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荔裳
關燈
小
中
大
明,蓉仙始覺,推生而起,泣謂姊曰:“妹今日必歸去,豈能堪此強暴耶?”生力自剖白,曰:“但親香澤,未涉于亂,卿乃慧心人,豈猶不自知耶?”蓉仙俯首拈帶,細思昨夕情事,乃不複言。
由是蓉仙分宿外房,仍令紅于作伴,睡于别榻,與姊繡闼僅隔一牆。
見生,并無所避,時依肘下,執卷問難,奇字疑義,反複辨析,生不能屈,歎曰:“此辯慧女子也,他日青紗步障,可為小郎解圍。
” 一日,為生前室三周年,延高僧作佛事,铙钹鐘磬,喧聒一堂;又于别寺誦《梁皇忏》四十九日。
生回憶前塵,泫然流涕。
因謂女曰:“前日托卿所探事,何以至今無一言,豈爾時故作讕語耶?”女曰:“所以不言者,恐傷君心耳。
當日君夫人為九王子所見愛,已遣鸩媒,通雁币,方使入門徑前緻詞,君夫人怒擲聘物于地,曰:‘宮中教讀之任,所不敢辭,若以非禮相幹,雖死非所聞命。
且凡間燕雀,豈能匹天上鸾凰?如不獲已,焰坑血湖,刀山劍嶺,皆我畢命所也,一任處置,何足懼哉!’九王子聞言,怒甚,令裸體置之寒冰獄中。
曰:‘适足煉我玉骨耳。
’複令投之洪爐。
曰:‘鐵心石腸,曆劫難熔!’九王子見其不屈,氣為之奪,然猶未肯遽止也。
旋為閻摩主者所知,嘉君夫人守節弗渝,戒九王子勿仇,令往生金阊為富室女,來生與君仍結夫婦緣。
今入世已三年。
君今可轉悲為喜矣。
”生問在金阊何處。
曰:“緣至當自知。
記取十三年後,有五羊使者來,此其時矣。
”生因謹志于冊。
正言際,阍人入禀,有自南海至者,輿從赫,狀似顯宦,言必欲面見主人。
生視其名刺,初不相識。
姑出與談,則其人殊魁梧俊偉,談吐生風。
自言:“新卸增城縣任,茲将入都引見。
餘戚孫笠舫鹾尹現亦需次粵垣,與君有葭莩親,有書達其女韻史,餘為作寄書郵。
”袖中出一函緻生,匆促遽别。
生持函入内,與女觀之,内言:“阿秋年已長成,當為擇配。
如意中無可選之人,即歸田生效娥英故事,亦無不可。
青鳥使來,即汝從姊之婿,不妨出見也。
”女商之生。
生初佯為不可,笑曰:“恐醋娘子想吃楊梅,将從何處覓倉庚羹耶?”女曰:“檀奴抑何狡狯哉!欲取姑舍,欲擒姑縱,已如見其肺肝!侬無妒意,何煩療哉?”越一年,蓉仙年已十七。
元宵賞燈後,即令诹吉完婚。
一時禮儀之盛,器物之華,服飾之麗,遠近來觀者,無不啧啧歎美。
賓客濟跄,冠裳畢集,向時納女遠不能及,人皆稱女之賢。
生拟赴春闱,公交車北上。
二女群勸止之,曰:“君今日左對尹邢,右擁施旦,室藏佳醞,園有名花,每值良辰美景,月夕花朝,置酒并酌,怡然共樂,君唱于前,妾和于後,讵非天壤間一大快事哉?恐阆苑神仙,亦無此樂趣也,何必于役道途,再作春明之夢?即使入詞林,登玉堂,亦不過世上浮榮耳,何足為重輕?如君必欲行,真身有俗骨哉!況侬姊妹侍君衽席,要亦短緣撮合耳,他時恐悔之晚矣!”生乃止。
一日,庭中牡丹大放,花朵皆巨如盆盎,活色嬌香,絢爛奪目。
生方與二女舉觞酬勸,忽報前時增城縣令複來,生即出見。
自言:“已為廣州太守,茲已超擢道員。
因晉都門,迂道過此耳。
”翌日,生設盛筵,招之同賞牡丹。
客贊譽不絕口,而盛稱一黃一紫為群花之冠,屢乞異種,将攜之歸。
生難固拒,不得已,分植于盆贈焉,自以為拱璧之贻,不是過也。
不意客去後,入視二女,同時抱病,月慘花蔫,容光憔悴,呻吟之聲,不絕于耳。
欄前花萎,阃内人亡,生哀痛欲絕,盡以金玉珠寶為殉。
及葬,舉其,輕若無物。
生自此不欲居家,出遊江浙,聊解愁懷。
偶經金阊城畔,小住寓齋。
同人邀往留園泛舟,偕去,畫船栉比,士女如雲。
生特賞識沈金蘭,以為可獨步蘇台。
于園中見一女子,舉止态度,彷佛似織雲,不禁注目視之。
女回顧見生,恍若似曾相識,訝其久矚,轉眸一笑,珊珊行遠。
