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壯遊
關燈
小
中
大
錢思衍,字仲緒,浙之李□人。
少讀書有大志,師授以時文,棄置一旁,初不欲觀。
謂人曰:“此帖括章句之學,殊不足法。
丈夫當如宗慤、終軍,乘長風破巨浪,飛而食肉于數萬裡外耳。
”家本素封,生父日望其成名,藉以充大門闾。
生不得已,下帷攻苦。
所作程文規摹時賢,以求俯就有司繩尺。
未幾,獲隽秋試,遽登賢書。
一時賀者盈廷,生辄避不欲見。
每讀己文,汗常浃背,曰:“此驢鳴牛吠耳,何以見人!” 一日,有一道士求見,自言從峨眉山來。
生出迓之。
疏髯古貌,飄然欲仙。
道士遽問曰:“聞君有遁世想,是以來作導師。
”生自思:“雖有是心,并未出之于口,此言何從而來?”因疑道士為非常人,延入廳室,與之講求長生久視、吐納燒煉之術。
道士曰:“君之所言,距道尚遠。
内丹外丹雖分兩途,而其入門之始則一也。
先宜寡欲養心,清■靜坐。
既臻玄妙,而後旁及。
從未有三屍未斬,五濁未除,而一獲大丹,立即飛仙界者也。
生曰“如何始可坐□?”曰:“上■避世;中■避人;下■則仍混迹紅塵,與世交接,一旦道念不堅,恐終壞于外誘。
子不如随我往遊峨眉,自有所遇。
”生曰:“諾。
”道士即以手中拂塵向空擲之,頓化為龍,鱗甲畢具,下伏于地。
生驚懼欲走。
道士笑曰:“無妨也。
”與生并乘之,龍遽起,夭矯淩空,頓覺身入雲際。
俯視下方,迷漫無所見,耳畔風濤聲大作。
生于時已置死生于度外,閉目凝神,一任其所之。
頃之,寂然,聞道士曰:“至矣。
”開眸四顧,則身已在地,龍去已杳,惟見萬山環合,峙碧聳青,異草奇葩,芬芳撲鼻觀。
道士曰:“此峨眉山最高處也,為自古人迹所不到。
盍往參吾師?” 逶迤行抵一石洞,雙扉鍵焉。
道士以拂塵柄擊之,呀然自開。
既入,則鳥語花香,别一世界,危樓飛閣,缥缈天外。
行約裡許,突有巨石當其前,晶瑩如鏡,可鑒毫發,凡迎面而來者,悉入鏡中,上有巨字盈丈,曰“鑒心”。
雖隔重衣數襲,自見其心躍然欲動,髒腑脈絡,纖微呈露,無異秦廷之照膽台也。
生至此疑駭欲絕,駐足不前。
道士曰:“藕此一觀子心,平正通達,了無障礙,亦絕無城府。
孺子固尚可教也。
”峰回路轉,陡見一院落。
道士導之入,曆階升堂,阒無一人。
曲折更曆門闼數重,庭中栽芭蕉數百本,榜曰“綠天深處”。
道士曰:“此吾師習靜所也。
每逢庚日,必居是室。
”方欲隔窗啟詞,而一婢已搴簾而出,曰:“紫瓊仙子命召君。
”道士令生俟于外,入良久,始招生俱進。
參谒既畢,起立于旁。
竊睨蓮座,一十六七歲女郎也,容華絕代,儀态萬方,心絕愛之,而不能言。
女問生:“從何處來?亦願學道否?”生嗫嚅不能對。
道士從旁為之代答。
女笑曰:“子來尚早,塵心猶未淨也。
”爰令生前,攜其手細觀掌紋,并摩挲其肩脅。
生思慕正殷,而忽親芳澤,觸其柔荑,滑膩無比,頓爾心旌搖搖,不能自主。
女于胸前取出小鏡,令生自觀。
生内視,己心突突然,躍不能止。
女笑曰:“子欲念如火熾,當以冷水直澆其背,距道尚遠,讵耐苦■?不如仍堕凡間,閱世世趣,俾于繁華障中領悟清淨道場,亦一法也。
”因挈生至中庭,以帕一方布于地,令生登之。
足下冉冉雲起,頃刻間,大地山河,若環一周。
正當俯觊下方,忽聞炮聲大震,遽爾墜地。
生見衆鹹服西國衣冠,擐甲執兵者,鹄立兩旁,氣象威猛。
衆競前诘生,啁啾格磔,生弗能解。
衆中有曾至中華者,曰德臣,固其地之紳士也,來與生語。
