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卷一

關燈
性至孝。

    遇至人丁義,授以神方;又得秘法神符,道術大行。

    嘗見大風,書符擲屋上,有青烏銜去。

    風即止。

    或問其故。

    曰:“南湖有舟,遇此風,道士求救。

    ”驗之果然。

    西安令于慶死,已三日,猛曰:“數未盡,當訴之于天。

    ”遂卧屍旁,數日,與令俱起。

    後将弟子回豫章,江水大急,人不得渡;猛乃以手中白羽扇畫江水,橫流,遂成陸路,徐行而過,過訖,水複。

    觀者駭異。

    嘗守浔陽,參軍周家有狂風暴起,猛即書符擲屋上,須臾風靜。

     園客者,濟陰人也。

    貌美,邑人多欲妻之,客終不娶。

    嘗種五色香草,積數十年,服食其實。

    忽有五色神蛾,止香草之上,客收而薦之以布,生桑蠶焉。

    至蠶時,有神女夜至,助客養蠶,亦以香草食蠶。

    得繭百二十頭,大如甕,每一繭缫六七日乃盡。

    缫訖,女與客俱仙去,莫知所如。

     漢,董永,千乘人。

    少偏孤,與父居肆,力田畝,鹿車載自随。

    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供喪事。

    主人知其賢,與錢一萬,遣之。

    永行,三年喪畢,欲還主人,供其奴職。

    道逢一婦人曰:“願為子妻。

    ”遂與之俱。

    主人謂永曰:“以錢與君矣。

    ”永曰:“蒙君之惠,父喪收藏,永雖小人,必欲服勤緻力,以報厚德。

    ”主曰:“婦人何能?”永曰:“能織。

    ”主曰:“必爾者,但令君婦為我織缣百疋。

    ”于是永妻為主人家織,十日而畢。

    女出門,謂永曰:“我,天之織女也。

    緣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償債耳。

    ”語畢,淩空而去而去,不知所在。

     初,鈎弋夫人有罪,以譴死,既殡,屍不臭,而香聞十餘裡。

    因葬雲陵,上哀悼之。

    又疑其非常人,乃發冢開視,棺空無屍,惟雙履存一雲。

    昭帝即位,改葬之,棺空無屍,獨絲履存焉。

     漢時有杜蘭香者,自稱南康人氏。

    以建業四年春,數詣張傳。

    傳年十七,望見其車在門外,婢通言:“阿母所生,遺授配君,可不敬從?”傳,先名改碩,碩呼女前,視,可十六七,說事邈然久遠。

    有婢子二人:大者萱支,小者松支。

    钿車青牛上,飲食皆備。

    作詩曰:“阿母處靈嶽,時遊雲霄際。

    衆女侍羽儀,不出墉宮外。

    飄輪送我來,豈複恥塵穢。

    從我與福俱,嫌我與禍會。

    ”至其年八月旦,複來,作詩曰:“逍遙雲漢間,呼吸發九嶷。

    流汝不稽路,弱水何不之。

    ”出薯●子三枚,大如雞子,雲:“食此,令君不畏風波,辟寒溫。

    ”碩食二枚,欲留一,不肯,令碩食盡。

    言:“本為君作妻,情無曠遠,以年命未合,且小乖,大歲東方卯,當還求君。

    ”蘭香降時,碩問禱祀何如。

    香曰:“消魔自可愈疾,淫祀無益。

    ”香以藥為消魔。

     魏濟北郡從事掾弦超,字義起,以嘉平中夜獨宿,夢有神女來從之。

    自稱:“天上玉女,東郡人,姓成公,字知瓊,早失父母,天帝哀其孤苦,遣令下嫁從夫。

    ”超當其夢也,精爽感悟,嘉其美異,非常人之容,覺寤欽想,若存若亡,如此三四夕。

    一旦,顯然來遊,駕辎軿車,從八婢,服绫羅绮繡之衣,姿顔容體,狀若飛仙,自言年七十,視之如十五六女。

    車上有壺榼,青白琉璃五具。

    食啖奇異,馔具醴酒,與超共飲食。

    謂超曰:“我,天上玉女,見遣下嫁,故來從君,不謂君德。

    宿時感運,宜為夫婦。

    不能有益,亦不能為損。

    然往來常可得駕輕車,乘肥馬,飲食常可得遠味,異膳,缯素常可得充用不乏。

    然我神人,不為君生子,亦無妒忌之性,不害君婚姻之義。

    遂為夫婦。

    ”贈詩一篇,其文曰:“飄浮勃逢敖,曹雲石滋芝。

    一英不須潤,至德與時期。

    神仙豈虛感,應運來相之。

    納我榮五族,逆我緻禍菑。

    ”此其詩之大較,其文二百餘言,不能盡錄。

    兼注易七卷,有卦,有象,以彖為屬。

    故其文言既有義理,又可以占吉兇,猶揚子之太玄,薛氏之中經也。

    超皆能通其旨意,用之占候,作夫婦經。

    七八年,父母為超娶婦之後,分日而燕,分夕而寝,夜來晨去,倏忽若飛,唯超見之,他人不見。

    雖居闇室,辄聞人聲,常見蹤迹,然不睹其形。

    後人怪問,漏洩其事;玉女遂求去。

    雲:“我,神人也。

    雖與君交,不願人知,而君性疏漏,我今本末已露,不複與君通接。

    積年交結,恩義不輕;一旦分别,豈不怆恨?勢不得不爾。

    各自努力!”又呼侍禦下酒,飲啖,發簏,取織成裙衫兩副遺超。

    又贈詩一首,把臂告辭,涕泣流離,肅然升車,去若飛迅。

    超憂感積日,殆至委頓。

    去後五年。

    超奉郡使至洛,到濟北魚山下,陌上西行,遙望曲道頭有一馬車,似知瓊。

    驅馳至前,果是也。

    遂披帷相見,悲喜交切。

    控左援綏,同乘至洛。

    遂為室家,克複舊好。

    至太康中,猶在。

    但不日日往來,每于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旦,十五日辄下,往來經宿而去。

    張茂先為之作神女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