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萼仙
關燈
小
中
大
錢聘侯,蜀人,少居吳會。
父母俱沒,孑然一身,寄居戚串家,為之司會計。
生本讀書,雖未成名,而所綴詩詞,居然不失古人音節。
風度亦潇灑自喜。
以是人多敬愛之。
生于文字外,别無所好,亦别無所長。
終日靜坐室中,不以世上繁華擾其心。
嘗偕友人遊杭西湖,縱步于六橋三竺間,娛目騁懷,頗豁襟抱。
途遇一黃冠,古貌疏髯,形狀殊異。
見生,甚奇之,曰:“君,寡欲人也。
精進修持,可以入道。
”因招生至其庵中,授以吞吐煉氣之術。
生受而習之,精化為氣,欲念竟絕。
年漸壯,人有勸之娶者,笑不應。
因聞峨眉為天下名山之一,思窮其勝,辭于親友,裹糧而往。
有為之言蜀道難者,生毅然曰:“此固我故裡也。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還鄉。
安有行年既壯而不一識家巷者哉?”束裝竟發,由漢至宜昌,小憩逆旅。
适逢霖雨積旬,阻滞不行,襟懷惡劣,因命小童沽酒獨酌,醺然竟醉。
忽覺身後有一人掩入,回顧見之,乃中表昆弟範叔康也。
笑曰:“适從何來,遽集于此?”範曰:“應來則來,當集則集。
仙緣自臨,塵機永息。
”謂生曰:“積雨悶人,何不一窺後園,消遣旅情?”生曰:“此處何得有後園?”範曰:“盍偕行一觀,自有妙處。
” 生随之行,曆阈數重,即睹園扉。
園中萬綠怒生,群花齊放。
由回廊曲折達一軒,曰“棠軒”,中植垂絲海棠數十本,嫣紅欲滴。
軒之西窗,有二女郎相對弈棋,其一拈子未下,支頤凝思。
生見之卻步。
範曰:“不久為君帷幕中人,奚必避為?”生入,二女郎皆起,裣衽作禮。
年俱十六七,明眸皓齒,豔絕塵寰。
一作宮中裝束,見生,兩頰微酡,益增娬媚。
生詢姓名。
一曰:“白麗娟,明季宮人也。
闖賊入京,嫔娥星散,鄭監挈之遁走,後随福王南渡,教習歌舞,初頗寵任。
後以谏王勤政愛民,勿耽逸樂,勿信佥壬,遂至日見疏遠,不一年金陵陷沒,又複出奔。
時鄭監已患病,力疾從餘渡江,中途相失,傳聞為亂兵所戕。
奴至宜昌,藏于民家,旋以絕粒死,遂瘗此園梨花樹下。
”言訖,欷■流涕。
生聞之,亦為太息。
其一曰:“嚴萼仙,李人。
從宦至楚北遇亂,不得歸。
偶至廟焚香,欲祈一簽,避難他方,以決從違。
遇一羽士,畀以藥丸二,一白一紅,曰:‘此死生之分也。
今世亂無主,何不吞白丸以暫死,借棺椁以藏身,入窀穸以避世,庶免為強暴所污。
死時紉紅丸于衣襟間,他年自有救汝者。
’奴再拜受之,羽士倏已不見。
甫歸家,聞赭寇已破嶽州,即日南下。
父母倉皇遠徙,行至宜昌,風鶴益警,奴遂仰藥而死,父遂葬奴于園之西偏芍藥台畔。
奴自吞藥後,不知身之已死,并無煩惱,并無拘束,正不知陰司在何處。
每遇風清月白,精魂時出遊覽。
若歸伏土中,有如夢寐,可累月經時而弗寤。
奴以為夜台之樂,勝于仙鄉,視人世膠擾驚恐,别離悲苦,相去奚啻天淵哉!”生聞之,肅然起敬,曰:“卿真達人也。
”範曰:“頃有顯者饋餘盛馔,韋廚食品,畢竟不凡,當可供君大嚼也。
”即呼小僮攜至。
須臾,肴酒雜陳,珍錯胪列。
範邀生及二女郎入座,各占一隅。
二女初猶作羞澀态;三爵之後,詞鋒始縱。
生因詢白女明季宮中事。
白女言之不少諱,述福王淫昏沈湎,有與正史相符者,大抵東昏侯、李後主之流亞也。
詢童妃果是福王嫡室否,其來何以不納?白女言當日宮中人曾有竊見,童妃姿容中等,而言詞态度的系出自天家,無可假托。
或謂福王微時與妃相遇,遂訂同心,曾許即位後冊為正妃,蓋即叔孫穆子所遇庚宗婦人之類也。
旋由群臣推戴之後,聘祁彪佳之女為妃。
