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偷桃
關燈
小
中
大
童時赴郡試,值春節。
舊例,先一日各行商賈,彩樓鼓吹赴藩司,名曰&ldquo演春&rdquo。
餘從友人戲矚。
是日遊人如堵。
堂上四官皆赤衣,東西相向坐,時方稚,亦不解其何官,但聞人語哜嘈,鼓吹聒耳。
忽有一人率披發童,荷擔而上,似有所白萬聲洶湧,亦不聞其為何語,但視堂上作笑聲。
即有青衣人大聲命作劇。
其人應命方興,問:&ldquo作何劇?&rdquo堂上相顧數語,吏下宣問所長。
答言:&ldquo能颠倒生物。
&rdquo吏以白官。
小頃複下,命取桃子。
術人應諾,解衣覆笥上,故作怨狀,曰:&ldquo官長殊不了了!堅冰未解,安所得桃?不取,又恐為南面者怒,奈何!&rdquo其子曰:&ldquo父已諾之,又焉辭?&rdquo術人惆怅良久,乃曰:&ldquo我籌之爛熟:春初雪積,人間何處可覓?惟王母園中四時常不凋謝,或有之。
必竊之天上乃可。
&rdquo子曰:&ldquo嘻!天可階而升乎?&rdquo曰:&ldquo有術在。
&rdquo乃啟笥,出繩一團約數十丈,理其端,望空中擲去繩即懸立空際,若有物以挂之。
未幾愈擲愈高,渺入雲中,手中繩亦盡。
乃呼子曰:&ldquo兒來!餘老憊,體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
&rdquo遂以繩授子,曰:&ldquo持此可登。
&rdquo子受繩有難色,怨曰:&ldquo阿翁亦大愦愦!如此一線之繩,欲我附之以登萬仞之高天,倘中道斷絕,骸骨何存矣!&rdquo父又強嗚拍之,曰:&ldquo我已失口,追悔無及,煩兒一行。
倘竊得來,必有百金賞,當為兒娶一美婦。
&rdquo子乃持索,盤旋而上,手移足随,如蛛趁絲,漸入雲霄,不可複見。
久之,墜一桃如碗大。
術人喜,持獻公堂。
堂上傳示良久,亦不知其真僞。
忽而繩落地上,術人驚曰:&ldquo殆矣!上有人斷吾繩,兒将焉托!&rdquo移時一物墜,視之,其子首也。
捧而泣曰:&ldquo是必偷桃為監者所覺。
吾兒休矣!&rdquo又移時一足落無何,肢體紛墜,無複存者。
術人大悲,一一拾置笥中而阖之,曰:&ldquo老夫止此兒,日從我南北遊。
今承嚴命,不意罹此奇慘!當負去瘗之。
&rdquo乃升堂而跪,曰:&ldquo為桃故,殺吾子矣!如憐小人而助之葬,當結草以圖報耳。
&rdquo坐官駭詫,各有賜金。
術人受而纏諸腰,乃扣笥而呼曰:&ldquo八八兒,不出謝賞将何待?&rdquo忽一蓬頭童首抵笥蓋而出,望北稽首,則其子也。
以其術奇,故至今猶記之。
後聞白蓮教能為此術,意此其苗裔耶?譯文 我童年的時候,一次到濟南府參加考試,正巧遇到過春節。
接舊風俗,春節的前一天,城裡的各行各業做生意的,要擡着彩樓,吹吹打打地到布政司衙門去祝賀春節,這叫做&ldquo演春&rdquo。
我也跟着朋友到那裡去看熱鬧。
那天,遊人很多,人們把四面圍得像堵牆,水洩不通。
大堂上坐着四位官員,身上都穿着紅袍,東西面對坐着。
那時我年紀還小,也不懂得堂上是什麼官。
隻聽得人聲嘈雜,鼓樂喧天,震耳欲聾。
忽然有一個人,領着一個披頭散發的童子,挑着一副擔子,走上堂來,好像說了一些話,隻是人聲鼎沸,也聽不見他說了些什麼,隻見大堂上的人在笑。
接着,就有個穿黑色衣服的衙役傳話說,讓他們演戲。
那人答應了,剛要表演,又問道:&ldquo耍什麼戲法?&rdquo堂上的人相互商量了幾句,就見有個衙役走下堂來,問他有什麼拿手的好戲法。
那人回答道:&ldquo我能颠倒生物的時令,生長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rdquo衙役回到堂上禀報後,又走下來,
