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關燈
小
中
大
九
“喲,稀客,多少日子不來啦!”
貴生不曾答話,勉強地笑了笑,斜坐在炕邊上,眼睛骨碌骨碌地從有财嫂的低垂的臉龐轉到她的兩隻手上,那十根手指正在迅速地牽引針線,縫制一些羊毛手套。他的确有長遠的時間不曾單獨會見有财嫂了,那不是由于嫌惡。相反,他的心差不多無時無刻不萦繞在有财嫂的左右。他願意永遠留在這個窯洞裡,無論是睡覺或者吃飯,他的思想卻不能駕馭他的行動。他不敢來,甚而不敢走過有财嫂的門前。這不是怯懦,因為他的心裡永遠顯現着吳有财的影子,他是要忍受最大的苦痛來克制自己的情欲,不使他的行動太過分了。
這兒有一件使他為難的事情,必須對有财嫂交代明白。在路上,他想一進門就說清楚,省得多耽擱一分鐘,多受一分鐘的苦惱,此刻卻變得反常地畏縮,沒有勇氣開口。他想:還是先說點旁的話吧!
“小秃子呢?”
“念冬學去啦。”有财嫂手裡的線快縫完了。她在手套上絞了幾針,用牙齒把那根殘餘的線頭咬斷。擎起針鼻,重新穿進一根。
“他不上小學啦麼?”其實,貴生今天上午還看見小秃子走進學校,但他尋不出第二句話好說。
“上啊,這是人家鄭同志好意多教他點。”有财嫂繼續做她的針線,一面說:“小秃子那孩子淘是淘氣,可不滑學,除非放哨啦,告一天半天假,有點小病小災還不在乎呢。”
她翻一翻小眼,偷看貴生的黑臉。這小夥子的兩片腮肉不曉得多重,向下挂着,一點沒有愉快的表情,她覺察出他的不安,猜不出他肚子裡懷着什麼蹊跷事兒。一陣心跳,她怯生生地想:他是不是要胡纏呀?
她不能再靜靜地做針線了。她想下炕燒飯,避開貴生的貓頭鷹一樣的野眼,又想借口去念冬學,離開窯洞,可是晚班隻有一些白天在小學讀書的孩子。她是早晨上班,貴生一定知道。難堪的沉默繼續延長着。貴生尋到一個話頭。
“你光做手套。沒做襪子麼?”
“前天不是給區政府送了八雙去?”
可不是,貴生怎麼會忘掉?他再沒有好說的,右手摸進他的衣袋,秘密是應該揭開了。
有财嫂并不肯撇開這個話題。一邊收拾着針線,一邊問:
“你們收到一大些慰勞品啦吧?”
“哪裡?手套有二十多副,襪子才有十來雙。”
“這怎麼成?天越來越冷,還不快做!明後天婦女聯合會得開個會催催大家夥。”
這是西北青年救國會和婦女救國聯合會發起的一種運動,要向整個邊區募集八萬雙皮毛制成的手套同襪子慰勞前線的士兵。這類事,有财嫂的争強好勝的脾氣決不讓她落後。她一連做了好些深夜,費點燈油也不吝惜。在貴生的眼前,她不能安心做下去,隻感到心慌。
“日頭壓山啦吧?好做晚飯啦。”
她把兩腿搭到炕沿上,想要下地,聽見貴生仿佛命令她說:
“等一等,我有事!”
驚疑地呆在那兒,她看見貴生從腰裡掏出一封信,遞到她的眼前:
“這是給你的。”
“給我的?”小心而懷疑地接過來,她在信封上認出八路軍三個字,立時變得非常快活。
“呵,原來是秃子他爹的信呀!就不肯早點寫,叫人記挂死啦!”
她想把信撕開,又怕撕碎裡邊的信紙,最後從炕席底摸出一把剪刀,謹慎地剪開。當她抽信的光景,幾張嶄新的紙币落到她的衣襟上,再一檢看,信紙裡還夾着另外幾張。這意外的事情給她帶來相等的驚訝和喜悅。她展開信,慢慢地讀,一遍,兩遍,……手指開始有點兒抖顫。她在信裡認出幾個非常可怕的字眼,但她不能明白全信的意思——原來這不是秃子他爹的家信。
“貴生,你念給我聽聽好不好?”
黃昏,暮色流進窯洞,光線更加灰暗。她急急地燃亮放在土竈上的煤油燈,舉到貴生的身旁。不用燈光,貴生早把信模糊地讀完。不讀,他也知道這信裡帶來的是什麼消息。這封信是從延安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交到縣政府,又轉到區政府,寫着:
“吳有财同志不幸在前線戰死,我們除哀悼外,附上國币八十元,以撫遺族。兼慰死者。”
把這樣悲慘的消息帶給他所痛癢關心的女人,貴生以為自己夠忍心了,現在再叫他親口說出來,簡直是個難題。平日間,有财嫂是多麼愉快,好像一隻花鹿,有着熾熱的生命力。但是他一張嘴,——這個相同陷阱一樣深邃而殘酷的黑洞——她立刻就會失聲地号哭起來,跌進無底的哀傷裡,周身的活力将要燃燒成灰燼,而熄滅,而消散!她立在那兒,用可憐的眼色望着他,如同一個囚犯,等候他的判決:死或者生!他感覺心痛,但他怎能長久地咬緊嘴唇不說話?
