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姬小傳
關燈
小
中
大
甘姬才媛而亦貞烈女子也,辰命不猶,位列小星,寡鹄既賦,矢志懷貞,為匪人所逼,遂至不能茹荼,飲藥以終,賦詩絕命,從容就義。
嗚呼!其志操然,蓋有裕之于平日者,此閨閣女子之所難,況姬固出自小家哉!“醴泉無源,芝草無根”,洵哉!然姬雖不幸,而姬足傳已。
姬居蘇之冶長泾。
父為米家傭,出販鄰境,覓升鬥需。
母素為媒妁,善作撮合山。
與鄰媪沈氏結手帕姊妹,亦同業中人,見女豔之,曰:“此一顆掌上明珠也!”愛惜過于其母,時攜之至家,為之裹足梳髻,并令入鄰塾讀書。
女固慧,未數月,唐宋諸詩,琅琅上口。
期年,略涉文史,能通大義。
時于無人時拈弄筆研,偷習吟詠。
沈氏出入大家,能為女作時世妝,女姿質本妍麗,再加修飾,益複娬媚,年僅十三四,已着豔名。
女母謂沈氏曰:“汝教導勝我十倍,即為汝女;他日代覓一快婿,俾老身下半世吃着不盡。
”遂命女拜沈氏為假母。
未幾,時疫作,女父母并亡,女遂依沈氏以活,并從其姓。
同塾有姚氏子者,出自舊家。
見女,羨其美,時饋以筆墨箋紙,女卻不受,必送至其母所,承母命而後敢納。
嗣女不至塾中,遂不得見。
旋姚氏子入邑庠,尚未議婚,請于堂上曰:“必如同塾某女子者,然後可。
”生父詢知為沈氏養女。
鄙之曰:“雞鹜何足匹鳳鸾!”生曰:“安知鳳鸾不栖于枳棘中哉!”嬲母遣冰人往求之。
母以愛子故,姑令媒媪問之沈氏。
沈氏曰:“此餘家錢樹子也。
玉蕊瓊枝,未足方喻。
非以千金來聘,不可。
但下溫家玉鏡台,未敢聞命。
”媒媪曰:“汝誤矣。
此聘妻耳,非買妾也。
”沈氏曰:“妻妾等耳。
苟以此姿首鬻入章台,何患不立緻數千金哉?今餘所索,豈奢也哉!媪休矣,願勿複言。
”媪喪氣而返。
時甘君應槐作宰來吳,偶以公事過女所居,見女徙倚門前,豐神獨絕,既睹驚鴻之豔影,遂觸求鳳之初心。
蓋素耳金阊産麗姝,俟有當意者,将以重價,納之後房。
至是遇女,以為天緣,遂媒氏往諷沈媪。
沈索三千金,将以難之也,嗣竟以千五百金署券,許以作姻娅往還。
既入門,相得甚歡。
稔女識字知書,能持大體,益珍愛之。
官事稍閑,辄相唱和。
每值明月入簾,疏花當牖,擁髻吟哦,時有所作,每一篇出,必求點定。
女詩多悲感之旨,凄惋之音。
甘曰:“此豈愁音易好耶?再閱數年,何憂不作女少陵哉?” 逾年,生一女,繡褓錦裆,玉雪可念。
時赭寇南下,軍事孔亟,王壯愍公由蘇藩升任浙撫,應槐與公固同鄉,素加賞識,倚為左右手,乃奏調甘君以行,倉皇就道。
俄而寇警益逼,軍書旁午,告者絡繹于道。
甘君知事不可為,乃遣姬随大婦歸裡。
姬宛轉悲啼,玉容無主,與甘君訣别,既絕複蘇。
未幾,杭垣陷,壯愍死之,應槐亦殉焉。
姬悲懷抑郁,屏絕鉛華,日夕惟以淚洗面而已。
既得噩耗,搶地呼天,誓不欲生。
大婦力勸之曰:“有呱呱者在,盍少延?夫君飄泊一生,并無所育,雖女也,亦甘家一塊肉。
及長嫁一官人,亦可相倚以生。
”姬于是矢志守節,足不逾閥。
明年寇平,江浙底定,假母至閩,逼姬返,且绐之曰:“汝夫之柩,已偕壯愍至滬,今停蕭寺中,盍往迎歸?”姬信之,遂同回蘇台。
既至,知為所诳。
姬至是身不自由,已拚一死。
屢欲嫁之,姬不從,寄書至大婦所,悉不達,蓋隐有阻之者也,天南地北,雁杳魚沈。
時有武弁某者,聲勢赫,方謀妾媵,藉以自娛,問柳尋花,殆無虛日。