及童妃來,無
父母俱沒,孑然一身,寄居戚串家,為之司會計。
生本讀書,雖未成名,而所綴詩詞,居然不失古人音節。
風度亦潇灑自喜。
以是人多敬愛之。
生于文字外,别無所好,亦别無所長。
終日靜坐室中,不以世上繁華擾其心。
嘗偕友人遊杭西湖,縱步于六橋三竺間,娛目騁懷,頗豁襟抱。
途遇一黃冠,古貌疏髯,形狀殊異。
見生,甚奇之,曰:“君,寡欲人也。
精進修持,可以入道。
”因招生至其庵中,授以吞吐煉氣之術。
生受而習之,精化為氣,欲念竟絕。
年漸壯,人有勸之娶者,笑不應。
因聞峨眉為天下名山之一,思窮其勝,辭于親友,裹糧而往。
有為之言蜀道難者,生毅然曰:“此固我故裡也。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還鄉。
安有行年既壯而不一識家巷者哉?”束裝竟發,由漢至宜昌,小憩逆旅。
适逢霖雨積旬,阻滞不行,襟懷惡劣,因命小童沽酒獨酌,醺然竟醉。
忽覺身後有一人掩入,回顧見之,乃中表昆弟範叔康也。
笑曰:“适從何來,遽集于此?”範曰:“應來則來,當集則集。
仙緣自臨,塵機永息。
”謂生曰:“積雨悶人,何不一窺後園,消遣旅情?”生曰:“此處何得有後園?”範曰:“盍偕行一觀,自有妙處。
” 生随之行,曆阈數重,即睹園扉。
園中萬綠怒生,群花齊放。
由回廊曲折達一軒,曰“棠軒”,中植垂絲海棠數十本,嫣紅欲滴。
軒之西窗,有二女郎相對弈棋,其一拈子未下,支頤凝思。
生見之卻步。
範曰:“不久為君帷幕中人,奚必避為?”生入,二女郎皆起,裣衽作禮。
年俱十六七,明眸皓齒,豔絕塵寰。
一作宮中裝束,見生,兩頰微酡,益增娬媚。
生詢姓名。
一曰:“白麗娟,明季宮人也。
闖賊入京,嫔娥星散,鄭監挈之遁走,後随福王南渡,教習歌舞,初頗寵任。
後以谏王勤政愛民,勿耽逸樂,勿信佥壬,遂至日見疏遠,不一年金陵陷沒,又複出奔。
時鄭監已患病,力疾從餘渡江,中途相失,傳聞為亂兵所戕。
奴至宜昌,藏于民家,旋以絕粒死,遂瘗此園梨花樹下。
”言訖,欷■流涕。
生聞之,亦為太息。
其一曰:“嚴萼仙,李人。
從宦至楚北遇亂,不得歸。
偶至廟焚香,欲祈一簽,避難他方,以決從違。
遇一羽士,畀以藥丸二,一白一紅,曰:‘此死生之分也。
今世亂無主,何不吞白丸以暫死,借棺椁以藏身,入窀穸以避世,庶免為強暴所污。
死時紉紅丸于衣襟間,他年自有救汝者。
’奴再拜受之,羽士倏已不見。
甫歸家,聞赭寇已破嶽州,即日南下。
父母倉皇遠徙,行至宜昌,風鶴益警,奴遂仰藥而死,父遂葬奴于園之西偏芍藥台畔。
奴自吞藥後,不知身之已死,并無煩惱,并無拘束,正不知陰司在何處。
每遇風清月白,精魂時出遊覽。
若歸伏土中,有如夢寐,可累月經時而弗寤。
奴以為夜台之樂,勝于仙鄉,視人世膠擾驚恐,别離悲苦,相去奚啻天淵哉!”生聞之,肅然起敬,曰:“卿真達人也。
”範曰:“頃有顯者饋餘盛馔,韋廚食品,畢竟不凡,當可供君大嚼也。
”即呼小僮攜至。
須臾,肴酒雜陳,珍錯胪列。
範邀生及二女郎入座,各占一隅。
二女初猶作羞澀态;三爵之後,詞鋒始縱。
生因詢白女明季宮中事。
白女言之不少諱,述福王淫昏沈湎,有與正史相符者,大抵東昏侯、李後主之流亞也。
詢童妃果是福王嫡室否,其來何以不納?白女言當日宮中人曾有竊見,童妃姿容中等,而言詞态度的系出自天家,無可假托。
或謂福王微時與妃相遇,遂訂同心,曾許即位後冊為正妃,蓋即叔孫穆子所遇庚宗婦人之類也。
旋由群臣推戴之後,聘祁彪佳之女為妃。
及童妃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