“喲,稀客,多少日子不來啦!”
貴生不曾答話,勉強地笑了笑,斜坐在炕邊上,眼睛骨碌骨碌地從有财嫂的低垂的臉龐轉到她的兩隻手上,那十根手指正在迅速地牽引針線,縫制一些羊毛手套。他的确有長遠的時間不曾單獨會見有财嫂了,那不是由于嫌惡。相反,他的心差不多無時無刻不萦繞在有财嫂的左右。他願意永遠留在這個窯洞裡,無論是睡覺或者吃飯,他的思想卻不能駕馭他的行動。他不敢來,甚而不敢走過有财嫂的門前。這不是怯懦,因為他的心裡永遠顯現着吳有财的影子,他是要忍受最大的苦痛來克制自己的情欲,不使他的行動太過分了。
這兒有一件使他為難的事情,必須對有财嫂交代明白。在路上,他想一進門就說清楚,省得多耽擱一分鐘,多受一分鐘的苦惱,此刻卻變得反常地畏縮,沒有勇氣開口。他想:還是先說點旁的話吧!
“小秃子呢?”
“念冬學去啦。”有财嫂手裡的線快縫完了。她在手套上絞了幾針,用牙齒把那根殘餘的線頭咬斷。擎起針鼻,重新穿進一根。
“他不上小學啦麼?”其實,貴生今天上午還看見小秃子走進學校,但他尋不出第二句話好說。
“上啊,這是人家鄭同志好意多教他點。”有财嫂繼續做她的針線,一面說:“小秃子那孩子淘是淘氣,可不滑學,除非放哨啦,告一天半天假,有點小病小災還不在乎呢。”
她翻一翻小眼,偷看貴生的黑臉。這小夥子的兩片腮肉不曉得多重,向下挂着,一點沒有愉快的表情,她覺察出他的不安,猜不出他肚子裡懷着什麼蹊跷事兒。一陣心跳,她怯生生地想:他是不是要胡纏呀?
她不能再靜靜地做針線了。她想下炕燒飯,避開貴生的貓頭鷹一樣的野眼,又想借口去念冬學,離開窯洞,可是晚班隻有一些白天在小學讀書的孩子。她是早晨上班,貴生一定知道。難堪的沉默繼續延長着。貴生尋到一個話頭。
“你光做手套。沒做襪子麼?”
“前天不是給區政府送了八雙去?”
可不是,貴生怎麼會忘掉?他再沒有好說的,右手摸進他的衣袋,秘密是應該揭開了。
有财嫂并不肯撇開這個話題。一邊收拾着針線,一邊問:
“你們收到一大些慰勞品啦吧?”
“哪裡?手套有二十多副,襪子才有十來雙。”
“這怎麼成?天越來越冷,還不快做!明後天婦女聯合會得開個會催催大家夥。”
這是西北青年救國會和婦女救國聯合會發起的一種運動,要向整個邊區募集八萬雙皮毛制成的手套同襪子慰勞前線的士兵。這類事,有财嫂的争強好勝的脾氣決不讓她落後。她一連做了好些深夜,費點燈油也不吝惜。在貴生的眼前,她不能安心做下去,隻感到心慌。
“日頭壓山啦吧?好做晚飯啦。”
她把兩腿搭到炕沿上,想要下地,聽見貴生仿佛命令她說:
“等一等,我有事!”
驚疑地呆在那兒,她看見貴生從腰裡掏出一封信,遞到她的眼前:
“這是給你的。”
“給我的?”小心而懷疑地接過來,她在信封上認出八路軍三個字,立時變得非常快活。
“呵,原來是秃子他爹的信呀!就不肯早點寫,叫人記挂死啦!”
她想把信撕開,又怕撕碎裡邊的信紙,最後從炕席底摸出一把剪刀,謹慎地剪開。當她抽信的光景,幾張嶄新的紙币落到她的衣襟上,再一檢看,信紙裡還夾着另外幾張。這意外的事情給她帶來相等的驚訝和喜悅。她展開信,慢慢地讀,一遍,兩遍,……手指開始有點兒抖顫。她在信裡認出幾個非常可怕的字眼,但她不能明白全信的意思——原來這不是秃子他爹的家信。
“貴生,你念給我聽聽好不好?”
黃昏,暮色流進窯洞,光線更加灰暗。她急急地燃亮放在土竈上的煤油燈,舉到貴生的身旁。不用燈光,貴生早把信模糊地讀完。不讀,他也知道這信裡帶來的是什麼消息。這封信是從延安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交到縣政府,又轉到區政府,寫着:
“吳有财同志不幸在前線戰死,我們除哀悼外,附上國币八十元,以撫遺族。兼慰死者。”
把這樣悲慘的消息帶給他所痛癢關心的女人,貴生以為自己夠忍心了,現在再叫他親口說出來,簡直是個難題。平日間,有财嫂是多麼愉快,好像一隻花鹿,有着熾熱的生命力。但是他一張嘴,——這個相同陷阱一樣深邃而殘酷的黑洞——她立刻就會失聲地号哭起來,跌進無底的哀傷裡,周身的活力将要燃燒成灰燼,而熄滅,而消散!她立在那兒,用可憐的眼色望着他,如同一個囚犯,等候他的判決:死或者生!他感覺心痛,但他怎能長久地咬緊嘴唇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