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卷六

關燈
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也。

    氣亂于中,物變于外,形神氣質,表裡之用也。

    本于五行,通于五事,雖消息升降,化動萬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論矣。

     夏桀之時厲山亡,秦始皇之時三山亡,周顯王三十二年宋大邱社亡,漢昭帝之末,陳留昌邑社亡。

    京房易傳曰:“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亂,社稷亡也。

    ”故會稽山陰琅邪中有怪山,世傳本琅邪東武海中山也,時天夜,風雨晦冥,旦而見武山在焉,百姓怪之,因名曰怪山,時東武縣山,亦一夕自亡去,識其形者,乃知其移來。

    今怪山下見有東武裡,蓋記山所自來,以為名也。

    又交州脆州山移至青州。

    凡山徙,皆不極之異也。

    此二事未詳其世。

    尚書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賢者不興,或祿去,公室賞罰不由君,私門成群,不救,當為易世變号。

    ”說曰:“善言天者,必質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故天有四時,日月相推,寒暑疊代,其轉運也。

    和而為雨,怒而為風,散而為露,亂而為霧,凝而為霜雪,立而為蚳●,此天之常數也。

    人有四肢五髒,一覺一寐,呼吸吐納,精氣往來,流而為榮衛,彰而為氣色,發而為聲音,此亦人之常數也。

    若四時失運,寒暑乖違,則五緯盈縮,星辰錯行,日月薄蝕,彗孛流飛,此天地之危診也。

    寒暑不時,此天地之蒸否也。

    石立,土踴,此天地之瘤贅也。

    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癰疽也。

    沖風,暴雨,此天地之奔氣也。

    雨澤不降,川渎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

     商纣之時,大龜生毛,兔生角,兵甲将興之象也。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是歲,有馬化為狐。

     晉獻公二年,周惠王居于鄭,鄭人入王府,多脫化為蜮,射人。

     周隐王二年四月,齊地暴長長丈餘,高一尺五寸。

    京房易妖曰:“地四時暴長占:春、夏多吉,秋、冬多兇。

    ”曆陽之郡,一夕淪入地中而為水澤,今麻湖是也。

    不知何時。

    運鬥樞曰:“邑之淪陰,吞陽,下相屠焉。

    ” 周哀王八年,鄭有一婦人,生四十子,其二十人為人,二十人死。

    其九年,晉有豕生人,吳赤烏七年,有婦人一生三子。

     周烈王六年,林碧陽君之禦人産二龍。

     魯嚴公八年,齊襄公田于貝邱,見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

    ”公怒射之,豕人立而唬,公懼墜車,傷足,喪屦。

    劉向以為近豕禍也。

     魯嚴公時,有内蛇與外蛇鬥鄭南門中。

    内蛇死。

    劉向以為近蛇孽也。

    京房易傳曰:“立嗣子疑,厥妖蛇居國門鬥。

    ” 魯昭公十九年,龍衆于鄭時門之外洧淵。

    劉向以為近龍孽也。

    京房易傳曰:“衆心不安,厥妖龍衆其邑中也。

    ” 魯定公元年,有九蛇繞柱,占,以為九世廟不祀,乃立炀宮。

     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馬生人。

    昭王二十年,牡馬生子而死。

    劉向以為皆馬禍也。

    京房易傳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馬生子。

    上無天子,諸侯相伐,厥妖馬生人。

    ” 魏襄王十三年,有女子化為丈夫,與妻生子。

    京房易傳曰:“女子化為丈夫,茲謂陰昌,賤人為王。

    丈夫化為女子,茲謂陰勝陽,厥咎亡。

    ”一曰:“男化為女宮刑濫,女化為男婦政行也。

    ” 秦孝文王五年,遊煦衍,有獻五足牛,時秦世大用民力,天下叛之。

    京房易傳曰:“興繇役,奪民時,厥妖牛生五足。

    ” 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于臨洮,乃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漢惠帝二年,正月癸酉旦,有兩龍現于蘭陵廷東裡溫陵井中,至乙亥夜,去。

    京房易傳曰:“有德遭害,厥妖龍見井中。

    ”又曰:“行刑暴惡,黑龍從井出。

    ” 漢文帝十二年,吳地有馬生角,在耳前,上向,右角長三寸,左角長二寸,皆大二寸。

    劉向以為馬不當生角,猶吳不當舉兵向上也,吳将反之變雲。

    京房易傳曰:“臣易上,政不順,厥妖馬生角。

    茲謂賢士不足。

    ”又曰:“天子親伐,馬生角。

    ” 文帝後元五年六月,齊雍城門外有狗生角。

    京房易傳曰:“執政失下,将害之,厥妖狗生角。

    ” 漢景帝元年九月,膠東下密人,年七十餘,生角,角有毛。

    京房易傳曰:“冢宰專政,厥妖人生角。

    ”五行志以為人不當生角,猶諸侯不敢舉兵以向京師也。

    其後遂有七國之難。

    至晉武帝泰始五年,元城人,年七十,生角。

    殆趙王倫篡亂之應也。

     漢景帝三年,邯鄲有狗與彘交,是時趙王悖亂,遂與六國反,外結、匈奴以為援。

    五行志以為:犬,兵革失衆之占,豕,北方匈奴之象。

    逆言失聽,交于異類,以生害也。

    京房易傳曰:“夫婦不嚴,厥妖狗與豕交。

    茲謂反德,國有兵革。

    ” 景帝三年十一月,有白頸烏與黑烏群鬥楚國呂縣:白頸不勝,堕泗水中死者數千。

    劉向以為近白黑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