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仲瞻
關燈
小
中
大
樂生仲瞻,海甯人,固世家子而中落者。
讀書之外,好擊劍馳馬。
負意氣,尚豪俠,有朱家、郭解之風。
鄰婦有殊色,見生過,必注目視之,甚屬意焉。
生僞為弗知焉者,俯首捷趨徑過。
俄而鄰氏子死,婦新寡,喪中不忘塗澤。
鄰近浮浪子弟附腥慕膻者,日至其門。
優伶中有阿虎者,貌頗佳,且工内媚術。
每登場演劇,小家女子,北裡蕩婦,幾欲看殺。
鄰婦賣花媪以重利招之往,狐綏鸨合,醜聲藉藉于闾巷間。
其姑戒之勿聽,反肆诟詈。
生适經其門外,聞而怒焉,曰:“當有以懲之!”夜半,排闼入其舍,執婦及伶,裸而絷諸牀柱,俱塞其口。
翌午,雙扉不啟,其姑疑其有異,呼鄰人入觇之,大駭,其事以敗。
有某尼庵不守清淨戒,以冶容惑過客,堕其術中者,多緻性命憂。
生知之,忿然曰:“此釋迦氏之罪人也!佛門廣大,豈能容此!”一夕,縱火焚之,蕩為灰燼。
生所為多類此。
會海疆事起,生請于當道,願糾集同志五百人,拔戟自成一隊,入海毀其艨艟。
當道方事羁縻,弗許。
及敵以詭計我師船,生請盡驅其人于境外,以斷接濟,更獻奇策,牽制其師。
當道以和局将成,婉辭之。
生由是慷慨感憤,日沈湎于酒,曰:“曲秀才真吾良友哉!日與之遊,但覺宇宙之廣,日月之長,而幾不知人世間有險阻艱難事也。
” 有中表昆弟,需次蜀垣,聞已補阙為某縣令,思往訪之,乘輪舶抵宜昌,小憩逆旅。
宵漏已深,隐聞有女子嘤嘤啜泣聲。
谛聽之,出自牀畔。
叱之,遽止;須臾,又作,音更凄咽,抑若自鳴其冤苦者。
生知是鬼,即亦不懼,但翦燈危坐以待之。
久之,其聲由遠而近,徑趨而前,伏拜于地,旋起,背燈而立。
生視之,一十七八歲許絕妙女郎也。
自陳:“姓顧,字佛奴。
少居此室中。
父為湖北巡檢司,罷官後貧不能歸,落流此間,借賣擘窠大字為餬口。
奴早歲失母,惟依一媪,素讀書,頗好詩詞。
因父指授,能作楷隸,一時求書者,戶外屦滿。
有狂生馮碩侯者,豔奴之容,屢以乞書階進,妄綴風花月露之詞,求寫缣素。
彼為援琴之挑,奴作投梭之拒。
因蜚語,以快其私。
妾父不察,謂奴有玷閨箴,陷于輕薄。
奴一時怨忿,畢命紅羅。
公,君子人也。
秉正不阿、鬼神欽矚,必能辯妾冤誣,表彰泉壤,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言竟,趨前盈盈再拜。
生止之,因命之坐。
谛觀之,豐韻娉婷,體态綽約,長眉入鬓,秀靥承顴,固畫圖中人也。
生曰:“卿死後瘗玉埋香,果在何處?”女曰:“既葬于君牀下。
夜間君鼾寝之聲,達于戶外,宵深轉側,如在耳畔。
”女見幾上書籍縱橫,偶抽一冊觀之,則王建宮詞也。
曰:“昔年兒已盡和之。
百首中多有意重詞複者,當非一時所作也。
”生曰:“卿舊日詩詞尚憶得否?”女曰:“孤魂飄泊,無所依憑,偶憶前塵,恍如夢寐。
”生啟箧出素箋,乞女作字。
女為書四幅,結體遒媚,簪花筆格,居然無愧。
生亟贊其妙,曰:“敬當什襲珍藏,傳為佳話。
”俄聞窗外雨聲淅瀝,生催女令去。
女以獨行膽怯,瑟縮不前,含颦欲涕。
生憐之,房中固有閑榻,特置衾褥,命女寝焉。
自是女留不去,日則拈弄筆研,夕則偕生談笑。
生亦幾忘在羁旅中,遲回不發。
相處月馀,女固無生不歡,生亦非女莫樂。
然止談風月,訂文字,絕不涉一諧谑語。
生本獨處一室,寡交遊,恒鍵戶不出。
寓中人即有入生室者,絕無所睹。
女往來生側,惟生見之。
目言耳語,他人均不及覺也。