托人訪之,知系巨室。
媒聘焉,蔔宅于吳門。
偶與話織雲舊事,女茫然不能對。
由是蓉仙分宿外房,仍令紅于作伴,睡于别榻,與姊繡闼僅隔一牆。
見生,并無所避,時依肘下,執卷問難,奇字疑義,反複辨析,生不能屈,歎曰:“此辯慧女子也,他日青紗步障,可為小郎解圍。
” 一日,為生前室三周年,延高僧作佛事,铙钹鐘磬,喧聒一堂;又于别寺誦《梁皇忏》四十九日。
生回憶前塵,泫然流涕。
因謂女曰:“前日托卿所探事,何以至今無一言,豈爾時故作讕語耶?”女曰:“所以不言者,恐傷君心耳。
當日君夫人為九王子所見愛,已遣鸩媒,通雁币,方使入門徑前緻詞,君夫人怒擲聘物于地,曰:‘宮中教讀之任,所不敢辭,若以非禮相幹,雖死非所聞命。
且凡間燕雀,豈能匹天上鸾凰?如不獲已,焰坑血湖,刀山劍嶺,皆我畢命所也,一任處置,何足懼哉!’九王子聞言,怒甚,令裸體置之寒冰獄中。
曰:‘适足煉我玉骨耳。
’複令投之洪爐。
曰:‘鐵心石腸,曆劫難熔!’九王子見其不屈,氣為之奪,然猶未肯遽止也。
旋為閻摩主者所知,嘉君夫人守節弗渝,戒九王子勿仇,令往生金阊為富室女,來生與君仍結夫婦緣。
今入世已三年。
君今可轉悲為喜矣。
”生問在金阊何處。
曰:“緣至當自知。
記取十三年後,有五羊使者來,此其時矣。
”生因謹志于冊。
正言際,阍人入禀,有自南海至者,輿從赫,狀似顯宦,言必欲面見主人。
生視其名刺,初不相識。
姑出與談,則其人殊魁梧俊偉,談吐生風。
自言:“新卸增城縣任,茲将入都引見。
餘戚孫笠舫鹾尹現亦需次粵垣,與君有葭莩親,有書達其女韻史,餘為作寄書郵。
”袖中出一函緻生,匆促遽别。
生持函入内,與女觀之,内言:“阿秋年已長成,當為擇配。
如意中無可選之人,即歸田生效娥英故事,亦無不可。
青鳥使來,即汝從姊之婿,不妨出見也。
”女商之生。
生初佯為不可,笑曰:“恐醋娘子想吃楊梅,将從何處覓倉庚羹耶?”女曰:“檀奴抑何狡狯哉!欲取姑舍,欲擒姑縱,已如見其肺肝!侬無妒意,何煩療哉?”越一年,蓉仙年已十七。
元宵賞燈後,即令诹吉完婚。
一時禮儀之盛,器物之華,服飾之麗,遠近來觀者,無不啧啧歎美。
賓客濟跄,冠裳畢集,向時納女遠不能及,人皆稱女之賢。
生拟赴春闱,公交車北上。
二女群勸止之,曰:“君今日左對尹邢,右擁施旦,室藏佳醞,園有名花,每值良辰美景,月夕花朝,置酒并酌,怡然共樂,君唱于前,妾和于後,讵非天壤間一大快事哉?恐阆苑神仙,亦無此樂趣也,何必于役道途,再作春明之夢?即使入詞林,登玉堂,亦不過世上浮榮耳,何足為重輕?如君必欲行,真身有俗骨哉!況侬姊妹侍君衽席,要亦短緣撮合耳,他時恐悔之晚矣!”生乃止。
一日,庭中牡丹大放,花朵皆巨如盆盎,活色嬌香,絢爛奪目。
生方與二女舉觞酬勸,忽報前時增城縣令複來,生即出見。
自言:“已為廣州太守,茲已超擢道員。
因晉都門,迂道過此耳。
”翌日,生設盛筵,招之同賞牡丹。
客贊譽不絕口,而盛稱一黃一紫為群花之冠,屢乞異種,将攜之歸。
生難固拒,不得已,分植于盆贈焉,自以為拱璧之贻,不是過也。
不意客去後,入視二女,同時抱病,月慘花蔫,容光憔悴,呻吟之聲,不絕于耳。
欄前花萎,阃内人亡,生哀痛欲絕,盡以金玉珠寶為殉。
及葬,舉其,輕若無物。
生自此不欲居家,出遊江浙,聊解愁懷。
偶經金阊城畔,小住寓齋。
同人邀往留園泛舟,偕去,畫船栉比,士女如雲。
生特賞識沈金蘭,以為可獨步蘇台。
于園中見一女子,舉止态度,彷佛似織雲,不禁注目視之。
女回顧見生,恍若似曾相識,訝其久矚,轉眸一笑,珊珊行遠。
托人訪之,知系巨室。
媒聘焉,蔔宅于吳門。
偶與話織雲舊事,女茫然不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