舊例,先一日各行商賈,彩樓鼓吹赴藩司,名曰&ldquo演春&rdquo。
餘從友人戲矚。
是日遊人如堵。
堂上四官皆赤衣,東西相向坐,時方稚,亦不解其何官,但聞人語哜嘈,鼓吹聒耳。
忽有一人率披發童,荷擔而上,似有所白萬聲洶湧,亦不聞其為何語,但視堂上作笑聲。
即有青衣人大聲命作劇。
其人應命方興,問:&ldquo作何劇?&rdquo堂上相顧數語,吏下宣問所長。
答言:&ldquo能颠倒生物。
&rdquo吏以白官。
小頃複下,命取桃子。
術人應諾,解衣覆笥上,故作怨狀,曰:&ldquo官長殊不了了!堅冰未解,安所得桃?不取,又恐為南面者怒,奈何!&rdquo其子曰:&ldquo父已諾之,又焉辭?&rdquo術人惆怅良久,乃曰:&ldquo我籌之爛熟:春初雪積,人間何處可覓?惟王母園中四時常不凋謝,或有之。
必竊之天上乃可。
&rdquo子曰:&ldquo嘻!天可階而升乎?&rdquo曰:&ldquo有術在。
&rdquo乃啟笥,出繩一團約數十丈,理其端,望空中擲去繩即懸立空際,若有物以挂之。
未幾愈擲愈高,渺入雲中,手中繩亦盡。
乃呼子曰:&ldquo兒來!餘老憊,體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
&rdquo遂以繩授子,曰:&ldquo持此可登。
&rdquo子受繩有難色,怨曰:&ldquo阿翁亦大愦愦!如此一線之繩,欲我附之以登萬仞之高天,倘中道斷絕,骸骨何存矣!&rdquo父又強嗚拍之,曰:&ldquo我已失口,追悔無及,煩兒一行。
倘竊得來,必有百金賞,當為兒娶一美婦。
&rdquo子乃持索,盤旋而上,手移足随,如蛛趁絲,漸入雲霄,不可複見。
久之,墜一桃如碗大。
術人喜,持獻公堂。
堂上傳示良久,亦不知其真僞。
忽而繩落地上,術人驚曰:&ldquo殆矣!上有人斷吾繩,兒将焉托!&rdquo移時一物墜,視之,其子首也。
捧而泣曰:&ldquo是必偷桃為監者所覺。
吾兒休矣!&rdquo又移時一足落無何,肢體紛墜,無複存者。
術人大悲,一一拾置笥中而阖之,曰:&ldquo老夫止此兒,日從我南北遊。
今承嚴命,不意罹此奇慘!當負去瘗之。
&rdquo乃升堂而跪,曰:&ldquo為桃故,殺吾子矣!如憐小人而助之葬,當結草以圖報耳。
&rdquo坐官駭詫,各有賜金。
術人受而纏諸腰,乃扣笥而呼曰:&ldquo八八兒,不出謝賞将何待?&rdquo忽一蓬頭童首抵笥蓋而出,望北稽首,則其子也。
以其術奇,故至今猶記之。
後聞白蓮教能為此術,意此其苗裔耶?
接舊風俗,春節的前一天,城裡的各行各業做生意的,要擡着彩樓,吹吹打打地到布政司衙門去祝賀春節,這叫做&ldquo演春&rdquo。
我也跟着朋友到那裡去看熱鬧。
那天,遊人很多,人們把四面圍得像堵牆,水洩不通。
大堂上坐着四位官員,身上都穿着紅袍,東西面對坐着。
那時我年紀還小,也不懂得堂上是什麼官。
隻聽得人聲嘈雜,鼓樂喧天,震耳欲聾。
忽然有一個人,領着一個披頭散發的童子,挑着一副擔子,走上堂來,好像說了一些話,隻是人聲鼎沸,也聽不見他說了些什麼,隻見大堂上的人在笑。
接着,就有個穿黑色衣服的衙役傳話說,讓他們演戲。
那人答應了,剛要表演,又問道:&ldquo耍什麼戲法?&rdquo堂上的人相互商量了幾句,就見有個衙役走下堂來,問他有什麼拿手的好戲法。
那人回答道:&ldquo我能颠倒生物的時令,生長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rdquo衙役回到堂上禀報後,又走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