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關燈
小
中
大
太太離開家已經十多天了,在這十多天之中吃的盡是旅館的包飯,一碗炒豆腐,一碗燒油菜……不酸不辣的,一點沒有口味。
比起在家所吃的來,真是有些咽不下去。
今天她偶爾借了隔壁的趙太太的燒飯剩下來的火、炒了一個蛋炒飯。
而趙太太那人又非常和藹,給她親手沖了一大碗的高湯。
這湯裡邊放了不少的味精和醬油。
本來這高湯之類,她從來連嘗也不嘗的,而現在她竟拿着調匙不住地喝。
仿佛在旅館裡邊把她熬苦壞了。
而隔壁三十一号房間的趙太太,是一個很瘦的、說起話來聲音喳喳喳的一個女人,臉上生着不少的雀斑。
她有五個孩子,大概她也快四十歲了,滿臉都起了皺紋。
大概是她的喉嚨不好,她一說起話來,好像啞子的聲音似的。
趙太太對馬伯樂太太說: “看可不是那包飯太不好吃,我就吃不慣,我們來到這旅館頭三天也是吃的旅館的飯。
我一看這不是個永久之計,我就趕快張羅着買個煤火爐……我就叫茶房買的,誰知道這茶房賺錢不賺錢,這火爐可是一塊多餞,從前這上海我沒來過……你說可不是一個泥作的就會一塊多錢!” 馬伯樂的太太說: “這上海我也是第一次來。
” 趙太太說: “可不是嘛!我就說不來這上海,孩子他爸爸就說非來不可。
我看南京是不要緊的。
” 馬伯樂太太說: “男人都是那樣,我們孩子他爸爸也還不是一封電報一封信的,非催着來上海不可。
來到上海我看又怎樣,上海說也靠不住的,這些日子上海的人,走了多少!杭州、漢口、四川……都往那邊去了。
” 趙太太說: “你們不走嗎?我們可打算走,不過現在走不了,打算下個月底走,孩子他爸爸在南京做事,忙得不得了,沒有工夫來接我們。
我一個人帶着這一大批孩子,路上我是沒辦法的。
聽說最近淞江橋也炸了,火車到那裡過不去,在夜裡人們都下來從橋上摸着走過去。
聽說在淞江橋那兒才慘呢,哭天叫地的,聽說有些小孩子就被擠掉江裡了。
那才慘呢……說是有一個老頭背着孫兒,大家一擠,把那老頭的孫兒撲通一聲擠到江去了。
那老頭過了橋就發傻了。
和一攤泥似的就在江邊上坐着,他也不哭,他也不說什麼。
别人問:‘你怎麼不上火車呢?’他說他等着他孫兒來了一塊上火車……你說可笑不可笑,好像他的孫兒還會從江裡爬出來似的。
後來那老頭可不是瘋了!有好些人看見他的,我們有一個親戚從淞江來說的。
” 馬伯樂太太說: “你們打算到哪兒去?” “我們打算到漢口。
” “在漢口可有親戚?” “我們有朋友。
” 就這樣随便的說着,蛋炒飯就已經炒好了。
趙太太看見蛋炒飯已經炒好了,就趕忙說: “吃蛋炒飯配着高湯才最對口味……” 趙太太于是就着那個炒飯的熱鍋底,就倒了一大碗冷水進去,不一會,那冷水就翻花了,而且因為鍋邊上有油,就咝咝地
比起在家所吃的來,真是有些咽不下去。
今天她偶爾借了隔壁的趙太太的燒飯剩下來的火、炒了一個蛋炒飯。
而趙太太那人又非常和藹,給她親手沖了一大碗的高湯。
這湯裡邊放了不少的味精和醬油。
本來這高湯之類,她從來連嘗也不嘗的,而現在她竟拿着調匙不住地喝。
仿佛在旅館裡邊把她熬苦壞了。
而隔壁三十一号房間的趙太太,是一個很瘦的、說起話來聲音喳喳喳的一個女人,臉上生着不少的雀斑。
她有五個孩子,大概她也快四十歲了,滿臉都起了皺紋。
大概是她的喉嚨不好,她一說起話來,好像啞子的聲音似的。
趙太太對馬伯樂太太說: “看可不是那包飯太不好吃,我就吃不慣,我們來到這旅館頭三天也是吃的旅館的飯。
我一看這不是個永久之計,我就趕快張羅着買個煤火爐……我就叫茶房買的,誰知道這茶房賺錢不賺錢,這火爐可是一塊多餞,從前這上海我沒來過……你說可不是一個泥作的就會一塊多錢!” 馬伯樂的太太說: “這上海我也是第一次來。
” 趙太太說: “可不是嘛!我就說不來這上海,孩子他爸爸就說非來不可。
我看南京是不要緊的。
” 馬伯樂太太說: “男人都是那樣,我們孩子他爸爸也還不是一封電報一封信的,非催着來上海不可。
來到上海我看又怎樣,上海說也靠不住的,這些日子上海的人,走了多少!杭州、漢口、四川……都往那邊去了。
” 趙太太說: “你們不走嗎?我們可打算走,不過現在走不了,打算下個月底走,孩子他爸爸在南京做事,忙得不得了,沒有工夫來接我們。
我一個人帶着這一大批孩子,路上我是沒辦法的。
聽說最近淞江橋也炸了,火車到那裡過不去,在夜裡人們都下來從橋上摸着走過去。
聽說在淞江橋那兒才慘呢,哭天叫地的,聽說有些小孩子就被擠掉江裡了。
那才慘呢……說是有一個老頭背着孫兒,大家一擠,把那老頭的孫兒撲通一聲擠到江去了。
那老頭過了橋就發傻了。
和一攤泥似的就在江邊上坐着,他也不哭,他也不說什麼。
别人問:‘你怎麼不上火車呢?’他說他等着他孫兒來了一塊上火車……你說可笑不可笑,好像他的孫兒還會從江裡爬出來似的。
後來那老頭可不是瘋了!有好些人看見他的,我們有一個親戚從淞江來說的。
” 馬伯樂太太說: “你們打算到哪兒去?” “我們打算到漢口。
” “在漢口可有親戚?” “我們有朋友。
” 就這樣随便的說着,蛋炒飯就已經炒好了。
趙太太看見蛋炒飯已經炒好了,就趕忙說: “吃蛋炒飯配着高湯才最對口味……” 趙太太于是就着那個炒飯的熱鍋底,就倒了一大碗冷水進去,不一會,那冷水就翻花了,而且因為鍋邊上有油,就咝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