇神。
[16]拙荊:對人自稱其妻的謙詞。
《列女傳》:&ldquo梁鴻妻孟光,常荊钗布裙。
&rdquo原指以荊條作钗,裝束儉樸,後人謙稱其妻為荊妻、荊室、山荊、拙荊,均本此。
[17]傧(bìn賓):也作&ldquo擯&rdquo,指代表主人接引賓客的人。
見《周禮·秋官·司儀》鄭玄注。
古時主有傧,客有副殷士儋是代表主方迎接新郎的,所以&ldquo執半主禮&rdquo。
[18]粉黛雲從:丫嬛使女,簇擁如雲。
粉黛,粉白黛綠,代指女子。
白居易《長恨歌》:&ldquo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
&rdquo [19]酒胾(zì字)霧霈:美酒佳肴,熱氣蒸騰。
胾,大塊肉。
[20]環璆(qiǘ求)然:佩玉了當。
《史記·孔子世家》:&ldquo夫人自帷中再拜,環玉聲璆然。
&rdquo環,古時婦女所佩帶的玉飾。
璆然,玉器撞擊的聲音。
[21]翠鳳明珰:髻插翡翠鳳钗,耳飾明珠耳墜。
極言首飾的華麗名貴。
珰,耳飾,珍珠做成的耳墜。
[22]爵:古代禮器,也是酒器,底有三足。
《禮記·禮器》:&ldquo宗廟之祭,貴者獻以爵。
&rdquo注:&ldquo凡觞,一升曰爵。
&rdquo [23]鬥:古代酒器。
《詩·大雅·行葦》:&ldquo酌以大鬥,以祈黃耈。
&rdquo [24]内:通&ldquo納&rdquo。
[25]隐(yìn印)幾:倚在幾案上。
隐,憑倚。
[26]四堵:四壁,指全室。
[27]寒士:貧寒的士人。
土,封建時代特指讀書人。
[28]舉進士:考中進士。
隋唐科舉設進士科,曆代相沿,以進士作為入仕資格的首選。
明清時代,科舉經過三級考試:一曰院試,考中稱生員二曰鄉試,考中稱舉人三曰會試(由禮部主持),考中稱貢士。
貢士再經複試(由皇帝派員主持)和殿試(在宮廷内由皇帝主持)。
被錄取者分為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統稱為進士。
《曆城縣志》記載,殷士儋為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
句原無&ldquo公&rdquo字,據鑄雪齋抄本補。
[29]肥丘:地名。
未詳。
[30]巨觥(gōng工):大酒杯。
《詩·小雅·桑扈》:&ldquo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rdquo此指金爵。
[31]細奴:小僮。
[32]款式雕文:樣式及其上雕繪的圖案。
文,同&ldquo紋&rdquo,圖案。
[33]京卿:即京堂。
明清時稱各衙門長官為堂官。
清代對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和大理、太常、太仆、光祿、鴻胪等寺及國子監的堂官,概稱京堂,官方文書中稱&ldquo京卿&rdquo。
[34]什襲:也作&ldquo十襲&rdquo。
把物品重重疊疊包裹起來,引申為鄭重珍藏的意思。
什,言其多襲,重疊。
[35]明府:漢代對郡守的尊敬。
唐以後用以稱縣令。
這裡以稱殷士儋。
[36]羽化:道教稱成仙飛升為羽化。
這裡是戲指酒杯丢失。
《舊唐書·柳公權傳》:&ldquo公權??别貯酒器一笥,緘滕如故,其器皆亡,訊海鷗,乃曰:&lsquo不測其亡。
&rsquo公權哂曰:&lsquo銀杯羽化耳。
&rsquo不複更言。
&rdquo
[12]箕(jī基)帚(zhǒu肘)女:舊時謙指自己的女兒缺乏才貌,隻能勝任家務粗活。
箕帚,指家庭灑掃之事。
[13]于歸:出嫁。
《詩·周南·桃夭》:&ldquo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rdquo于往。