生思挈女同往蜀中,以破寂寞。
試商之女。
女欣然願從。
惟慮關河有神留阻,延羽士以
讀書之外,好擊劍馳馬。
負意氣,尚豪俠,有朱家、郭解之風。
鄰婦有殊色,見生過,必注目視之,甚屬意焉。
生僞為弗知焉者,俯首捷趨徑過。
俄而鄰氏子死,婦新寡,喪中不忘塗澤。
鄰近浮浪子弟附腥慕膻者,日至其門。
優伶中有阿虎者,貌頗佳,且工内媚術。
每登場演劇,小家女子,北裡蕩婦,幾欲看殺。
鄰婦賣花媪以重利招之往,狐綏鸨合,醜聲藉藉于闾巷間。
其姑戒之勿聽,反肆诟詈。
生适經其門外,聞而怒焉,曰:“當有以懲之!”夜半,排闼入其舍,執婦及伶,裸而絷諸牀柱,俱塞其口。
翌午,雙扉不啟,其姑疑其有異,呼鄰人入觇之,大駭,其事以敗。
有某尼庵不守清淨戒,以冶容惑過客,堕其術中者,多緻性命憂。
生知之,忿然曰:“此釋迦氏之罪人也!佛門廣大,豈能容此!”一夕,縱火焚之,蕩為灰燼。
生所為多類此。
會海疆事起,生請于當道,願糾集同志五百人,拔戟自成一隊,入海毀其艨艟。
當道方事羁縻,弗許。
及敵以詭計我師船,生請盡驅其人于境外,以斷接濟,更獻奇策,牽制其師。
當道以和局将成,婉辭之。
生由是慷慨感憤,日沈湎于酒,曰:“曲秀才真吾良友哉!日與之遊,但覺宇宙之廣,日月之長,而幾不知人世間有險阻艱難事也。
” 有中表昆弟,需次蜀垣,聞已補阙為某縣令,思往訪之,乘輪舶抵宜昌,小憩逆旅。
宵漏已深,隐聞有女子嘤嘤啜泣聲。
谛聽之,出自牀畔。
叱之,遽止;須臾,又作,音更凄咽,抑若自鳴其冤苦者。
生知是鬼,即亦不懼,但翦燈危坐以待之。
久之,其聲由遠而近,徑趨而前,伏拜于地,旋起,背燈而立。
生視之,一十七八歲許絕妙女郎也。
自陳:“姓顧,字佛奴。
少居此室中。
父為湖北巡檢司,罷官後貧不能歸,落流此間,借賣擘窠大字為餬口。
奴早歲失母,惟依一媪,素讀書,頗好詩詞。
因父指授,能作楷隸,一時求書者,戶外屦滿。
有狂生馮碩侯者,豔奴之容,屢以乞書階進,妄綴風花月露之詞,求寫缣素。
彼為援琴之挑,奴作投梭之拒。
因蜚語,以快其私。
妾父不察,謂奴有玷閨箴,陷于輕薄。
奴一時怨忿,畢命紅羅。
公,君子人也。
秉正不阿、鬼神欽矚,必能辯妾冤誣,表彰泉壤,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言竟,趨前盈盈再拜。
生止之,因命之坐。
谛觀之,豐韻娉婷,體态綽約,長眉入鬓,秀靥承顴,固畫圖中人也。
生曰:“卿死後瘗玉埋香,果在何處?”女曰:“既葬于君牀下。
夜間君鼾寝之聲,達于戶外,宵深轉側,如在耳畔。
”女見幾上書籍縱橫,偶抽一冊觀之,則王建宮詞也。
曰:“昔年兒已盡和之。
百首中多有意重詞複者,當非一時所作也。
”生曰:“卿舊日詩詞尚憶得否?”女曰:“孤魂飄泊,無所依憑,偶憶前塵,恍如夢寐。
”生啟箧出素箋,乞女作字。
女為書四幅,結體遒媚,簪花筆格,居然無愧。
生亟贊其妙,曰:“敬當什襲珍藏,傳為佳話。
”俄聞窗外雨聲淅瀝,生催女令去。
女以獨行膽怯,瑟縮不前,含颦欲涕。
生憐之,房中固有閑榻,特置衾褥,命女寝焉。
自是女留不去,日則拈弄筆研,夕則偕生談笑。
生亦幾忘在羁旅中,遲回不發。
相處月馀,女固無生不歡,生亦非女莫樂。
然止談風月,訂文字,絕不涉一諧谑語。
生本獨處一室,寡交遊,恒鍵戶不出。
寓中人即有入生室者,絕無所睹。
女往來生側,惟生見之。
目言耳語,他人均不及覺也。
生思挈女同往蜀中,以破寂寞。
試商之女。
女欣然願從。
惟慮關河有神留阻,延羽士以