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灣
關燈
小
中
大
嵇仲仙,南昌人。
世讀書。
至生移居浔陽,棄儒習賈。
偶乘輪舶至漢,激浪沖波,其去若駛,心竊樂之。
人謂之曰:“此特觀于江耳;若至大海,其奔騰澎湃之勢,直可移山而撼也。
”生于是興乘桴浮海之志,每遇海客,辄詢海外風景。
有乘槎上人者,日東高僧也,談瀛洲、蓬島、員峤、方壺之勝,如指諸掌。
生聞之,掉首弗信,曰:“按之東西兩半球,縱橫九萬裡,有土地處即有人類,各君其國,各子其民,舟楫之所往來,商賈之所荟萃,輪四達,計日可至,安有奇境仙區如君所言者哉即如美洲,在我足下,太平洋海汪洋無際,宜别有大地山河,以足佛經四大洲之數,乃三百年來,未聞覓得一島,探得一地,則他可知矣。
”上人但一笑置之,弗與辨也。
生雖習貿遷術,而學問淵博,吐屬風雅,視居然列于士林者,皆所弗逮。
少學率更書法,挺秀異常。
日僧無垢酷愛之,延至其國寫經,願以巨金贈。
一日薄遊橫濱,散步海濱,睹一輪舶甚巨,幾若巍峨遠峙天際。
問之西人,曰:“此為郵船,在美洲猶居次等。
” 生遊興遽發,束裝遂行。
有阻之者,笑弗答也。
既登舟,三日,飓忽來,狂掀天,怒濤卷地。
生殊不懼,曰:“此真所謂乘長風破萬裡浪矣!”箕踞舵樓,翹首遠望自若,西人鹹壯之。
經二十七日,抵嘉邦。
其地多華民。
居數月,郁郁不樂。
偶登樓遠眺,見一舶更大于前舟,船有煙筒七,突煙微起,已蔽半空。
詢之,乃往英京倫敦者。
生躍然興曰:“我正欲環地球一周耳。
”即攜行李登舟。
行程未半,生偶步船旁,大風驟起,卷入海中,此時欲行拯救,法無可施,舵工舟子但望洋驚歎而已。
生于此不自知其堕海,浮沈波浪中,如泛鷗鹜。
半夜,飄至一灘,生始醒。
自扪衣服,沾濡殆盡,仰視星月,猶有微光,念不如攀援而上,免至再為海濤所厄。
近岸皆岩怪石,巨皆尋丈,盤旋久之,始得至岸。
喘息甫定,天已微明。
俄聞噌怒吼聲,自遠而近,沖激石岸,勢極洶湧,錢塘八月之潮,無此震撼也。
自幸早登彼岸,得慶更生。
轉念孑然一身,遠離家室于數萬裡之外,今罹此難,雖不至葬于蛟宮鼍窟中,終恐不免為異域孤魂,殊方餓鬼,言之可涕,因是生平豪氣,為之頓除。
天明,環視島中,曠遠緜邈,杳不能測其所至。
附近絕無屋廬,惟見松柏參天,柳榆夾道,入其中,青翠欲滴,衣袂皆作碧色。
時當首夏,天氣清和,林鳥啁啾,山花芬馥,樹頭果實累累,紅紫可愛,類皆摘之可食,風景清幽,真覺别有天地。
生行數裡,見一石室,幾榻畢備,乃入而少憩,脫身上濕衣,林梢曝之,不一時俱燥。
室前有一樹,棗實離離。
生腹覺饑,撲得數十枚,形長而巨,其味甘香沁齒。
生意是安期生遺種。
往前複行十許裡,不見一人,苦無問訊。
日已近午,遙望東山林際,縷縷有炊煙起,趨就之,見有茅屋數十椽,溪澗回環,泉聲喧聒,略橫施,柴門臨水。
生徑過橋,方欲叩門,籬畔一犬突出,向之而吠。
一老者扶杖而來,詢生何方至,語音诘曲,了不可辨。
生所答,老者亦笑而不解。
爰招生入室。
室中并無幾案,皆席地坐,有古風焉。