[14]嘉禮:此指婚禮。
《周禮·春官·大宗伯》:&ldquo以嘉禮親萬民。
&rdquo嘉禮為古代五禮之一,指飲食、婚冠、賓射、飨蒸、脤膰、賀慶等禮儀。
後世專指婚禮。
[15]壓除兇煞:壓制排除兇神惡煞。
壓,懾服。
煞,兇神。
[16]拙荊:對人自稱其妻的謙詞。
《列女傳》:&ldquo梁鴻妻孟光,常荊钗布裙。
&rdquo原指以荊條作钗,裝束儉樸,後人謙稱其妻為荊妻、荊室、山荊、拙荊,均本此。
[17]傧(bìn賓):也作&ldquo擯&rdquo,指代表主人接引賓客的人。
見《周禮·秋官·司儀》鄭玄注。
古時主有傧,客有副殷士儋是代表主方迎接新郎的,所以&ldquo執半主禮&rdquo。
[18]粉黛雲從:丫嬛使女,簇擁如雲。
粉黛,粉白黛綠,代指女子。
白居易《長恨歌》:&ldquo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
&rdquo [19]酒胾(zì字)霧霈:美酒佳肴,熱氣蒸騰。
胾,大塊肉。
[20]環璆(qiǘ求)然:佩玉了當。
《史記·孔子世家》:&ldquo夫人自帷中再拜,環玉聲璆然。
&rdquo環,古時婦女所佩帶的玉飾。
璆然,玉器撞擊的聲音。
[21]翠鳳明珰:髻插翡翠鳳钗,耳飾明珠耳墜。
極言首飾的華麗名貴。
珰,耳飾,珍珠做成的耳墜。
[22]爵:古代禮器,也是酒器,底有三足。
《禮記·禮器》:&ldquo宗廟之祭,貴者獻以爵。
&rdquo注:&ldquo凡觞,一升曰爵。
&rdquo [23]鬥:古代酒器。
《詩·大雅·行葦》:&ldquo酌以大鬥,以祈黃耈。
&rdquo [24]内:通&ldquo納&rdquo。
[25]隐(yìn印)幾:倚在幾案上。
隐,憑倚。
[26]四堵:四壁,指全室。
[27]寒士:貧寒的士人。
土,封建時代特指讀書人。
[28]舉進士:考中進士。
隋唐科舉設進士科,曆代相沿,以進士作為入仕資格的首選。
明清時代,科舉經過三級考試:一曰院試,考中稱生員二曰鄉試,考中稱舉人三曰會試(由禮部主持),考中稱貢士。
貢士再經複試(由皇帝派員主持)和殿試(在宮廷内由皇帝主持)。
被錄取者分為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統稱為進士。
《曆城縣志》記載,殷士儋為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
句原無&ldquo公&rdquo字,據鑄雪齋抄本補。
[29]肥丘:地名。
未詳。
[30]巨觥(gōng工):大酒杯。
《詩·小雅·桑扈》:&ldquo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rdquo此指金爵。
[31]細奴:小僮。
[32]款式雕文:樣式及其上雕繪的圖案。
文,同&ldquo紋&rdquo,圖案。
[33]京卿:即京堂。
明清時稱各衙門長官為堂官。
清代對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和大理、太常、太仆、光祿、鴻胪等寺及國子監的堂官,概稱京堂,官方文書中稱&ldquo京卿&rdquo。
[34]什襲:也作&ldquo十襲&rdquo。
把物品重重疊疊包裹起來,引申為鄭重珍藏的意思。
什,言其多襲,重疊。
[35]明府:漢代對郡守的尊敬。
唐以後用以稱縣令。
這裡以稱殷士儋。
[36]羽化:道教稱成仙飛升為羽化。
這裡是戲指酒杯丢失。
《舊唐書·柳公權傳》:&ldquo公權??别貯酒器一笥,緘滕如故,其器皆亡,訊海鷗,乃曰:&lsquo不測其亡。
&rsquo公權哂曰:&lsquo銀杯羽化耳。
&rsquo不複更言。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