始知地名伊梨,屬于英國,乃蘇格蘭瀕海境也。
是
少讀書有大志,師授以時文,棄置一旁,初不欲觀。
謂人曰:“此帖括章句之學,殊不足法。
丈夫當如宗慤、終軍,乘長風破巨浪,飛而食肉于數萬裡外耳。
”家本素封,生父日望其成名,藉以充大門闾。
生不得已,下帷攻苦。
所作程文規摹時賢,以求俯就有司繩尺。
未幾,獲隽秋試,遽登賢書。
一時賀者盈廷,生辄避不欲見。
每讀己文,汗常浃背,曰:“此驢鳴牛吠耳,何以見人!” 一日,有一道士求見,自言從峨眉山來。
生出迓之。
疏髯古貌,飄然欲仙。
道士遽問曰:“聞君有遁世想,是以來作導師。
”生自思:“雖有是心,并未出之于口,此言何從而來?”因疑道士為非常人,延入廳室,與之講求長生久視、吐納燒煉之術。
道士曰:“君之所言,距道尚遠。
内丹外丹雖分兩途,而其入門之始則一也。
先宜寡欲養心,清■靜坐。
既臻玄妙,而後旁及。
從未有三屍未斬,五濁未除,而一獲大丹,立即飛仙界者也。
生曰“如何始可坐□?”曰:“上■避世;中■避人;下■則仍混迹紅塵,與世交接,一旦道念不堅,恐終壞于外誘。
子不如随我往遊峨眉,自有所遇。
”生曰:“諾。
”道士即以手中拂塵向空擲之,頓化為龍,鱗甲畢具,下伏于地。
生驚懼欲走。
道士笑曰:“無妨也。
”與生并乘之,龍遽起,夭矯淩空,頓覺身入雲際。
俯視下方,迷漫無所見,耳畔風濤聲大作。
生于時已置死生于度外,閉目凝神,一任其所之。
頃之,寂然,聞道士曰:“至矣。
”開眸四顧,則身已在地,龍去已杳,惟見萬山環合,峙碧聳青,異草奇葩,芬芳撲鼻觀。
道士曰:“此峨眉山最高處也,為自古人迹所不到。
盍往參吾師?” 逶迤行抵一石洞,雙扉鍵焉。
道士以拂塵柄擊之,呀然自開。
既入,則鳥語花香,别一世界,危樓飛閣,缥缈天外。
行約裡許,突有巨石當其前,晶瑩如鏡,可鑒毫發,凡迎面而來者,悉入鏡中,上有巨字盈丈,曰“鑒心”。
雖隔重衣數襲,自見其心躍然欲動,髒腑脈絡,纖微呈露,無異秦廷之照膽台也。
生至此疑駭欲絕,駐足不前。
道士曰:“藕此一觀子心,平正通達,了無障礙,亦絕無城府。
孺子固尚可教也。
”峰回路轉,陡見一院落。
道士導之入,曆階升堂,阒無一人。
曲折更曆門闼數重,庭中栽芭蕉數百本,榜曰“綠天深處”。
道士曰:“此吾師習靜所也。
每逢庚日,必居是室。
”方欲隔窗啟詞,而一婢已搴簾而出,曰:“紫瓊仙子命召君。
”道士令生俟于外,入良久,始招生俱進。
參谒既畢,起立于旁。
竊睨蓮座,一十六七歲女郎也,容華絕代,儀态萬方,心絕愛之,而不能言。
女問生:“從何處來?亦願學道否?”生嗫嚅不能對。
道士從旁為之代答。
女笑曰:“子來尚早,塵心猶未淨也。
”爰令生前,攜其手細觀掌紋,并摩挲其肩脅。
生思慕正殷,而忽親芳澤,觸其柔荑,滑膩無比,頓爾心旌搖搖,不能自主。
女于胸前取出小鏡,令生自觀。
生内視,己心突突然,躍不能止。
女笑曰:“子欲念如火熾,當以冷水直澆其背,距道尚遠,讵耐苦■?不如仍堕凡間,閱世世趣,俾于繁華障中領悟清淨道場,亦一法也。
”因挈生至中庭,以帕一方布于地,令生登之。
足下冉冉雲起,頃刻間,大地山河,若環一周。
正當俯觊下方,忽聞炮聲大震,遽爾墜地。
生見衆鹹服西國衣冠,擐甲執兵者,鹄立兩旁,氣象威猛。
衆競前诘生,啁啾格磔,生弗能解。
衆中有曾至中華者,曰德臣,固其地之紳士也,來與生語。
始知地名伊梨,屬于英國,乃蘇格蘭瀕海境也。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