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卷二

關燈
壽光侯者,漢章帝時人也。

    能劾百鬼衆魅,令自縛見形。

    其鄉人有婦為魅所病,侯為劾之,得大蛇數丈,死于門外,婦因以安。

    又有大樹,樹有精,人止其下者死,鳥過之亦墜。

    侯劾之,樹盛夏枯落,有大蛇,長七八丈,懸死樹間。

    章帝聞之,征問。

    對曰:“有之。

    ”帝曰:“殿下有怪,夜半後,常有數人,绛衣,披發,持火相随。

    豈能劾之?”侯曰:“此小怪,易消耳。

    ”帝僞使三人為之。

    侯乃設法,三人登時仆地,無氣。

    帝驚曰:“非魅也,朕相試耳。

    ”即使解之。

    或雲:“漢武帝時,殿下有怪常見,朱衣,披發,相随,持燭而走。

    帝謂劉憑曰:‘卿可除此否?’憑曰:‘可。

    ’乃以青符擲之,見數鬼傾地。

    帝驚曰:‘以相試耳。

    ’解之而蘇。

    ” 樊英,隐于壺山。

    嘗有暴風從西南起,英謂學者曰:“成都市火甚盛。

    ”因含水嗽之。

    乃命計其時日,後有從蜀來者,雲:“是日大火,有雲從東起,須臾大雨火遂滅。

    ” 閩中有徐登者,女子化為丈夫,與東陽趙昺,并善方術。

    時遭兵亂,相遇于溪,各矜其所能。

    登先禁溪水為不流,昺次禁楊柳為生稊。

    二人相視而笑。

    登年長,昺師事之。

    後登身故,昺東入長安,百姓未知,昺乃升茅屋,據鼎而爨。

    主人驚怪,昺笑而不應,屋亦不損。

     趙昺嘗臨水求渡,船人不許。

    昺乃張帷蓋,坐其中,長嘯呼風,亂流而濟。

    于是百姓敬服,從者如歸。

    長安令惡其惑衆,收殺之。

    民為立祠于永康,至今蚊蚋不能入。

     徐登、趙昺,貴尚清儉,祀神以東流水,削桑皮以為脯。

     陳節訪諸神,東海君以織成青襦一領遺之。

     宣城邊洪,為廣陽領校,母喪歸家。

    韓友往投之,時日已暮,出告從者:“速裝束,吾當夜去。

    ”從者曰:“今日已暝,數十裡草行,何急複去?”友曰:“此間血覆地,甯可複住。

    ”苦留之,不得。

    其夜,洪欻發狂,絞殺兩子,幷殺婦。

    又斫父婢二人,皆被創,因走亡,數日,乃于宅前林中得之,已自經死。

     鞠道龍,善為幻術。

    嘗雲:“東海人黃公,善為幻,制蛇,禦虎。

    常佩赤金刀。

    及衰老,飲酒過度。

    秦末,有白虎見于東海,诏遣黃公以赤刀往厭之;術既不行,遂為虎所殺。

    ” 謝糾,嘗食客,以朱書符投井中,有一雙鯉魚跳出,即命作脍。

    一坐皆得遍。

     晉永嘉中,有天竺胡人,來渡江南。

    其人有數術:能斷舌複續,吐火。

    所在人士聚觀。

    将斷時,先以舌吐示賓客,然後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傳以示人,視之舌頭,半舌猶在,既而還取含續之。

    坐有頃,坐人見舌則如故,不知其實斷否。

    其續斷,取絹布,與人合執一頭,對翦中斷之;已而取兩斷合視,絹布還連續,無異故體。

    時人多疑以為幻,陰乃試之,真斷絹也。

    其吐火,先有藥在器中,取火一片,與黍(食唐)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張口,火滿口中,因就爇取以炊,則火也。

    又取書紙及繩縷之屬,投火中,衆共視之,見其燒爇了盡;乃撥灰中,舉而出之,故向物也。

     扶南王範尋養虎于山,有犯罪者,投與虎,不噬,乃宥之。

    故山名大蟲,亦名大靈。

    又養鳄魚十頭,若犯罪者,投與鳄魚,不噬,乃赦之,無罪者皆不噬。

    故有鳄魚池。

    又嘗煮水令沸,以金指環投湯中,然後以手探湯:其直者,手不爛,有罪者,入湯即焦。

     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内時,嘗以弦管歌舞相歡娛,競為妖服以趨良時。

    十月十五日,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