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自序
關燈
小
中
大
(24)概:一概,完全。
以人廢:以人廢言。
(25)懸弧:《禮記·内則》:&ldquo子生,男子設弧于門左,女子設帨于門右。
&rdquo弧,木弓。
後以&ldquo懸弧&rdquo表男子誕生。
(26)先大人:死去的父親,指蒲盤。
瞿昙:梵語,原為佛教始祖姓氏,後泛指僧人。
(27)偏袒:和尚身穿袈裟,袒露右肩,故稱。
《釋氏要覽·禮數》:&ldquo偏袒,天竺之儀也。
&rdquo (28)墨志:黑痣。
(29)羸(léi):瘦。
(30)長命不猶:長大成人後命運不好。
不猶,不如别人。
《詩經·召南·小星》:&ldquo實命不猶。
&rdquo (31)筆墨之耕耘:猶謂賣文度日。
(32)蕭條似缽:像托缽和尚一樣清貧。
缽,梵語&ldquo缽多羅&rdquo之省文,俗稱缽盂。
(33)面壁人:《五燈會元》卷一載,佛教禅宗祖師達摩來中國,面壁而坐九年。
此處泛指佛僧。
(34)有漏根因:佛家語。
《景德傳燈錄》卷二載,梁武帝問達摩:&ldquo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記,有何功德?&rdquo師曰:&ldquo并無功德。
&rdquo帝問何以無功德,師曰:&ldquo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雖有非實。
&rdquo帝曰:&ldquo如何是真功德?&rdquo答曰:&ldquo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可世求。
&rdquo按,佛家謂三界之情,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洩漏。
&ldquo有漏根因&rdquo,謂未斷絕塵緣,歸于寂空。
(35)&ldquo未結&rdquo句:承上句而言,謂未得&ldquo證果&rdquo。
人天,佛教語。
六道輪回中的人道和天道。
人天之果,即行善者得到的果報。
(36)藩溷(hùn)之花:《梁書·範缜傳》:&ldquo缜在齊世嘗侍竟陵王子良。
子良精信釋佛,而缜盛稱無佛。
子良問曰:&lsquo君不信因果,世間何得有富貴?何得有貧賤?&rsquo缜答曰:&lsquo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随風而堕,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牆落于糞溷之側。
貴賤雖複殊途,因果竟在何處?&rsquo&rdquo溷,糞坑。
這裡是借以自喻。
(37)六道:佛教語,謂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樣輪回去處。
(38)熒熒:燭光微弱貌。
唐許渾《下第贻友人》:&ldquo夜寒歌苦燭熒熒。
&rdquo (39)蕊:指燈油将盡,燈芯結花。
(40)腋:指狐腋下毛皮。
裘,皮袍。
(41)《幽冥》之錄:南朝劉義慶著《幽冥錄》,記神鬼怪異事。
這裡泛指志怪小說。
(42)浮白:本義為罰滿飲一杯酒。
浮,舊時行酒令罰酒之稱,後指滿飲。
白,古代罰酒用的杯子。
後以&ldquo浮白&rdquo泛指飲酒。
(43)孤憤之書:戰國韓非著有《孤憤》。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索引雲:&ldquo孤憤,憤孤直不容于時也。
&rdquo此指代《聊齋志異》。
(44)吊月:望月哀傷。
(45)闌:欄幹。
(46)青林黑塞:語本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ldquo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rdquo比喻冥冥中。
(47)康熙己末:康熙十八(1679)年。
以人廢:以人廢言。
(25)懸弧:《禮記·内則》:&ldquo子生,男子設弧于門左,女子設帨于門右。
&rdquo弧,木弓。
後以&ldquo懸弧&rdquo表男子誕生。
(26)先大人:死去的父親,指蒲盤。
瞿昙:梵語,原為佛教始祖姓氏,後泛指僧人。
(27)偏袒:和尚身穿袈裟,袒露右肩,故稱。
《釋氏要覽·禮數》:&ldquo偏袒,天竺之儀也。
&rdquo (28)墨志:黑痣。
(29)羸(léi):瘦。
(30)長命不猶:長大成人後命運不好。
不猶,不如别人。
《詩經·召南·小星》:&ldquo實命不猶。
&rdquo (31)筆墨之耕耘:猶謂賣文度日。
(32)蕭條似缽:像托缽和尚一樣清貧。
缽,梵語&ldquo缽多羅&rdquo之省文,俗稱缽盂。
(33)面壁人:《五燈會元》卷一載,佛教禅宗祖師達摩來中國,面壁而坐九年。
此處泛指佛僧。
(34)有漏根因:佛家語。
《景德傳燈錄》卷二載,梁武帝問達摩:&ldquo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記,有何功德?&rdquo師曰:&ldquo并無功德。
&rdquo帝問何以無功德,師曰:&ldquo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雖有非實。
&rdquo帝曰:&ldquo如何是真功德?&rdquo答曰:&ldquo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可世求。
&rdquo按,佛家謂三界之情,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洩漏。
&ldquo有漏根因&rdquo,謂未斷絕塵緣,歸于寂空。
(35)&ldquo未結&rdquo句:承上句而言,謂未得&ldquo證果&rdquo。
人天,佛教語。
六道輪回中的人道和天道。
人天之果,即行善者得到的果報。
(36)藩溷(hùn)之花:《梁書·範缜傳》:&ldquo缜在齊世嘗侍竟陵王子良。
子良精信釋佛,而缜盛稱無佛。
子良問曰:&lsquo君不信因果,世間何得有富貴?何得有貧賤?&rsquo缜答曰:&lsquo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随風而堕,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牆落于糞溷之側。
貴賤雖複殊途,因果竟在何處?&rsquo&rdquo溷,糞坑。
這裡是借以自喻。
(37)六道:佛教語,謂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樣輪回去處。
(38)熒熒:燭光微弱貌。
唐許渾《下第贻友人》:&ldquo夜寒歌苦燭熒熒。
&rdquo (39)蕊:指燈油将盡,燈芯結花。
(40)腋:指狐腋下毛皮。
裘,皮袍。
(41)《幽冥》之錄:南朝劉義慶著《幽冥錄》,記神鬼怪異事。
這裡泛指志怪小說。
(42)浮白:本義為罰滿飲一杯酒。
浮,舊時行酒令罰酒之稱,後指滿飲。
白,古代罰酒用的杯子。
後以&ldquo浮白&rdquo泛指飲酒。
(43)孤憤之書:戰國韓非著有《孤憤》。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索引雲:&ldquo孤憤,憤孤直不容于時也。
&rdquo此指代《聊齋志異》。
(44)吊月:望月哀傷。
(45)闌:欄幹。
(46)青林黑塞:語本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ldquo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rdquo比喻冥冥中。
(47)康熙己末:康熙十八(16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