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鴛鴦譜(下)
關燈
小
中
大
七曰楊香寶。
香寶如靜女簪花,瓠犀微啟。
詩雲:抱得中和氣,相親在不言。
獨憐韬彩久,未免怨恩偏。
麗質終難棄,芳華近益傳。
始知塵世事,顯晦總由天。
香寶颀身玉立,豐頰秀眉,雖腰遜小蠻,而口同樊素,人皆以“楊櫻桃”呼之。
裙下雙鈎,尤為纖小,不屑乞靈于高底。
性靜婉,對客終日默坐而意自親昵,不似他人之貌密而情疏也。
八曰徐蕙珍。
蕙珍如越女舞劍,靈警逼人。
詩雲:幻作男兒态,還憐影未雙。
我曾瞻畫本,卿自戀玟窗。
綠绮金閨思,紅牙水調腔。
歡愁誰得見,多分屬銀缸。
蕙珍曾以西法照一小像,作男子妝束,雖寬衫博袖,莊重中自饒媚。
姬來自四明,寄居滬曲,無所依倚,遂堕風塵。
既隸樂籍,聲價自高,能于姊妹花中别樹一幟。
萸庵退叟曾贈以一絕句,雲:徐娘正少耐尋春,綠蕙紅薇好比鄰。
多謝檀郎珍重意,不妨倩作畫眉人。
九曰周翠娥。
翠娥如大婦持家,米鹽谙練。
詩雲:亦是韓娥侶,相逢莫問年。
已過花十八,猶集履三千。
結習仍脂粉,知音系管弦。
酒闌燈□侯,好證美人禅。
翠娥姿容綽約,體态翩跹,一段風情,尤在不言之際。
雖瓜年已過,花信正催,而枇杷巷底,賓從如雲,更闌漏永,燈火樓頭,仍複管弦如沸。
萸庵退叟每從雲間來,辄過其室。
嘗口占二十八字贻之,雲:微渦巧笑善周旋,倚翠輕盈劇可憐。
一曲秦娥箫引鳳,綠窗小坐對神仙。
十曰張小寶。
小寶如垂楊作花,豔想迷漫,在疑幻疑真之際。
詩雲:卓文君未嫁,偏愛是彈琴。
側耳《求凰曲》,驚心《打鴨吟》。
諧談花欲笑,逸态酒難禁。
應悟宮商内,移情有雅音。
小寶假母人稱為馬太太,鸨中之朱家、郭解也。
馬氏有二張,小寶其一,最知名,适人後旋即香消玉碎。
此稍晚出而襲其名,亦彼中之陋例也。
姬跌宕風流,與客酬應,诙諧間作,慧心麗質,冠絕一時,屢登花榜,俱列前茅。
賓客之好事者,趨之如鹜。
河陽公子特加眷戀,思欲量珠聘去,以行程匆促,不果。
姬前日曾改作滿妝,挈一西洋女子往遊申園,高髻盤雲,長衣委地,觀者如堵,俱驚其豔。
十一曰張蕙仙。
蕙仙如野花村釀,處處沾人。
詩雲:風定還飛絮,從知慣作泥。
可憐春□晚,猶似夢凄迷。
息影非無壤,安流亦有溪。
百年容易過,燕子尚雙栖。
蕙仙即曩所謂阿憐者也。
琴溪子自負為一世豪,而一見蕙仙,遂為所束縛,想其颠倒人者,别有在也。
姬僅中人姿,而情态旖旎,宛轉随人,正如繭絲自縛,亦複縛人。
十二曰左紅玉。
紅玉如故家纨,久餍膏梁,難安粗粝。
詩雲:聞道舒祺在,甯忘繡葆偕。
絕裾歌婦棄,傾國念人佳。
露草忘塵事,風花暢豔懷。
鴛鴦三十六,死便逐情埋。
紅玉以珠江之眉史,作歇浦之校書,工粵讴,急繁弦,厥聲變征,好事者每喜招之,按拍征歌,借以賞心悅耳,以是聲名鵲起。
顧屢嫁屢出,不安其居,弗為上樹之花,甘為随波之絮,仍抱琵琶作倚門生活。
年華雖邁,豐韻猶饒,贻贈纏頭,動盈箧笥,姊妹叢中容貌遠出其上者,自歎弗如,此真關乎命矣。
萸庵退叟贈以詩雲:侬家嶺表白雲多,江左懷人唱粵歌。
唱出紅腔音戛玉,相思南浦綠波多。
軒主所列三十六人,或以色選,或以德升,或以藝進,皆就聞見,達之篇章,申以小言,紛其品藻,資後來之譚柄,遣此日之離憂,敢謂海上麗區女闾氏之才,盡于是也?然而人才随時運為轉移,風氣亦後先而遞變,城中高髻,馬上啼妝,觸緒成吟,即小喻大,過而存之,亦庶幾西昆之别派。
若夫操花間之月旦,詫名士之風流,世尚有人,則未暇也。
軒主既撰自韓江,遂寄來滬渎,天南遁叟謹就所知,妄為之注,聊以語新,敢雲标異。
