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畫壁
關燈
小
中
大
冠以&ldquo禅&rdquo字,如禅房、禅堂等。
(4)弘敞:寬闊明亮。
敞,原作&ldquo廠((廠敞))&rdquo,據青柯亭刻本改。
(5)挂搭:行腳僧(也叫遊方僧)投宿暫住的意思。
也稱&ldquo挂褡&rdquo、&ldquo挂單&rdquo、&ldquo挂錫&rdquo。
褡,指僧衣單,指僧堂東西兩序的名單錫,指錫杖。
行腳僧投宿寺院,衣缽和錫杖不能放在地上,而要挂在僧堂東西兩序名單下面的鈎上,故稱。
(6)肅衣:整衣,表示恭敬。
(7)随喜:佛家語,意思是随己所喜,做些善事指随意向僧人布施财物。
見《法華經·随喜功德品》。
後因稱遊觀寺院為随喜。
(8)志公:指南朝僧人保志。
保志(418&mdash514),也作&ldquo寶志&rdquo,相傳自宋太始(465&mdash471)初,他表現出種種神異的言行,齊、梁時王侯士庶視之為&ldquo神僧&rdquo。
見《高僧傳·神異·梁京師釋保志》。
(9)散花天女:佛經故事中的神女。
《維摩诘經·觀衆生品》載,維摩诘室有一天女,每見諸菩薩聆聽講說佛法,就呈現原身,并将天花撒在他們身上,以驗證其向道之心:道心堅定者花不着身,反之則着身不去。
(10)垂髫(tíao條):披發下垂。
古時十五歲以下兒童不束發,因稱童稚為垂髫。
這裡指未曾束發的少女。
(11)說法:講說佛法。
(12)偏袒繞視者:此指和尚。
偏袒,袒露右肩,詳《聊齋自志》注。
(13)冁(chǎn産)然:笑的樣子。
《莊子·達生》:&ldquo桓公冁然而笑。
&rdquo (14)次且(zījū資苴):同&ldquo趑趄&rdquo。
進退猶豫。
(15)簪珥(ěr耳):發簪和耳環。
(16)上鬟:俗稱&ldquo上頭&rdquo。
山東舊時習俗,女子臨嫁梳妝冠笄、插戴首飾,稱&ldquo上頭&rdquo。
《城武縣志》(道光十年):&ldquo于吉時為女冠笄作樂,名上頭。
&rdquo (17)蘭麝:蘭草和麝香。
古時婦女熏香用品。
(18)吉莫靴:皮靴。
吉莫,皮革。
《北齊書·韓寶業等傳》:&ldquo臣向見郭林宗從冢中出,着大帽吉莫靴,插馬鞭。
&rdquo (19)缧(léi累)鎖:拘系犯人的鎖鍊。
缧,黑繩。
(20)金甲使者:身着鐵制铠甲的使者。
(21)絜(xié協):持。
通&ldquo挈&rdquo。
(22)勿贻伊戚:意為不要自招罪罰。
《詩·小雅·小明》:&ldquo心之憂矣,自诒伊戚。
&rdquo诒,通&ldquo贻&rdquo,遺留。
伊,通&ldquo繄&rdquo(yī),是。
戚,憂愁。
(23)反身鹗顧:反轉身來,瞋目四顧。
鹗,猛禽,雙目深陷,神色兇狠。
(24)語論:談論。
語,交相告語。
(25)局蹐(jújí局脊):畏縮恐懼而蜷曲。
局,同跼,屈曲。
蹐,小步而行。
(26)檀越:也作&ldquo檀那&rdquo,梵語&ldquo陀那缽底&rdquo的音譯,義譯為&ldquo施主&rdquo,指向寺院施舍财物的俗家人。
(27)灰心木立:心如死灰,形似槁木。
灰心,是說心沉寂如死灰木立,是說站立着象枯幹的木頭,沒有知覺。
《莊子·齊物論》:&ldquo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rdquo (28)螺髻翹然:螺形發髻高高翹起,為已婚婦女的發式。
(29)此言類有道者:說出這樣話的,像是一位深通哲理的人。
有道,謂深明哲理。
(30)老婆心切:教人心切。
佛家稱教導學人親切叮咛者曰老婆,寓慈悲之意。
《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載,唐代義玄禅師(?&mdash867)初投江西黃檗山參希運大師。
義玄問黃檗&ldquo如何是祖師西來意?&rdquo&ldquo黃檗便打,如是三問,三遭打。
&rdquo黃檗意欲以此令其自悟,而義玄不解其意,辭去,往參大愚禅師。
大愚說:&ldquo黃檗恁麼老婆,為汝得徹困,猶覓過在。
&rdquo義玄頓時領悟到希運的用意,随即返回黃檗山受教。
黃檗問雲:&ldquo汝回太速生。
