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種梨

關燈
出一副氣憤的樣子,就計較說:&lsquo(這)是好幾天的物資開支了。

    &rsquo如果勸他救濟危難的人,給孤獨無靠的人飯吃,則又忿然,又計較說:&lsquo這是十個人、五個人的飯量。

    &rsquo甚至連父子兄弟,也極微細的錢财也要徹底計較。

    (但是)一旦關乎荒淫爛賭,則整個囊袋家産也不吝啬(就算)刀鋸架在頭頸上,連贖命也來不及。

    諸如此類的事,正是說之不盡而(相對而言)愚蠢的鄉下人的做法,又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rdquo

賞析

  《種梨》所講的故事隻是一個風趣劇,輕松而幽默。

    說的是一個村夫在集市上賣梨,而一個道人萬端乞讨而不得。

    其間一個夥計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買了一個送給道人,沒想到道人吃畢,把核種于地下,霎時間便生芽、發展、開花、結果,于是道人遍送觀者。

    而村夫待道人走後發現本身的一車梨已經子虛烏有,才突然覺悟大悟。

    然而,蒲松齡先生卻在評價中說道:"良友&hellip......父子兄弟,較盡锱铢。

    及至淫博迷心,則頃囊不吝刀鋸臨頸,則贖命不遑。

    諸如此類,正不勝道&hellip......"其極重繁重和憤慨,使人足見先生對吝啬者之恨了。

    

注釋

  (1)貨梨于市:在集市上賣梨。

    貨,賣。

     (2)道士:道教的宗教職業者。

    巾,指道巾,道士帽,玄色,布緞制作。

     (3)老衲(nà):佛教戒律規定,僧尼衣服應用人們遺棄的破布碎片縫綴而成,稱&ldquo百衲衣&rdquo,僧人因自稱&ldquo老衲&rdquo。

    此處借作道士自稱。

     (4)居士:梵語&ldquo迦羅越&rdquo的意譯。

    見《維摩诘所說經·方便品》。

    隋慧運《維摩義記》雲&ldquo居士有二:一、廣積資産,居财之士,名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為居士。

    &rdquo這裡是道士對賣梨者的敬稱。

     (5)肆中傭保者:店鋪雇用的雜役人員。

     (6)喋聒(diéguō):噜囌。

     (7)掬梨大啖(dàn):兩手捧着梨大嚼。

    啖,吃。

     (8)镵(chán):掘土工具。

     (9)沸渖:滾開的汁水。

    渖,汁水。

     (10)萬目攢(cuán)視:衆人一齊注目而視。

    攢,聚集。

     (11)勾萌:彎曲的幼芽。

     (12)扶蘇:這裡義同&ldquo扶疏&rdquo,枝葉茂盛的樣子。

     (13)丁丁(zhēngzhēng):伐木聲。

     (14)引領注目:伸着脖頸專注地觀看。

    引領,伸長脖子。

     (15)表(biào)散:分發。

    表,分散。

     (16)一靶亡:一根車把沒有了。

    靶,通&ldquo把&rdquo,車把。

    亡,失去。

     (17)急迹之:趕忙随後追尋他。

    迹,尋,尋其蹤迹。

     (18)一市粲然:整個集市上的人都大笑不止。

    粲然,大笑露齒的樣子。

    《春秋谷梁傳·昭公四年》:&ldquo軍人粲然皆笑。

    &rdquo注:&ldquo粲然,盛笑貌。

    &rdquo (19)有以哉:是有道理的。

     (20)素封:指無官爵俸祿而十分富有的人家。

    《史記·貨殖列傳》:&ldquo今有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

    &rdquo (21)怫(fú)然:惱恨、氣忿的樣子。

     (22)飯一茕(qióng)獨:款待一個孤苦的人飯食。

    飯,管飯。

    茕獨,孤獨無靠的人。

    《詩·小雅·正月》:&ldquo哿矣富人,哀此茕獨。

    &rdquo (23)較盡锱铢(zīzhū):極微細的錢财也要徹底計較。

    锱、铢,古代極小的重量單位,借指微少的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