如以此為南部煙花之志,北裡風月之編,則吾豈敢。
香寶如靜女簪花,瓠犀微啟。
詩雲:抱得中和氣,相親在不言。
獨憐韬彩久,未免怨恩偏。
麗質終難棄,芳華近益傳。
始知塵世事,顯晦總由天。
香寶颀身玉立,豐頰秀眉,雖腰遜小蠻,而口同樊素,人皆以“楊櫻桃”呼之。
裙下雙鈎,尤為纖小,不屑乞靈于高底。
性靜婉,對客終日默坐而意自親昵,不似他人之貌密而情疏也。
八曰徐蕙珍。
蕙珍如越女舞劍,靈警逼人。
詩雲:幻作男兒态,還憐影未雙。
我曾瞻畫本,卿自戀玟窗。
綠绮金閨思,紅牙水調腔。
歡愁誰得見,多分屬銀缸。
蕙珍曾以西法照一小像,作男子妝束,雖寬衫博袖,莊重中自饒媚。
姬來自四明,寄居滬曲,無所依倚,遂堕風塵。
既隸樂籍,聲價自高,能于姊妹花中别樹一幟。
萸庵退叟曾贈以一絕句,雲:徐娘正少耐尋春,綠蕙紅薇好比鄰。
多謝檀郎珍重意,不妨倩作畫眉人。
九曰周翠娥。
翠娥如大婦持家,米鹽谙練。
詩雲:亦是韓娥侶,相逢莫問年。
已過花十八,猶集履三千。
結習仍脂粉,知音系管弦。
酒闌燈□侯,好證美人禅。
翠娥姿容綽約,體态翩跹,一段風情,尤在不言之際。
雖瓜年已過,花信正催,而枇杷巷底,賓從如雲,更闌漏永,燈火樓頭,仍複管弦如沸。
萸庵退叟每從雲間來,辄過其室。
嘗口占二十八字贻之,雲:微渦巧笑善周旋,倚翠輕盈劇可憐。
一曲秦娥箫引鳳,綠窗小坐對神仙。
十曰張小寶。
小寶如垂楊作花,豔想迷漫,在疑幻疑真之際。
詩雲:卓文君未嫁,偏愛是彈琴。
側耳《求凰曲》,驚心《打鴨吟》。
諧談花欲笑,逸态酒難禁。
應悟宮商内,移情有雅音。
小寶假母人稱為馬太太,鸨中之朱家、郭解也。
馬氏有二張,小寶其一,最知名,适人後旋即香消玉碎。
此稍晚出而襲其名,亦彼中之陋例也。
姬跌宕風流,與客酬應,诙諧間作,慧心麗質,冠絕一時,屢登花榜,俱列前茅。
賓客之好事者,趨之如鹜。
河陽公子特加眷戀,思欲量珠聘去,以行程匆促,不果。
姬前日曾改作滿妝,挈一西洋女子往遊申園,高髻盤雲,長衣委地,觀者如堵,俱驚其豔。
十一曰張蕙仙。
蕙仙如野花村釀,處處沾人。
詩雲:風定還飛絮,從知慣作泥。
可憐春□晚,猶似夢凄迷。
息影非無壤,安流亦有溪。
百年容易過,燕子尚雙栖。
蕙仙即曩所謂阿憐者也。
琴溪子自負為一世豪,而一見蕙仙,遂為所束縛,想其颠倒人者,别有在也。
姬僅中人姿,而情态旖旎,宛轉随人,正如繭絲自縛,亦複縛人。
十二曰左紅玉。
紅玉如故家纨,久餍膏梁,難安粗粝。
詩雲:聞道舒祺在,甯忘繡葆偕。
絕裾歌婦棄,傾國念人佳。
露草忘塵事,風花暢豔懷。
鴛鴦三十六,死便逐情埋。
紅玉以珠江之眉史,作歇浦之校書,工粵讴,急繁弦,厥聲變征,好事者每喜招之,按拍征歌,借以賞心悅耳,以是聲名鵲起。
顧屢嫁屢出,不安其居,弗為上樹之花,甘為随波之絮,仍抱琵琶作倚門生活。
年華雖邁,豐韻猶饒,贻贈纏頭,動盈箧笥,姊妹叢中容貌遠出其上者,自歎弗如,此真關乎命矣。
萸庵退叟贈以詩雲:侬家嶺表白雲多,江左懷人唱粵歌。
唱出紅腔音戛玉,相思南浦綠波多。
軒主所列三十六人,或以色選,或以德升,或以藝進,皆就聞見,達之篇章,申以小言,紛其品藻,資後來之譚柄,遣此日之離憂,敢謂海上麗區女闾氏之才,盡于是也?然而人才随時運為轉移,風氣亦後先而遞變,城中高髻,馬上啼妝,觸緒成吟,即小喻大,過而存之,亦庶幾西昆之别派。
若夫操花間之月旦,詫名士之風流,世尚有人,則未暇也。
軒主既撰自韓江,遂寄來滬渎,天南遁叟謹就所知,妄為之注,聊以語新,敢雲标異。
如以此為南部煙花之志,北裡風月之編,則吾豈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