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詩
關燈
小
中
大
琴子同細竹回來了,小林看着那說笑的樣子——都現得累了,不禁神往。是什麼一個山?山上轉頭才如此!但他問道:
“你們怎麼不摘花回來?”
她們本是說出去摘花,回來卻空手,一聽這話,雙雙的坐在那桌子的一旁把花紅山回看了一遍,而且居然動了探手之情!所以,眼睛一轉,是一個莫可如何之感。
古人說,“鏡裡花難摘”,可笑的是這探手之情。
細竹答道:
“是的,忘記了,沒有摘。”
還是忘記的好,此刻一瞬間的紅花之山,沒有一點破綻,若彼岸之美滿。
小林這人,他一切的豐富,就坐在追求。然而他惘然。比如,有一位女子,一回,兩人都在一個人家慶賀什麼,她談話,他聽,——其實是以一個刺客那麼把住生命的精神凝想着:“你要睡!”他說睡上了她的睫毛。這女人,她的睡相大概很異常。又一回,是深夜失火,他跑去看,她也來了,頓時,千百人拚命喊叫之中,他萬籁俱寂,看她,——他說她是剛剛起來,睡還未走得遠。他說他認得了睡神的半面妝,——這應該算是一個奇迹,可以自豪的?但他隻沒有失聲的哭,世界仿佛是一個睡美人之榻,而又是一個陰影,他摸索出來的太陽是月亮。
現在,他怅望于沒有看見的山,對着這山上回來的兩個人。
終于留了他一個人在這一間屋子裡玩,(這裡是客房)不小的工夫,——細竹又進來了,向他道:
“你今天不同我們去,——很好玩。”
這話他當然是聽了,但稀奇得利害,細竹換了衣裳!
單衣,月白之色,又是一樣的好看。好看不足奇,隻是太出乎不意!立時又神遊起來了,今天上午一個人仔細端詳了的那個地方,壁上的箫,瓶子裡的花,棕榈的綠蔭——怎麼會有這麼一更衣呢?……
這個地方——他說他實在是看不盡。
細竹,一天的日頭,回到房裡去,浸了一盆涼水。三啞正從河裡挑水進門,她就拿着她的盆子要他向盆裡倒。三啞還以為她總是忘記不了她自己栽的那幾缽花拿去澆花。她又随便的梳了一梳她的頭發,隻是随便的,馬上天要黑了,那裡還費事把它解散?小林不顧這些,——連她們剛剛是由花紅山回來他也不記得了。
“你們,才穿了那衣,忽然又是這衣,神秘得很。”
“我走得很熱。”
她說着坐下了,同時低下頭一看,——一個不自覺的習慣而已,人家說衣裳,她就看衣裳。她曉得小林是說她換了衣裳,并沒有細聽他的話。實在這算得什麼呢,換了一換衣?
就說“神秘”,這東西本身亦是不能理會的了,所謂自有仙才自不知。小林,他是站着,當她低頭,他也稍為一低眼——
觀止矣!少女之胸襟。
細竹或者覺察了,因為,一時間,擡起頭來,不期然而然的專以眼睛來相看,——她何緻于是怒目?但好像問:“你看什麼?”
放開眼睛,他道:
“山上有什麼好玩的?”
“不告訴你。”
連忙又覺得無禮,笑了。
“老兒鋪,是不是有一個老兒路上開茶鋪?”
“那裡看見?我們在一家茶鋪裡喝茶,隻看見一個女人。
她有一個女兒,十五六歲,我們剛到的時候她不在家,她把她喊回來,睄我們。這姑娘長得一個大扁臉,難看極了。”
她這麼的說,小林則是那麼的看了,此時平心靜氣的,微笑着。“回來的時候,怎的那個急迫的樣子?——琴子就不相同。汗珠兒,真是荷瓣上的露,——隻叫人起涼意。”這恐怕是他時間的錯誤了,因為當着這清涼之面而想那汗珠兒。于是已經不是看她,是她對鏡了,中間心猿意馬了一會,再照——又不道“自己”暗中偷換!自己在鏡子裡頭涼快了。他實到了這樣的忘我之境。
他要寫一首詩,沒有成功,或者是他的心太醉了。但他歸究于這一國的文字,因為他想象——寫出來應該是一個“乳”字,這麼一個字他說不稱意。所以想到題目就窘:“好貧乏呵。”立刻記起了《楊妃出浴》的故事,——于是而目湧蓮花了!那裡還做詩?慢慢又歎息着:“中國人卑鄙,fresh總不會寫。”不知怎的又記起那“小兒”偷桃,于是已幻了一桃林,綠當然肥些,又恰恰是站在樹底下——那麼人是綠意?但照眼的是桃上的紅。那裡看見這樣的紅桃?一定是拿桃花的顔色移作桃頰了。其樹又若非世間的高——雖是實感,蓋亦知其為天上事矣,故把月中桂樹高五百丈也移到這裡來了。
一天外出,偶爾看見一匹馬在青草地上打滾,他的詩到這時才俨然做成功了,大喜,“這個東西真快活!”并沒有止步。“我好比——”當然是好比這個東西,但觀念是那麼的走得快,就以這三個字完了。這個“我”,是埋頭于女人的胸中呵一個潛意識。
以後時常想到這匹馬。其實當時馬是什麼色他也未曾細看,他覺得一匹白馬,好天氣,仰天打滾,草色青青。
“你們怎麼不摘花回來?”