&rdquo義玄雲:&ldquo隻為老婆心切。
&rdquo
(4)弘敞:寬闊明亮。
敞,原作&ldquo廠((廠敞))&rdquo,據青柯亭刻本改。
(5)挂搭:行腳僧(也叫遊方僧)投宿暫住的意思。
也稱&ldquo挂褡&rdquo、&ldquo挂單&rdquo、&ldquo挂錫&rdquo。
褡,指僧衣單,指僧堂東西兩序的名單錫,指錫杖。
行腳僧投宿寺院,衣缽和錫杖不能放在地上,而要挂在僧堂東西兩序名單下面的鈎上,故稱。
(6)肅衣:整衣,表示恭敬。
(7)随喜:佛家語,意思是随己所喜,做些善事指随意向僧人布施财物。
見《法華經·随喜功德品》。
後因稱遊觀寺院為随喜。
(8)志公:指南朝僧人保志。
保志(418&mdash514),也作&ldquo寶志&rdquo,相傳自宋太始(465&mdash471)初,他表現出種種神異的言行,齊、梁時王侯士庶視之為&ldquo神僧&rdquo。
見《高僧傳·神異·梁京師釋保志》。
(9)散花天女:佛經故事中的神女。
《維摩诘經·觀衆生品》載,維摩诘室有一天女,每見諸菩薩聆聽講說佛法,就呈現原身,并将天花撒在他們身上,以驗證其向道之心:道心堅定者花不着身,反之則着身不去。
(10)垂髫(tíao條):披發下垂。
古時十五歲以下兒童不束發,因稱童稚為垂髫。
這裡指未曾束發的少女。
(11)說法:講說佛法。
(12)偏袒繞視者:此指和尚。
偏袒,袒露右肩,詳《聊齋自志》注。
(13)冁(chǎn産)然:笑的樣子。
《莊子·達生》:&ldquo桓公冁然而笑。
&rdquo (14)次且(zījū資苴):同&ldquo趑趄&rdquo。
進退猶豫。
(15)簪珥(ěr耳):發簪和耳環。
(16)上鬟:俗稱&ldquo上頭&rdquo。
山東舊時習俗,女子臨嫁梳妝冠笄、插戴首飾,稱&ldquo上頭&rdquo。
《城武縣志》(道光十年):&ldquo于吉時為女冠笄作樂,名上頭。
&rdquo (17)蘭麝:蘭草和麝香。
古時婦女熏香用品。
(18)吉莫靴:皮靴。
吉莫,皮革。
《北齊書·韓寶業等傳》:&ldquo臣向見郭林宗從冢中出,着大帽吉莫靴,插馬鞭。
&rdquo (19)缧(léi累)鎖:拘系犯人的鎖鍊。
缧,黑繩。
(20)金甲使者:身着鐵制铠甲的使者。
(21)絜(xié協):持。
通&ldquo挈&rdquo。
(22)勿贻伊戚:意為不要自招罪罰。
《詩·小雅·小明》:&ldquo心之憂矣,自诒伊戚。
&rdquo诒,通&ldquo贻&rdquo,遺留。
伊,通&ldquo繄&rdquo(yī),是。
戚,憂愁。
(23)反身鹗顧:反轉身來,瞋目四顧。
鹗,猛禽,雙目深陷,神色兇狠。
(24)語論:談論。
語,交相告語。
(25)局蹐(jújí局脊):畏縮恐懼而蜷曲。
局,同跼,屈曲。
蹐,小步而行。
(26)檀越:也作&ldquo檀那&rdquo,梵語&ldquo陀那缽底&rdquo的音譯,義譯為&ldquo施主&rdquo,指向寺院施舍财物的俗家人。
(27)灰心木立:心如死灰,形似槁木。
灰心,是說心沉寂如死灰木立,是說站立着象枯幹的木頭,沒有知覺。
《莊子·齊物論》:&ldquo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rdquo (28)螺髻翹然:螺形發髻高高翹起,為已婚婦女的發式。
(29)此言類有道者:說出這樣話的,像是一位深通哲理的人。
有道,謂深明哲理。
(30)老婆心切:教人心切。
佛家稱教導學人親切叮咛者曰老婆,寓慈悲之意。
《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載,唐代義玄禅師(?&mdash867)初投江西黃檗山參希運大師。
義玄問黃檗&ldquo如何是祖師西來意?&rdquo&ldquo黃檗便打,如是三問,三遭打。
&rdquo黃檗意欲以此令其自悟,而義玄不解其意,辭去,往參大愚禅師。
大愚說:&ldquo黃檗恁麼老婆,為汝得徹困,猶覓過在。
&rdquo義玄頓時領悟到希運的用意,随即返回黃檗山受教。
黃檗問雲:&ldquo汝回太速生。
&rdquo義玄雲:&ldquo隻為老婆心切。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