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瞳人語

關燈
dot馬援傳》:&ldquo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禦款段馬&rdquo《注》:&ldquo款,猶緩也,言形段遲緩也。

    &rdquo (8)小驷:小馬。

    驷,四馬一車,也泛指馬,《禮記·三年問》:&ldquo若驷之過隙。

    &rdquo《經典釋文》:&ldquo驷,馬也。

    &rdquo (9)芙蓉城:迷信傳說中的仙境。

    歐陽修《六一詩話》:&ldquo(石)曼卿卒後,其故人有見之者,雲恍忽如夢中,言我今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

    &rdquo歸甯:婦女回母家探視,古稱歸甯。

    《詩·周南·葛覃》:&ldquo害澣害否,歸甯父母。

    &rdquo甯,安,問安。

     (10)田舍娘子:鄉下婦女,農婦。

     (11)放:任意。

     (12)小翳(yì益):小片障(雲)膜。

    翳,目疾,遮蔽瞳孔的薄膜。

    下文&ldquo右睛起旋螺&rdquo,是說薄膜厚結成螺旋形。

     (13)《光明經》:佛教經典《金光明經》的簡稱。

     (14)浼(měi每)人:央求人,請人。

     (15)撚珠:用手撚數着佛珠。

    珠,佛珠,也稱&ldquo數珠&rdquo,梵語&ldquo缽塞莫&rdquo的意譯,佛教徒念佛号或經咒時用以計數。

    通常用香木車成圓粒,貫穿成串,也有用瑪瑙、玉石制作的,粒數多少不等,少者十四顆,多者達一千零八十顆。

     (16)萬緣俱淨:意思是各種世俗雜念全都消除。

    緣,佛家語,此指意念産生的因緣。

     (17)叵(pǒ笸)耐殺人:令人難以忍耐。

    叵,不可。

    殺,同&ldquo煞&rdquo。

     (18)珍珠蘭:也稱珠蘭,常綠小灌木,初夏開小花,穗狀花序,呈黃綠色,有香味。

     (19)營營:往來飛聲。

    《詩·小雅·青蠅》:&ldquo營營青蠅,止于樊。

    &rdquo朱熹注:&ldquo營營,往來飛聲。

    &rdquo (20)隧道:地下暗道。

    這裡指眼睛通向鼻孔的潛道。

    《素問·調經論》:&ldquo五藏之道,皆出于經隧。

    &rdquo注:&ldquo隧,潛道也。

    &rdquo (21)得與而俱:意思是,如果我啟門成功,就與你共同使用。

    而,你。

    俱,一同。

     (22)劈椒:花椒成熟後果皮綻裂的縫隙。

    花椒内的黑子,俗名&ldquo椒目&rdquo。

    這裡形容露出一小點黑色的瞳孔。

     (23)了了:清楚。

     (24)檢束:指對言行檢點約束。

     (25)盛德:美德。

    《史記·老子申韓列傳》:&ldquo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rdquo盛,大、美。

     (26)&ldquo異史氏曰&rdquo:《聊齋志異》所用的一種論贊體例。

    異史氏,作者蒲松齡自稱。

    本書撰寫狐鬼神異故事多仿史書列傳體例,因稱&ldquo異史&rdquo而在正文後,則仿照《左傳》的&ldquo君子曰&rdquo和《史記》的&ldquo太史公曰&rdquo的論贊體例,标以&ldquo異氏史曰&rdquo,以便作者直接發表議論。

     (27)有美人兮:《詩·鄭風·野有蔓草》中的詩句。

    原詩為:&ldquo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願兮。

    &rdquo (28)評骘(zhì質)殊亵:評論得十分猥亵、下流。

    骘,定。

     (29)忸怩:羞愧葸縮的樣子。

     (30)吃吃:形容說話結結巴巴、吞吐含混。

     (31)菩薩:梵語&ldquo菩提薩埵&rdquo的略稱。

    《翻譯名義集》一引法藏釋:&ldquo菩提,此謂之覺薩埵,此曰衆生。

    以上智求菩提,用悲下術衆生。

    &rdquo佛教用以指自覺本性而又善度衆生的修行者,地位僅次于佛,世傳觀世音菩薩多現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