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芸别墅
關燈
小
中
大
許仲遠,浙之□李人。
年甫弱冠,即喜遠遊,慕徐霞客之為人,自号霞仙。
臨水登山,腰腳殊健,日能行三百裡,不知疲乏。
如天台、雁蕩,早已造其絕頂,并無所異。
嘗登勞山第一峰,絕壁萬仞,攀跻而上。
既詣其巅,見有一池,廣約十數頃,池水清澈見底,遊鱗可數。
相傳下有孽龍伏焉。
勞山僧清遠者,曾結茅其旁,晨夕諷經,龍為出聽,久之,龍忽有悟,遂成正果,證無上禅焉。
僧圓寂後,置龛潭側,并肖其像,上留一偈曰:“來處來,去處去。
石無言,花解語。
爾為爾,我為我。
地中泉,木中火。
”生摩挲觀之,亦不能解。
僧像頗類己,因疑僧為己之前身。
欲下山而時已晚,乃即宿于茅廬中。
正值月圓之夕,皓魄上升,纖雲四卷,清輝所射,郎潔無垠。
忽聽山谷中虎嘯猿吟,栖鹘驚飛,聲磔磔然如欲搏人。
須臾,異獸惡蟲,相繼跳踯于前。
不覺毛發為戴。
幸近門阈,即引去。
夜半,一女子娉婷而至,手持一柬曰:“辰府君奉邀,其即往。
”生視其名為辰渤。
方疑素昧平生,促駕何由?正躊躇間,女子曰:“見即自知。
本欲遣輿來迓,因相距非遙,請勞玉趾。
”生從之,偕女子同行。
遙睹虎貌熊罴,逐隊而來,生懼,為之卻步。
女子笑曰:“毋畏。
”以羽扇揮之,悉皆辟易奔避。
行裡許,有甲冑士迎面至,見女子,肅立兩旁。
女子謂生曰:“此水府巡丁,亦以迓君而來者。
”導生從松林中行,一轉顧間,殿宇在望,狀若王者居,門外持戟懸刀而雁行立者,悉偉軀長鬣。
生局促不敢遽進。
女子曰:“此輩将來求為君執役而不可得者,何必作書生态哉?”于是曆重門,拾級升堂。
女子令生少坐以待。
須臾,諸女婢擁一老媪出,鶴發雞皮,狀若五六十歲人。
問生曰:“先生尚識老身否?”生曰:“何處得瞻阃範,令人殊難記憶。
”媪曰:“事隔三生,本多茫昧。
何先生懷中記事珠亦随塵劫而俱堕,殊可惜也。
延先生來非緣别事,因小女喜閱道書,求先生為之指導耳。
”即令前女子引生入西廳,陳設頗華,四壁都張名人書畫。
生甫坐,即有供茗果者。
女子曰:“我家阿姑即出款陪,幸勿嫌寂寞也。
” 久之,環琲聲锵,麝蘭香溢,前數婢卷簾,後數婢簇擁而至。
生微睨之,雪白花妍,天人不啻也。
諸婢捺生上坐,下鋪紅氍毹,扶女盈盈下拜,曰:“以師禮見也。
”問答之際,始知女姓辰,名煥,字香荪。
而柬帖名渤者,乃其父也。
現奉帝命,往東海征蚩尤。
母系敖姓,亦龍譜中巨族也。
廳室中設兩座,生居中,女旁侍焉。
頃之,女婢捧書至,玉笈琅函,倍為珍重。
生視之,悉講吐納導引之法,爐火鉛汞之術。
生曰:“此神仙家言,仆門外漢耳,不敢妄對。
”女曰:“内丹外丹二者,孰易孰難?”生曰:“内丹由■煉而來,得之自然;外丹專恃烹燒,恐一旦成功,亦必有厄之者,未能操之左券也。
”女曰:“兒意亦如是。
今得師言,益明耳。
”因命諸婢置酒設席于水亭。
四周皆水,而中峙一亭,固萬荷花深處也。
紅白菡萏,搖曳淩風,軒窗四敞,清徐來。
女命以碧筒為杯,注酒其中,其香沁齒。
生量固豪,一舉十觞。
女亦旁侍陪飲,罄無算爵。
夜闌燭,女始辭去。
由是日必令生講貫經史子集,惟女所問。
月餘,益複稔熟。
諸婢悉屬稚齡,并皆佳妙,中尤以、婷婷、端端、楚楚為巨擘,日則奔走承奉,夜則抱枕攜衾,皆此輩也。
俟生睡後阖扉,則皆散去。
一夕諸婢為迷藏之戲,變幻不測。
生為吟捉搦之詞,盡皆笑不可仰。
忽閨中有命至,諸婢紛然入内。
生亦掩門就寝。
登牀,則衾中膩然有人。
駭而燭之,則婷婷也,雙頰紅潮,有如海棠春睡初足。
蓋初欲隐帳中,使諸婢不能覓,不意酒力不勝,遂入睡鄉也。
