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也仙
關燈
小
中
大
吳也仙,錢唐世家女也。
父為江蘇某邑令,頗有政聲。
既罷任,遂寄家吳中。
居鄰滄浪亭,頗有泉石花木之勝。
女于春秋佳日,月夕花晨,辄往遊覽。
時遊人不來,景尤清絕。
女時倚竹哦松,聊自消遣。
臨流顧影,辄寄遐思。
家有可吟樓者,女之所居也。
小樓三楹,陳設頗雅,明窗幾,不着纖塵,鼎彜圖畫,位置得宜,入其室者,疑非凡境。
鄰有三徑生者,亦宦家子,字伯诩,号蘧庵。
年未弱冠,而詩古文詞已卓然異人。
與女本有葭莩親,恒以戚誼,時相往來。
女亦出見無所避。
生至,每執經問字,賞奇析疑,習以為常,家人亦不之異也。
女與之唱和甚密,詩中之意,辄以白頭相約,或指白水以訂盟,或望青山而偕隐,時有流露于不自覺者。
女與生有密誓:此生苟不得成伉俪,終身勿複嫁娶。
顧生家資亦非充裕,父母均在堂,姻事勢不得自由。
女亦知其難,惟素志已堅,此心不改,事之成否,一聽之天而已。
四月十四日相傳為神仙誕日,阊門有呂仙祠,士女傾城往觀,女亦約生買舟偕行。
既登岸,小步廊庑間,遊人絡繹,甚嚣塵上,不堪駐足。
轉至後殿,見男女祈簽者,往來如梭織。
女心動,亦俯伏跪而祈焉。
持筒未搖,即已有一簽跳出。
執簽就兩壁間覓之,旁立一羽士,疏髯古貌,神采特異,即舉簽訣示焉,句雲:落盡殘紅菡萏秋,荻花楓葉足勾留。
湖山畢竟家鄉好,一片煙波葬莫愁。
女沈吟默誦,弗解其意。
羽士曰:“此了卿五百年前緣分時也。
”女悚然異焉,方欲語生詢其由,而羽士轉瞬已杳。
女于舟中為生話其狀,并索生解。
生愀然不悅,曰:“此非佳谶也。
以簽語末句觀之,此生結局當在水雲鄉裡。
然仙語隐而不顯,從無如是之明白昭示者也。
且待他日,當有奇驗。
” 女父之離任也,以催科不力,谳獄失人,至是以誤罷官。
宦橐蕭然,無所斡旋,不得已束裝作歸計,因即挈眷回浙。
女得此耗,涕泣不食者累日,告生曰:“事急矣!計何所出?”生欲禀于父,拟遣媒妁往求,先告之母。
母不可,其議遂沮。
蓋母有族姊妹之女曰碧雯者,年甫及笄,明眸善睐,冶豔絕世,兼通書史,亦娴吟詠,闾■間以才女稱,母意欲為生娶,已與族姊有成說。
至是聞生言,遂謀之父,為之聯姻,而生不知也。
女歸,生忽忽如有所失。
相約彼此詩筒互相郵寄,故形迹雖睽隔,而消息常通,作兩地之神交焉。
女家在湖□,雙扉臨水,湖光山色,日夕相對。
刺繡之暇,拈弄筆研,新詩既就,寫于蠻箋,遠近傳觀,稱為絕調。
女貌既妍麗,才又超于侪輩,鄰家姊妹,無不啧啧歎異。
時有城北徐公者,賈人子也。
夙号素封,坐擁厚資。
居恒惟知呼盧喝雉,鬥雞走狗,并不識一丁字,自頂至踵,絕無雅骨。
聞女名,遣冰人為請,謂:“姻事若成,當出資代君捐複,富貴不難緻也。
”女父以其言鄙,斥絕之。
無何,女父以感寒疾卒,女益無所依。
父死,喪中諸費,悉貸之戚串,家日落。
賈人子複伸前說,女母竟許焉,蓋女非其所出也。
于是女之死志決矣。
時在光緒癸未秋八月也。
生聞女父死,請于父母,将往吊唁。
止之,不果行。
旋又知女締姻賈人子,歎曰:“此必非其志也,彼必有以報我。
”生之議婚于碧雯也,女母詢之生家臧獲而知之,辄告于衆,故使女聞之。
女默計“生情深若此,必不負我,人言未可信也”。
俄而嫁有日矣,女曰:“即死于義,亦當從容畢命,勿使龌龊男子觸我潔體!”夤夜起,結束密紉上下衣,淡妝素服,一如平時。
遂作絕命詞兩首,書一函,托鄰家姊妹寄生吳中,而自投西子河以死。
嗚呼!如也仙者,固女子之癡于情者也。
其詩曰:家住西湖斷橋北,綠楊深處有柴門。
梨花落盡春歸去,隻恐詩狂哭斷魂。
欲洗心中一片愁,斷橋風雨冷孤樓。
看侬吸盡西湖水,水不流時淚自流。
其書雲:姑蘇台畔,遽唱骊歌;西子湖邊,徒深鶴望。
淚雙流而難制,腸一日以空回。
既東勞西燕之分飛,複春鲽秋■之永曠。
時乎不再,命也何如!猶憶曩者花間聯句,月下論文,射覆镫紅,藏鈎酒綠,既已衷懷之缱绻,亦複情韻之纏綿。
此時歲月,忽忽過之,而不知遂有今日也。
一别之後,迥隔人天,空有此心,曠難複面。
不謂世事難知,人心叵測,靜中劫至,暗裡魔生。