老者抽架上書示生
世讀書。
至生移居浔陽,棄儒習賈。
偶乘輪舶至漢,激浪沖波,其去若駛,心竊樂之。
人謂之曰:“此特觀于江耳;若至大海,其奔騰澎湃之勢,直可移山而撼也。
”生于是興乘桴浮海之志,每遇海客,辄詢海外風景。
有乘槎上人者,日東高僧也,談瀛洲、蓬島、員峤、方壺之勝,如指諸掌。
生聞之,掉首弗信,曰:“按之東西兩半球,縱橫九萬裡,有土地處即有人類,各君其國,各子其民,舟楫之所往來,商賈之所荟萃,輪四達,計日可至,安有奇境仙區如君所言者哉即如美洲,在我足下,太平洋海汪洋無際,宜别有大地山河,以足佛經四大洲之數,乃三百年來,未聞覓得一島,探得一地,則他可知矣。
”上人但一笑置之,弗與辨也。
生雖習貿遷術,而學問淵博,吐屬風雅,視居然列于士林者,皆所弗逮。
少學率更書法,挺秀異常。
日僧無垢酷愛之,延至其國寫經,願以巨金贈。
一日薄遊橫濱,散步海濱,睹一輪舶甚巨,幾若巍峨遠峙天際。
問之西人,曰:“此為郵船,在美洲猶居次等。
” 生遊興遽發,束裝遂行。
有阻之者,笑弗答也。
既登舟,三日,飓忽來,狂掀天,怒濤卷地。
生殊不懼,曰:“此真所謂乘長風破萬裡浪矣!”箕踞舵樓,翹首遠望自若,西人鹹壯之。
經二十七日,抵嘉邦。
其地多華民。
居數月,郁郁不樂。
偶登樓遠眺,見一舶更大于前舟,船有煙筒七,突煙微起,已蔽半空。
詢之,乃往英京倫敦者。
生躍然興曰:“我正欲環地球一周耳。
”即攜行李登舟。
行程未半,生偶步船旁,大風驟起,卷入海中,此時欲行拯救,法無可施,舵工舟子但望洋驚歎而已。
生于此不自知其堕海,浮沈波浪中,如泛鷗鹜。
半夜,飄至一灘,生始醒。
自扪衣服,沾濡殆盡,仰視星月,猶有微光,念不如攀援而上,免至再為海濤所厄。
近岸皆岩怪石,巨皆尋丈,盤旋久之,始得至岸。
喘息甫定,天已微明。
俄聞噌怒吼聲,自遠而近,沖激石岸,勢極洶湧,錢塘八月之潮,無此震撼也。
自幸早登彼岸,得慶更生。
轉念孑然一身,遠離家室于數萬裡之外,今罹此難,雖不至葬于蛟宮鼍窟中,終恐不免為異域孤魂,殊方餓鬼,言之可涕,因是生平豪氣,為之頓除。
天明,環視島中,曠遠緜邈,杳不能測其所至。
附近絕無屋廬,惟見松柏參天,柳榆夾道,入其中,青翠欲滴,衣袂皆作碧色。
時當首夏,天氣清和,林鳥啁啾,山花芬馥,樹頭果實累累,紅紫可愛,類皆摘之可食,風景清幽,真覺别有天地。
生行數裡,見一石室,幾榻畢備,乃入而少憩,脫身上濕衣,林梢曝之,不一時俱燥。
室前有一樹,棗實離離。
生腹覺饑,撲得數十枚,形長而巨,其味甘香沁齒。
生意是安期生遺種。
往前複行十許裡,不見一人,苦無問訊。
日已近午,遙望東山林際,縷縷有炊煙起,趨就之,見有茅屋數十椽,溪澗回環,泉聲喧聒,略橫施,柴門臨水。
生徑過橋,方欲叩門,籬畔一犬突出,向之而吠。
一老者扶杖而來,詢生何方至,語音诘曲,了不可辨。
生所答,老者亦笑而不解。
爰招生入室。
室中并無幾案,皆席地坐,有古風焉。
老者抽架上書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