有繩女之美者,觇之果信,曰:“此殆神仙中人也,雖非完璧,然一段豐姿,尚足為個中領袖。
”即以五百金畀沈媪,已有成說。
嗚呼!其志操然,蓋有裕之于平日者,此閨閣女子之所難,況姬固出自小家哉!“醴泉無源,芝草無根”,洵哉!然姬雖不幸,而姬足傳已。
姬居蘇之冶長泾。
父為米家傭,出販鄰境,覓升鬥需。
母素為媒妁,善作撮合山。
與鄰媪沈氏結手帕姊妹,亦同業中人,見女豔之,曰:“此一顆掌上明珠也!”愛惜過于其母,時攜之至家,為之裹足梳髻,并令入鄰塾讀書。
女固慧,未數月,唐宋諸詩,琅琅上口。
期年,略涉文史,能通大義。
時于無人時拈弄筆研,偷習吟詠。
沈氏出入大家,能為女作時世妝,女姿質本妍麗,再加修飾,益複娬媚,年僅十三四,已着豔名。
女母謂沈氏曰:“汝教導勝我十倍,即為汝女;他日代覓一快婿,俾老身下半世吃着不盡。
”遂命女拜沈氏為假母。
未幾,時疫作,女父母并亡,女遂依沈氏以活,并從其姓。
同塾有姚氏子者,出自舊家。
見女,羨其美,時饋以筆墨箋紙,女卻不受,必送至其母所,承母命而後敢納。
嗣女不至塾中,遂不得見。
旋姚氏子入邑庠,尚未議婚,請于堂上曰:“必如同塾某女子者,然後可。
”生父詢知為沈氏養女。
鄙之曰:“雞鹜何足匹鳳鸾!”生曰:“安知鳳鸾不栖于枳棘中哉!”嬲母遣冰人往求之。
母以愛子故,姑令媒媪問之沈氏。
沈氏曰:“此餘家錢樹子也。
玉蕊瓊枝,未足方喻。
非以千金來聘,不可。
但下溫家玉鏡台,未敢聞命。
”媒媪曰:“汝誤矣。
此聘妻耳,非買妾也。
”沈氏曰:“妻妾等耳。
苟以此姿首鬻入章台,何患不立緻數千金哉?今餘所索,豈奢也哉!媪休矣,願勿複言。
”媪喪氣而返。
時甘君應槐作宰來吳,偶以公事過女所居,見女徙倚門前,豐神獨絕,既睹驚鴻之豔影,遂觸求鳳之初心。
蓋素耳金阊産麗姝,俟有當意者,将以重價,納之後房。
至是遇女,以為天緣,遂媒氏往諷沈媪。
沈索三千金,将以難之也,嗣竟以千五百金署券,許以作姻娅往還。
既入門,相得甚歡。
稔女識字知書,能持大體,益珍愛之。
官事稍閑,辄相唱和。
每值明月入簾,疏花當牖,擁髻吟哦,時有所作,每一篇出,必求點定。
女詩多悲感之旨,凄惋之音。
甘曰:“此豈愁音易好耶?再閱數年,何憂不作女少陵哉?” 逾年,生一女,繡褓錦裆,玉雪可念。
時赭寇南下,軍事孔亟,王壯愍公由蘇藩升任浙撫,應槐與公固同鄉,素加賞識,倚為左右手,乃奏調甘君以行,倉皇就道。
俄而寇警益逼,軍書旁午,告者絡繹于道。
甘君知事不可為,乃遣姬随大婦歸裡。
姬宛轉悲啼,玉容無主,與甘君訣别,既絕複蘇。
未幾,杭垣陷,壯愍死之,應槐亦殉焉。
姬悲懷抑郁,屏絕鉛華,日夕惟以淚洗面而已。
既得噩耗,搶地呼天,誓不欲生。
大婦力勸之曰:“有呱呱者在,盍少延?夫君飄泊一生,并無所育,雖女也,亦甘家一塊肉。
及長嫁一官人,亦可相倚以生。
”姬于是矢志守節,足不逾閥。
明年寇平,江浙底定,假母至閩,逼姬返,且绐之曰:“汝夫之柩,已偕壯愍至滬,今停蕭寺中,盍往迎歸?”姬信之,遂同回蘇台。
既至,知為所诳。
姬至是身不自由,已拚一死。
屢欲嫁之,姬不從,寄書至大婦所,悉不達,蓋隐有阻之者也,天南地北,雁杳魚沈。
時有武弁某者,聲勢赫,方謀妾媵,藉以自娛,問柳尋花,殆無虛日。
有繩女之美者,觇之果信,曰:“此殆神仙中人也,雖非完璧,然一段豐姿,尚足為個中領袖。
”即以五百金畀沈媪,已有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