一家
父為江蘇某邑令,頗有政聲。
既罷任,遂寄家吳中。
居鄰滄浪亭,頗有泉石花木之勝。
女于春秋佳日,月夕花晨,辄往遊覽。
時遊人不來,景尤清絕。
女時倚竹哦松,聊自消遣。
臨流顧影,辄寄遐思。
家有可吟樓者,女之所居也。
小樓三楹,陳設頗雅,明窗幾,不着纖塵,鼎彜圖畫,位置得宜,入其室者,疑非凡境。
鄰有三徑生者,亦宦家子,字伯诩,号蘧庵。
年未弱冠,而詩古文詞已卓然異人。
與女本有葭莩親,恒以戚誼,時相往來。
女亦出見無所避。
生至,每執經問字,賞奇析疑,習以為常,家人亦不之異也。
女與之唱和甚密,詩中之意,辄以白頭相約,或指白水以訂盟,或望青山而偕隐,時有流露于不自覺者。
女與生有密誓:此生苟不得成伉俪,終身勿複嫁娶。
顧生家資亦非充裕,父母均在堂,姻事勢不得自由。
女亦知其難,惟素志已堅,此心不改,事之成否,一聽之天而已。
四月十四日相傳為神仙誕日,阊門有呂仙祠,士女傾城往觀,女亦約生買舟偕行。
既登岸,小步廊庑間,遊人絡繹,甚嚣塵上,不堪駐足。
轉至後殿,見男女祈簽者,往來如梭織。
女心動,亦俯伏跪而祈焉。
持筒未搖,即已有一簽跳出。
執簽就兩壁間覓之,旁立一羽士,疏髯古貌,神采特異,即舉簽訣示焉,句雲:落盡殘紅菡萏秋,荻花楓葉足勾留。
湖山畢竟家鄉好,一片煙波葬莫愁。
女沈吟默誦,弗解其意。
羽士曰:“此了卿五百年前緣分時也。
”女悚然異焉,方欲語生詢其由,而羽士轉瞬已杳。
女于舟中為生話其狀,并索生解。
生愀然不悅,曰:“此非佳谶也。
以簽語末句觀之,此生結局當在水雲鄉裡。
然仙語隐而不顯,從無如是之明白昭示者也。
且待他日,當有奇驗。
” 女父之離任也,以催科不力,谳獄失人,至是以誤罷官。
宦橐蕭然,無所斡旋,不得已束裝作歸計,因即挈眷回浙。
女得此耗,涕泣不食者累日,告生曰:“事急矣!計何所出?”生欲禀于父,拟遣媒妁往求,先告之母。
母不可,其議遂沮。
蓋母有族姊妹之女曰碧雯者,年甫及笄,明眸善睐,冶豔絕世,兼通書史,亦娴吟詠,闾■間以才女稱,母意欲為生娶,已與族姊有成說。
至是聞生言,遂謀之父,為之聯姻,而生不知也。
女歸,生忽忽如有所失。
相約彼此詩筒互相郵寄,故形迹雖睽隔,而消息常通,作兩地之神交焉。
女家在湖□,雙扉臨水,湖光山色,日夕相對。
刺繡之暇,拈弄筆研,新詩既就,寫于蠻箋,遠近傳觀,稱為絕調。
女貌既妍麗,才又超于侪輩,鄰家姊妹,無不啧啧歎異。
時有城北徐公者,賈人子也。
夙号素封,坐擁厚資。
居恒惟知呼盧喝雉,鬥雞走狗,并不識一丁字,自頂至踵,絕無雅骨。
聞女名,遣冰人為請,謂:“姻事若成,當出資代君捐複,富貴不難緻也。
”女父以其言鄙,斥絕之。
無何,女父以感寒疾卒,女益無所依。
父死,喪中諸費,悉貸之戚串,家日落。
賈人子複伸前說,女母竟許焉,蓋女非其所出也。
于是女之死志決矣。
時在光緒癸未秋八月也。
生聞女父死,請于父母,将往吊唁。
止之,不果行。
旋又知女締姻賈人子,歎曰:“此必非其志也,彼必有以報我。
”生之議婚于碧雯也,女母詢之生家臧獲而知之,辄告于衆,故使女聞之。
女默計“生情深若此,必不負我,人言未可信也”。
俄而嫁有日矣,女曰:“即死于義,亦當從容畢命,勿使龌龊男子觸我潔體!”夤夜起,結束密紉上下衣,淡妝素服,一如平時。
遂作絕命詞兩首,書一函,托鄰家姊妹寄生吳中,而自投西子河以死。
嗚呼!如也仙者,固女子之癡于情者也。
其詩曰:家住西湖斷橋北,綠楊深處有柴門。
梨花落盡春歸去,隻恐詩狂哭斷魂。
欲洗心中一片愁,斷橋風雨冷孤樓。
看侬吸盡西湖水,水不流時淚自流。
其書雲:姑蘇台畔,遽唱骊歌;西子湖邊,徒深鶴望。
淚雙流而難制,腸一日以空回。
既東勞西燕之分飛,複春鲽秋■之永曠。
時乎不再,命也何如!猶憶曩者花間聯句,月下論文,射覆镫紅,藏鈎酒綠,既已衷懷之缱绻,亦複情韻之纏綿。
此時歲月,忽忽過之,而不知遂有今日也。
一别之後,迥隔人天,空有此心,曠難複面。
不謂世事難知,人心叵測,靜中劫至,暗裡魔生。
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