生觀其貌嬌
年甫弱冠,即喜遠遊,慕徐霞客之為人,自号霞仙。
臨水登山,腰腳殊健,日能行三百裡,不知疲乏。
如天台、雁蕩,早已造其絕頂,并無所異。
嘗登勞山第一峰,絕壁萬仞,攀跻而上。
既詣其巅,見有一池,廣約十數頃,池水清澈見底,遊鱗可數。
相傳下有孽龍伏焉。
勞山僧清遠者,曾結茅其旁,晨夕諷經,龍為出聽,久之,龍忽有悟,遂成正果,證無上禅焉。
僧圓寂後,置龛潭側,并肖其像,上留一偈曰:“來處來,去處去。
石無言,花解語。
爾為爾,我為我。
地中泉,木中火。
”生摩挲觀之,亦不能解。
僧像頗類己,因疑僧為己之前身。
欲下山而時已晚,乃即宿于茅廬中。
正值月圓之夕,皓魄上升,纖雲四卷,清輝所射,郎潔無垠。
忽聽山谷中虎嘯猿吟,栖鹘驚飛,聲磔磔然如欲搏人。
須臾,異獸惡蟲,相繼跳踯于前。
不覺毛發為戴。
幸近門阈,即引去。
夜半,一女子娉婷而至,手持一柬曰:“辰府君奉邀,其即往。
”生視其名為辰渤。
方疑素昧平生,促駕何由?正躊躇間,女子曰:“見即自知。
本欲遣輿來迓,因相距非遙,請勞玉趾。
”生從之,偕女子同行。
遙睹虎貌熊罴,逐隊而來,生懼,為之卻步。
女子笑曰:“毋畏。
”以羽扇揮之,悉皆辟易奔避。
行裡許,有甲冑士迎面至,見女子,肅立兩旁。
女子謂生曰:“此水府巡丁,亦以迓君而來者。
”導生從松林中行,一轉顧間,殿宇在望,狀若王者居,門外持戟懸刀而雁行立者,悉偉軀長鬣。
生局促不敢遽進。
女子曰:“此輩将來求為君執役而不可得者,何必作書生态哉?”于是曆重門,拾級升堂。
女子令生少坐以待。
須臾,諸女婢擁一老媪出,鶴發雞皮,狀若五六十歲人。
問生曰:“先生尚識老身否?”生曰:“何處得瞻阃範,令人殊難記憶。
”媪曰:“事隔三生,本多茫昧。
何先生懷中記事珠亦随塵劫而俱堕,殊可惜也。
延先生來非緣别事,因小女喜閱道書,求先生為之指導耳。
”即令前女子引生入西廳,陳設頗華,四壁都張名人書畫。
生甫坐,即有供茗果者。
女子曰:“我家阿姑即出款陪,幸勿嫌寂寞也。
” 久之,環琲聲锵,麝蘭香溢,前數婢卷簾,後數婢簇擁而至。
生微睨之,雪白花妍,天人不啻也。
諸婢捺生上坐,下鋪紅氍毹,扶女盈盈下拜,曰:“以師禮見也。
”問答之際,始知女姓辰,名煥,字香荪。
而柬帖名渤者,乃其父也。
現奉帝命,往東海征蚩尤。
母系敖姓,亦龍譜中巨族也。
廳室中設兩座,生居中,女旁侍焉。
頃之,女婢捧書至,玉笈琅函,倍為珍重。
生視之,悉講吐納導引之法,爐火鉛汞之術。
生曰:“此神仙家言,仆門外漢耳,不敢妄對。
”女曰:“内丹外丹二者,孰易孰難?”生曰:“内丹由■煉而來,得之自然;外丹專恃烹燒,恐一旦成功,亦必有厄之者,未能操之左券也。
”女曰:“兒意亦如是。
今得師言,益明耳。
”因命諸婢置酒設席于水亭。
四周皆水,而中峙一亭,固萬荷花深處也。
紅白菡萏,搖曳淩風,軒窗四敞,清徐來。
女命以碧筒為杯,注酒其中,其香沁齒。
生量固豪,一舉十觞。
女亦旁侍陪飲,罄無算爵。
夜闌燭,女始辭去。
由是日必令生講貫經史子集,惟女所問。
月餘,益複稔熟。
諸婢悉屬稚齡,并皆佳妙,中尤以、婷婷、端端、楚楚為巨擘,日則奔走承奉,夜則抱枕攜衾,皆此輩也。
俟生睡後阖扉,則皆散去。
一夕諸婢為迷藏之戲,變幻不測。
生為吟捉搦之詞,盡皆笑不可仰。
忽閨中有命至,諸婢紛然入内。
生亦掩門就寝。
登牀,則衾中膩然有人。
駭而燭之,則婷婷也,雙頰紅潮,有如海棠春睡初足。
蓋初欲隐帳中,使諸婢不能覓,不意酒力不勝,遂入睡鄉也。
生觀其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