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鹿九回頭記

關燈
世秉铎青浦,築室以居,至恪靖公寶,由孝廉位至尚書,籲請入籍,君其六世孫也,簪纓累葉,族大繁滋。

    君少習學業,書法遒勁。

    遊幕北方,郁郁不得志。

    年近服官,始捧檄畿輔,屢宰繁劇。

    嘗平反冤獄,頗着政聲。

    直隸州縣無漕糧,征銀亦寡,地當沖要,辦差絡繹,日積月累,逋負巨萬,竟坐此去官。

    子祖謙,舉人,授内閣中書。

    君歸田後,兩袖清風,猶是書生本色。

    青浦祖居毀于兵燹,乃僦屋郡城之西郊,未幾,偶以詩婢泥中,人言藉藉,君喟然曰:“此非樂土也!”亟遷居蘇台,将終老焉。

    年七十有一。

     王蓉生,字子勖,南彙人。

    父惟謙,秉铎泾縣。

    君亦由廪貢任海州訓導,舉于鄉。

    時徐海間撚匪充斥,諜者告曰:“寇至矣。

    ”問賊數,以萬計;去城遠近,則望見旗幟矣。

    食肉者束手無策,謀諸君。

    君徐言曰:“此烏合之衆,易處耳。

    請出城禦之。

    ”刺史集壯丁,聽君用。

    君擇老羸數十人,策騎入賊營。

    有識者曰:“此王教官也,來送死耶?”君曰:“我胡畏死,特憫汝輩皆族滅矣。

    ”乃導以順逆利鈍。

    賊羅拜稱佛爺,頃刻散盡,危城獲全。

    漕帥将上其功,君固辭,反以此受忌。

    罷官歸,不名一錢,主講惠南書院,及門多獲隽。

    子保建,進士,授内閣中書;保衡,優貢;保,拔貢。

    壬午,保衡省試得疾,歸,旋卒。

    君西河恸切,病愈,腳軟不能行。

    年六十有九。

     仇炳台,字竹屏,婁縣人。

    所居近笏水,号笏東老人。

    始以拔貢充教習,除邑令,不就。

    成進士,入詞林,青雲而直上。

    俄丁父憂,諸弟相繼殂謝,寡婦孤兒,仰君撫幼。

    洎猶子成立,君年已近花甲,遂隐居笏溪,不複仕進。

    每逢春秋佳日,則偕良友四五人,泛一葉扁舟,徜徉乎峰屏泖鏡之間,紅樹青山,綠梅黃菊,散坐舟中,酌酒分韻,至夕陽西墜而歸。

    主講金山縣柘湖、大觀兩書院,所作時文律詩,最利場屋,執贽問業者益衆。

    修府志,為總纂。

    書法宗魯公,得其尺幅,寶若拱璧。

    君狀貌清臞,食素。

    少長子沒,過時而哀,肺疾時發,精氣漸衰。

    年六十有八。

     耿蒼齡,字思泉,華亭人。

    晚号萸庵退叟。

    父省修,承先人志,置義田以贍族,官至河南衛輝府。

    君幼負隽才,習舉業,屢試不售,乃偕郡紳辦民團,由同知谒選,知湖北德安府。

    德安屢遭寇踞,書院賓興,諸田久為勢豪侵占,君亟清理,盡複舊業。

    西郊白兆寺為李青蓮讀書處,遊詠之餘,捐置腴田以奉香火。

    既歸,接辦全節堂,創建内堂号舍,留養貞嫠。

    戊辰築修金山嘴土石海塘,君董其事。

    養親事畢,杜門課子,不複出仕。

    長子葆清,拔貢,授官戶部。

    君耽吟詠而不解填詞,好賓朋而不能飲酒,秉性戆直而外貌圓融,以故少長交遊,罕有相忤者。

    年六十有二。

     顧蓮,字香遠,華亭人。

    父夔,以名翰林出宰山西靈石縣。

    年五十始生君。

    幼失恃,賴寡嫂撫育。

    稍長,聰慧絕倫。

    強仕之年成進士,入館選,改四川梁山縣。

    人或惜之,君怡然曰:“此吾家舊青氈也。

    ”始權隆昌,年餘,履梁山新任。

    川民故健訟,每放告期,案牍以百計。

    君廉知其情,一日擒一惡婦,盡法懲治,民乃相誡曰:“毋輕涉公門,緻梗我賢侯禁令也。

    ”由是争端泯,刁風息,草滿庭前,頌聲載道。

    君優于才,國政家事,無不親自主裁,未及三年,須發皆白,乃以海防升員外郎,解組回裡,蓋以進為退也。

    廖司馬菊屏有“未曾五十已歸田”之句,可以遺贈。

    年四十有七。

     之九人者,或優遊泉石,或嘯傲山林,芥視軒冕,屣脫名利,卓然高蹈,誠不可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