她們本是說出去摘花,回來卻空手,一聽這話,雙雙的坐在那桌子的一旁把花紅山回看了一遍,而且居然動了探手之情!所以,眼睛一轉,是一個莫可如何之感。
古人說,“鏡裡花難摘”,可笑的是這探手之情。
細竹答道:
“是的,忘記了,沒有摘。”
還是忘記的好,此刻一瞬間的紅花之山,沒有一點破綻,若彼岸之美滿。
小林這人,他一切的豐富,就坐在追求。然而他惘然。比如,有一位女子,一回,兩人都在一個人家慶賀什麼,她談話,他聽,——其實是以一個刺客那麼把住生命的精神凝想着:“你要睡!”他說睡上了她的睫毛。這女人,她的睡相大概很異常。又一回,是深夜失火,他跑去看,她也來了,頓時,千百人拚命喊叫之中,他萬籁俱寂,看她,——他說她是剛剛起來,睡還未走得遠。他說他認得了睡神的半面妝,——這應該算是一個奇迹,可以自豪的?但他隻沒有失聲的哭,世界仿佛是一個睡美人之榻,而又是一個陰影,他摸索出來的太陽是月亮。
現在,他怅望于沒有看見的山,對着這山上回來的兩個人。
終于留了他一個人在這一間屋子裡玩,(這裡是客房)不小的工夫,——細竹又進來了,向他道:
“你今天不同我們去,——很好玩。”
這話他當然是聽了,但稀奇得利害,細竹換了衣裳!
單衣,月白之色,又是一樣的好看。好看不足奇,隻是太出乎不意!立時又神遊起來了,今天上午一個人仔細端詳了的那個地方,壁上的箫,瓶子裡的花,棕榈的綠蔭——怎麼會有這麼一更衣呢?……
這個地方——他說他實在是看不盡。
細竹,一天的日頭,回到房裡去,浸了一盆涼水。三啞正從河裡挑水進門,她就拿着她的盆子要他向盆裡倒。三啞還以為她總是忘記不了她自己栽的那幾缽花拿去澆花。她又随便的梳了一梳她的頭發,隻是随便的,馬上天要黑了,那裡還費事把它解散?小林不顧這些,——連她們剛剛是由花紅山回來他也不記得了。
“你們,才穿了那衣,忽然又是這衣,神秘得很。”
“我走得很熱。”
她說着坐下了,同時低下頭一看,——一個不自覺的習慣而已,人家說衣裳,她就看衣裳。她曉得小林是說她換了衣裳,并沒有細聽他的話。實在這算得什麼呢,換了一換衣?
就說“神秘”,這東西本身亦是不能理會的了,所謂自有仙才自不知。小林,他是站着,當她低頭,他也稍為一低眼——
觀止矣!少女之胸襟。
細竹或者覺察了,因為,一時間,擡起頭來,不期然而然的專以眼睛來相看,——她何緻于是怒目?但好像問:“你看什麼?”
放開眼睛,他道:
“山上有什麼好玩的?”
“不告訴你。”
連忙又覺得無禮,笑了。
“老兒鋪,是不是有一個老兒路上開茶鋪?”
“那裡看見?我們在一家茶鋪裡喝茶,隻看見一個女人。
她有一個女兒,十五六歲,我們剛到的時候她不在家,她把她喊回來,睄我們。這姑娘長得一個大扁臉,難看極了。”
她這麼的說,小林則是那麼的看了,此時平心靜氣的,微笑着。“回來的時候,怎的那個急迫的樣子?——琴子就不相同。汗珠兒,真是荷瓣上的露,——隻叫人起涼意。”這恐怕是他時間的錯誤了,因為當着這清涼之面而想那汗珠兒。于是已經不是看她,是她對鏡了,中間心猿意馬了一會,再照——又不道“自己”暗中偷換!自己在鏡子裡頭涼快了。他實到了這樣的忘我之境。
他要寫一首詩,沒有成功,或者是他的心太醉了。但他歸究于這一國的文字,因為他想象——寫出來應該是一個“乳”字,這麼一個字他說不稱意。所以想到題目就窘:“好貧乏呵。”立刻記起了《楊妃出浴》的故事,——于是而目湧蓮花了!那裡還做詩?慢慢又歎息着:“中國人卑鄙,fresh總不會寫。”不知怎的又記起那“小兒”偷桃,于是已幻了一桃林,綠當然肥些,又恰恰是站在樹底下——那麼人是綠意?但照眼的是桃上的紅。那裡看見這樣的紅桃?一定是拿桃花的顔色移作桃頰了。其樹又若非世間的高——雖是實感,蓋亦知其為天上事矣,故把月中桂樹高五百丈也移到這裡來了。
一天外出,偶爾看見一匹馬在青草地上打滾,他的詩到這時才俨然做成功了,大喜,“這個東西真快活!”并沒有止步。“我好比——”當然是好比這個東西,但觀念是那麼的走得快,就以這三個字完了。這個“我”,是埋頭于女人的胸中呵一個潛意識。
以後時常想到這匹馬。其實當時馬是什麼色他也未曾細看,他覺得一匹白馬,好天氣,仰天打滾,草色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